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借刀殺人
順利伏擊了蜀軍運糧隊,司馬昭心情大好,雖然遇到了硬手,折了不少人馬,卻搶了六頭木獸,大覺合算。
還未歸營,司馬昭便已經開始研究起這鬼斧神工的木獸,他將其中一頭木牛拆開,越拆越驚,汗若雨下。直到拆解完司馬昭才頗為泄氣地發現,零件竟有不下百件之多,似此等繁複龐雜的工藝,遠比想像中要複雜數倍,自己竟然完全不能將這頭木牛復原,只怕真真要應了父兄的話了。
回去的路上,司馬昭倍受打擊,遠沒了方才的興緻。
大營中早已聚集了數百人,對於不吃草料就能運糧的木獸,人人都大為驚奇欲先睹為快,見到木獸后,議論紛紛:
“也沒見它動啊?”
“呦!還真像啊!”……
正議論間,司馬懿領着一眾將校撥開人群徑直走到這群木獸跟前,一頭頭木製的牛、馬呈現在這些將校眼前,頭是按牛、馬模樣雕刻出來的,栩栩如生,身子卻是包了層木頭,有稜有角,只是,它們靜靜地佇立在眼前仿如一堆木製雕像,若非隱隱看到齒輪等機械零件,真想不出竟能行走運糧。
司馬懿上下左右打量了一番,狐疑道:
“這木獸真的能走?”
司馬昭親眼見木牛押運糧草,觀賽良久,忙不迭地點了點頭,走到離司馬懿最近的一頭木牛跟前,按動機擴,隨着嘎吱吱的機械響動聲,那頭木牛竟真的如真牛一般走動起來。
人群里登時傳出陣陣驚呼,眾將校無不嘖嘖稱奇。
司馬懿跟在那木牛身後走了幾步,才停下來,司馬昭忙上前關了機擴。
司馬懿嘖嘖嘆道:
“果然巧奪天工,神乎其神,這世間新奇之物,某也見過不少,似這等稀罕物還當真是頭一遭。昔聞魯班所造木鳥能飛上雲霄,某隻當道聽途說不足為信,以今看來,木鳥入雲也並非不可能的。”
說至此處,眉宇一震道:
“若能批量打造這些木獸,確是可以造福後人。”
司馬昭聞言面現難色:
“不瞞父帥,此物昭已試過,實是複雜的很,只怕很難批量打造。似此等工藝,非得首屈一指的匠人來造不可,否則只怕很難打造。”
司馬懿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為父早已通知墨家子弟,現在他們正星夜趕來,料想也該到了。另外,我已着長安備齊糧草,西蜀既無糧草之憂,看來此戰怕是一場持久戰。”
對此,司馬師深以為然,眉頭不由自主地挑了一下,眼上的腫塊也為之顫了一顫:
“倘若當真能把這些木獸為我軍所用,日後運糧載物倒是省卻不少氣力。”
見父兄興緻勃勃,司馬昭別過頭去,他實在不想打消父兄的積極性,以自己的才智對此物尚且無可奈何,那些個所謂的墨家弟子就能庖丁解牛,信手拈來了?
正想間,中軍沖入人群來報:
“將軍,帳外三個人自稱是墨家弟子前來求見!”
司馬懿喜上眉梢:
“速請!”
墨家弟子來的很快,風塵朴朴,衣間尚夾着泥土味。
三人都是一身黑衣勁裝,頭戴斗笠,遮住了臉,看不清面貌,若不是自報是墨學弟子,魏兵還以為是來闖營的呢。
此時三人已被司馬懿請進中軍大帳,頭上斗笠已經摘了下來。光從面向來看,算的上是墨家長輩了,都是年過半百的長者。
司馬昭滿臉不放心地看着三人,看他們老眼昏花的樣子,都擔心他們能不能看清這些木獸上的零部件。
“司馬大人確認這些木獸是出自公輸家之手?”
當中長者看了良久,才眉頭緊皺地看向司馬懿。
司馬昭聞言微一錯鄂,旋又不由心裏竊笑,父親果然高明,竟想出這等手段來誘騙墨家弟子,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現在看來這話還真是不假。
司馬懿並沒有把心思放在司馬昭身上,嘆了口氣道:
“前任巨子因我大魏而亡,懿深表遺憾,聽說巨子的死是與公輸家有關,懿本也想盡些心力。只是此乃江湖事,懿卻也不便插手。好在今次又遇公輸家的手段,故特請幾位來驗證一下。”
其中一位瘦高的長者粗着嗓子道:
“我墨家承了司馬大人這份情了,此乃先賢的恩怨,我墨家本非睚眥必報之輩,不過公輸家挑起事端,害我墨家巨子身隕,此事卻不能就這麼算了。”
司馬懿大為滿意,點了點頭:
“長老所言甚是,懿亦做此想,這才飛信傳書請幾位過來。”
圓臉的長者盯着木獸**了**手眼中滿是期待:
“我們還是先看看這些木獸有什麼機關吧。”
聽到圓臉長老這般說,其餘二人的眼睛也都放出精光來,顯然都是此道中人。
司馬懿當然知道三人都是墨學機關術的痴迷者,此次正是為了這些木獸而來,忙引着眾人向校場走去。一路上,卻也沒有閑着,將自己所了解木獸的大致情況都簡單地描述了一番。
三人聽的仔細,每有疑慮處,便自發問,只是,他們問得過於專業,司馬懿回答起來頗有些力不從心。
不多時,便看到校場上厚厚的人群,早有軍校上前為司馬懿一行清出一條道路,幾頭木獸赫然呈現在三人跟前。三人精目一閃,再顧不得與司馬懿寒暄,直愣愣盯着這些全無生命的木獸,仿若看到了這世間的珍寶一般。
三人的目光最終齊刷刷的落在司馬懿身上,在得到司馬懿的首肯后,三人這才迫不急待地走過去研究起來。
司馬懿一眾看了一會,眼見三人頻頻交流,時而眉頭舒展,時而眉頭緊皺,眼見一時半刻出不了什麼結果。司馬懿父子只好安排將校盯着,只要三位專家研究出個結果便立刻向自己通報。
讓司馬懿父子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直到日頭西沉也未見通報,讓司馬父子大為驚訝。走至校軍場一看,校軍場上燈火通明,幾個老頭竟讓兵士點亮火把,仍自埋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