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鋼:幻想.實幹和機遇(1)

陳其鋼:幻想.實幹和機遇(1)

陳其鋼法國作家普魯斯特說,生活只是一場綵排。但有人認為生活不是綵排,一切都會隨時間的推移而一去不返,天天綵排的人,可能永遠沒有演出的一天。我認為生活應當是一系列不停的排練和演出,人生的成功是由每一場演出的成功和其經驗構成的。在巴黎的18年自己學習了,排練了,也演出了,應當說是很幸運的。到法國那年我已經33歲了。在教育部經過全國嚴格考試選拔公費赴法的研究生歷史中,我是唯一的音樂學科研究生,年齡也屬最大。在北京語言學院突擊法語的幾個月中,面對着一群小我十歲的同學,壓力自不必說。回顧過去的歲月,無論是苦還是樂,都豐富得象萬花筒。特別是在法國度過的這些年更是滋味萬千。有成功,也有失敗。成功的經驗可以總結為:幻想到法國學習的前前後後是建築在本來絲毫不沾邊際的幻想之上的。在中央音樂學院讀大學時,我是個好學生,但算不上出類拔萃。出國留學是我的幻想,如果當時就認為自己不行,不去幻想,我就失去了出國學習的可能。到法國后,如果沒有“不知天高地厚”地給當代作曲大師梅西安寫信,幻想着他收我為弟子,就不可能在後來的短短几年內開闊視野取得成就。放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到法國的既定目標是獲得博士學位,但法國藝術實踐學科沒有學位,要拿學位只能改學音樂理論。思考後,我決定放棄學位,集中精力專攻作曲。現在看,這個決定是正確的。但當年作這樣的決定不容易。讀學位,我可以肯定地在四年中拿到博士學位回國,將來一定會有教授的頭銜。而選擇作曲可能什麼都得不到。在保險與風險中我選擇了風險,當然也是興趣與性格使然。生活中,選擇保險的人是多數,但保險往往和平庸是同義詞。保險帶來的結果是可以預見的,它四平八穩缺少魅力。風險則不同,人生在世除了死是必然的,其它一切都具有未知的神秘,這神秘也正是人生的魅力所在。選擇風險有可能失敗,但有準備地面對風險,其結果卻魅力無窮,是完全不可預料的。即使是失敗了,這樣的努力和這樣的經驗會蘊育着將來的成功。實幹在幻想和選擇之後,重要的是實幹。實幹並不只是苦幹,對我來說還分為:*邁出第一步第一個電話,第一封信,第一個音符,第一個計劃等等。事情不能成功的主要障礙往往是自己,當自己認為“我算老幾”,“為什麼比我強的人都沒去,我?”,“大家會怎麼看我”,“失敗了多丟臉吶”,“明天再說吧”。。。成功的大門已經被自己關上了。而邁出第一步,會給自己帶來心理上的主動感,就如同對着戀人第一次說“我愛你”一樣,說完了,不論成與不成,已進入另一個層次,看到另一番天地了。*制定可行的工作計劃我給梅西安寫信,希望他收我這個學生,這有點象白日做夢。但他竟然回信了。他在信中並沒有說同意收我,只是希望見我。當時是8月中旬,他請我10月22號到巴黎見他。老天給了我有兩個月的準備時間。儘管前途未仆,但我全力以赴地為達到我的目標作準備。我的計劃是,一,充份了解他,從他的家庭,歷史,信仰,作品及為人等各方面收集資料。二,寫一首與我在中國學習時完全不同的作品以展示我的潛力。三,準備第一次見面的對話。*認真地工作我準備考研究生,是在身瘓肺結核的情況下進行的。當時班上很多同學在作曲和考研等方面多管齊下。我知道自己的不利條件。用得是“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辦法,即,完全將精力放在考試和治病上,其它可放棄則放棄。從準備考研到出國,每天早六點起,晚九點睡,工作時集中精力,休息時徹底放鬆。最後,不但達到了出國的目標,身體也好了。可我們中央音樂學院其它參加出國考研的同學,一個也沒考上。見梅西安的準備工作也同樣緊張而有序。每天除了到圖書館查看有關他的資料,聽他的作品,寫自己的新曲子之外。最關鍵的是與他的假想“對話”,我的朋友楊劍是語言學專業,他扮演梅西安的角色,提出各種可能的問題,我來回答。這些事情在今天看來不難,但對當時僅學過7個月法語的我來說,實在太重要了。機遇機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機遇再有才能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中國的古話“懷才不遇”或“知遇之恩”就說明“遇”是何等重要。但是機遇最終屬於那些有準備的人,只有有了充份的準備和良好的方法,機遇才會被抓住,才會發揮其作用。梅西安是我在專業領域發展的關鍵人物。但是如果我不幻想,就不會有梅西安的出現,我不充份準備,梅西安也不會接受我為學生,而沒有這個老師,我的經歷就會完全不同。機遇不是抽象的,絕大多數機遇是由人帶來的。出於對機遇的理解,我的體會是,一個人從小到大所遇到的人,所交的朋友,構成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全部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與人的交往,等於與機遇結緣。必須善待周圍所有的人,不要勢利眼,看不起那些“不重要”的人,那些“沒有用”的人,特別是年輕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留法學人20年回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國留法學人20年回顧
上一章下一章

陳其鋼:幻想.實幹和機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