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琪:架起中法科技交流的橋樑(1)

周琪:架起中法科技交流的橋樑(1)

周琪:用實力與誠信架起中法科技交流的橋樑巴黎是個自由而美麗的城市,當我第一次踏上這片有着濃厚文化底蘊和悠久歷史的土地上,就被她絢爛多彩的文化所吸引。在法國生活的幾年中,她給了我異常豐富的啟迪,同時法國科研人員優秀的科研素質、嚴謹的科研態度和日新月異的科研進展也給了我強烈的震撼。我深深地意識到,要想讓我們的科研在短時間有所突破,居於世界前沿,就必須藉助高水平的國際合作和交流。然而只憑一個普通的中國科研人員,如何能夠建立並有效地開展國際交流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要苛守自己的職責,用我們無可辯駁的科研能力去贏得國際同行的信任,用真心交往,用自尊自重去贏得對方的尊重。憑着這個信念和準則,三年來,我不僅從一個學生成長為領導兩個研究組的科學家,取得了一批處於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而且成功地建立了多項中法之間的科技合作項目,使原本一份簡單的工作合同變為一項平等合作的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我所在的INRA分子發育生物學實驗室是世界動物克隆領域一流實驗室,是首家獲得胚胎細胞和體細胞克隆牛的實驗室之一,他們還在世界上首次在細胞水平闡明了體細胞克隆動物發育率低的原因。記得到實驗室的第二天,在我的建議下舉行了一個小型的報告會,我介紹了我在中國的工作和今後的工作設想。在會議一開始,我對大家說:中國和法國有一個共同點,我們都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希望我的到來能促進兩國之間的科技交流,為科技進步做貢獻,同時也能增進兩國的友誼。現在還清楚地記得當時同事們不以為然的表情。大概中法人民一樣對這種唱高調式的發言感到不習慣吧。但3年過去了,現在不會再有人懷疑我當時的美好願望和我實現目標的能力。三年後的今天,我的同事們了解了一個充滿活力的中國,了解了中國科學家的素質,也和我一樣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生物領域的科研工作遠不是人們想像的每天充滿新奇和樂趣的工作,每一個微小的探索和進步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體力,這種每天和儀器、數據和動物打交道的工作甚至是令人乏味的。在我剛剛開始接手工作時,世界第一隻克隆小鼠出生已經快兩年了,世界上著名的實驗室幾乎都在重複,但一直沒有成功。在這種情況下開展工作難度可想而知,要想取得成功,就不能走老路,必須要想人所未想,為人所未為,另闢奚徑。到法國后,我連時差都沒有倒,就到實驗室熟悉環境,調試儀器,立即開始了工作。經過一個月的努力,我建立了一個新的技術體系,採用新的技術開始了小鼠克隆的研究。當時實驗室主任看到我的工作態度和方法后就斷言,他相信不管有多少困難,我一定能取得成功。在隨後的短短3月內,我就用我新發明的方法成功地讓第一隻體細胞克隆老鼠出生了。這一結果後來發表在《克隆》雜誌上,並被“多莉羊”之父Wilmut教授譽為“克隆領域迄今為止最為重要的成果之一”。短短數月的時間,就攻克了許多優秀科學家為之努力了數年而無法突破的科研難題。我的實驗室高興和興奮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欣喜之餘還有個擔心,擔心我是否會循慣例跳槽到美國或其他國家尋找更高待遇的工作。為此實驗室曾問我在生活待遇上有什麼要求。我說,現在我應該向你們介紹我為什麼要選擇這個實驗室,在來法國之前,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在1998年創造了世界第一頭體細胞克隆山羊的實驗室;英國生產“多莉羊”的羅斯林研究所也同時給我發出了邀請。美國的位置是通過與上百人的競爭才拿到的,他們提供的工資待遇比法國高得多,而且允諾一年以後提供助理教授的位置。在美國,助理教授的位置是在美國有過多次博士后經歷的人也未必拿得到的。但考慮到法國INRA在分子生物學和發育生物學方面雄厚的實力和我們在小鼠克隆方面共同的興趣,我最終還是選擇了法國。我告訴INRA,我選擇工作的標準不是生活待遇的好壞,工資的多寡,而主要是工作方向。如果實驗室因為我工作突出而希望有所褒獎的話,能否考慮到我是一個中國和中國科學院培養出來科研工作者,在我們的文章中標註中國和中國科學院的字樣,並標示這是一項兩國共同資助的項目,體現出曾經資助過我的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這實際是一個近乎無理的要求,不符合我們已經簽定的工作合同,是從他們既得利益中分一杯羹的做法。但是他們同意了,這種分享他們利益的做法反倒贏得了他們的尊重,這也許是世界上愛國情節是相通的,不論種族、地域和膚色,愛自己國家的人總是能得到理解和支持吧。就這樣,我們後來的每一個科研成果就都有了“中國製造”的標籤,以合作的名義共同發表了一系列的文章。為了表達對我工作的肯定和鼓勵,我們生產出來的第一隻胚胎幹細胞克隆鼠,被大家命名為“哈爾濱”,哈爾濱我的家鄉;我們創造的世界第一頭非多莉羊技術生產的體細胞克隆牛,被命名為“奧運2008”,以示對我們國家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的祝賀。這不僅僅是對我個人的尊重,也是對我們國家的尊重。隨後的工作得到了INRA的全力支持,以我為中心組建了一個小鼠發育研究組,不久又創建了另一個大鼠克隆的研究組,我以一個博士后的身份領導這些彙集到一起的優秀科學家,領導這兩個研究組開始了進一步的研究工作。法方還主動提出和中國科學院建立科研協作關係,並確立了包括中法先進研究計劃在內的多項中法科研合作項目。我們也多次在國際會議上以中國科學院和INRA的名義共同發表我們的工作成果,中國科學院藍色的標誌和INRA的綠色標誌共同出現在國際講壇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留法學人20年回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國留法學人20年回顧
上一章下一章

周琪:架起中法科技交流的橋樑(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