與此相關的媒體消息?
A《21世紀環球報道?明星周刊》張俊以的父親曾經是吉林省遼源市《東遼文學》主編。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得知張俊以其實在小的時候是小有才氣的,張俊以曾經創造過入吉林省作協會員最小年紀的紀錄,他從初中二年級前後開始搞詩歌創作,他當時主要寫一些兒童文學作品。
後來張俊以通過利用和明星合影然後發表的方式成功地炒紅了自己。到北京后,為了利用創作為自己打開一條路子,他除找一些專業的詞作者替他寫歌詞外,據說還專門組織了一個槍手團隊,隊員有許多在校大學生,但是記者卻最終沒有能找到專門當他槍手的人。
B《南方周末》2002年12月30日報道:《張俊以:“中國慈善總會”副會長的真實嘴臉》文稱:早在10月初,“詞壇怪才”張俊以涉嫌巨額詐騙已被公安機關拘捕的消息便在北京娛樂圈內廣泛流傳。
11月17日消息被證實,媒體傳出涉案金額上億元的說法,引起一輪輿論熱潮。
擁有
“中國慈善總會副會長”頭銜的張俊以之所以被拘捕,正是因為策劃組織多種
“慈善”演出活動卻從中大牟私利,而他的多種往事也被一一曝光。在民間話本尤其是娛樂圈的段子中,這位笑面人的諸種醜行傳聞並不罕見。
可是在其
“出事”之前,任何媒體上均看不到相關披露,事實上,憑藉著各種手段,張俊以曾經成功而且長期地製造了一個針對個人的輿論真空。
張俊以作為
“策劃人”的張狂、作為
“詩人”的笨拙、作為
“慈善家”的虛偽,從來不是絕對的秘密,否則在拘捕消息被證實的短短几天內,也就不可能突然湧現出那麼多用來
“泄底”的相關報道。張俊以做到了很多品行不良者夢想着做的卻沒做到的事,但他的手段並不高明,氣魄也不宏大,如果把手法的高超與否看得比收穫更本質的話,可以說他絕對不是一個高明的騙子。
那麼,他的得手,他得以存活的輿論真空,就尤其耐人尋味。凡事件波及之處,也即事件本身。
如果對張俊以被拘事件的討論終結於對人品的品評,其後果僅僅是春節晚會的觀眾席上少了一張笑得過分的臉,那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