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琴:女構造地質學家

許志琴:女構造地質學家

1941年8月生於上海,原籍重慶,196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1987年獲法國博士學位。曾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及地質研究所所長,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常委,第九、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委員。曾獲有突出貢獻歸國留學人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獎勵,是李四光科技獎第一個女得主。許志琴,從小喜歡地質,熱衷於探索地球奧秘。從事地質工作40年,長期在青藏高原及造山帶進行野外作業,她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敬業精神在地質界是有名的,人稱“拚命三郎”。她無數次涉足於陡峻的群山、缺氧的高原和人煙稀少的荒漠,她工作過的地區有喜馬拉雅山、祁連山、昆崙山、阿爾金山、可可西里、橫斷山、秦嶺-大別山和天山等;還在美洲的阿帕拉契山、科第勒拉山和安第斯山進行過考察,曾九次考察西歐的名山--阿爾卑斯山。1980年,改革開放的機遇使許志琴成為首批赴國外進修的科研人員,法國蒙貝利埃大學著名的構造地質學家---瑪托耶教授迎接了她。瑪托耶將新的構造觀及微觀和宏觀相結合的新方法教給了她,使她得到全新的啟迪,在構造地質學的研究道路上邁開了嶄新的步伐,成為中國構造地質學領域中微觀構造和宏觀構造研究結合的開拓人。80-90年代,國際地學界的“青藏高原熱”持續高溫,繼80年代初中國與法國第一代喜馬拉雅山國際地學合作后,許志琴在中法青藏高原和造山帶的合作中起到了“橋”的作用。先後在秦嶺-大別造山帶、松潘-甘孜造山帶、昆崙山、祁連-阿爾金山等中法合作項目中擔任中方項目負責人。法方負責人為瑪托耶教授和達波尼耶教授。許志琴院士的主要科研成果為:釐定了中國造山帶中近50條大型韌性剪切帶,建立了西部主要造山帶的變形構造格架,提出中亞最大的阿爾金斷裂左行平移650公里。提出劃分青藏高原結構新方案,根據深部資料,提出青藏高原超岩石圈斷裂及深地幔結構框架和青藏高原形成的深部動力學新模式。首次在大別山菖蒲榴輝岩中發現超高壓變質礦物---柯石英的重要信息,為地學前緣領域中國超高壓變質帶的研究奠定基礎。自1989年起,許志琴聯合中國地學家和鑽探技術專家為中國“入地”計劃的啟動而努力,經過10多年的奮鬥,在國家計委、科技部、國土資源部和國家基金委支持下,使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成為中國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及國際大陸科學鑽探工程項目,在中國超高壓變質帶上實施的5公里深的中國科鑽第一井於2001年6月江蘇省東海線開工,震動了國內外地學界。許志琴院士現任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973”基礎研究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首席科學家,以她為首的科技專家已取得大陸科學鑽探工程項目的重要進展,該工程2002年被評為中國十大科技新聞之一,其工程集體在2004年獲得“五一”勞動獎狀。許志琴回國后在困難的條件下建立了岩石圈構造物理實驗室,經過10年奮鬥又在原基礎上發展,建立了國土資源部“大陸動力學重點實驗室”。她所帶領的科研群體在地學前緣領域----青藏高原及超高壓變質帶的研究上取得的大量創新成果得到在國內外地學界的高度關注。許志琴發表專著8部,論文近200篇,兩次獲部科技二等獎第一名。在40年地質生涯中,許志琴碰到許多困難,不僅在野外考察中曾遇到洪水、泥石流、暴風雪、翻車、高度缺氧及歹徒搶劫等生死考驗;在探求科學的真諦中,也是荊棘重重。在法國學習時,只學了一個月法語的許志琴硬是咬着牙在短時間內攻下了語言關,用流利的法語通過博士學位答辯。2002年她得了重病,出院后不久又上了喜馬拉雅。去年她腰錐動了大手術,釘了8個釘子,許多人勸她“不能再出野外了”,但許志琴不聽,柱着登山的手杖步履艱難依然行進在山野中。許志琴在學術上孜孜不倦的探索,從不滿足,她40年勤奮工作,幾乎沒有假期。當了院士后,許多人說:“你已經功成名就,用不着再拚命幹了”。但她卻認為當了院士只是新的起步,如果沒有新的成果,說明自己不配院士的稱號。許志琴,一個地質事業的痴迷,一個鍥而不捨的地質女性。(文/梁鳳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留法學人20年回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國留法學人20年回顧
上一章下一章

許志琴:女構造地質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