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災難發生

第十一章 災難發生

火星,聯邦最高統帥部。

在分析結果顯示出來的時候,決策委員會的八名成員都站了起來,朝房間中央的投影顯示區走去。

雖然早已做好思想準備,但是看到AI給出的分析結果,眾人依然是目瞪口呆。

爆炸發生之後,通信中斷了大約半個小時。

在通信恢復的時候,由第一艦隊的戰艦發射的偵查導彈已經逼近“水母”,並且從多個方位進行拍攝。

其實,“水母”已經不存在了,準確說是已經粉碎了。

此外,根據第九艦隊的報告,導致通信中斷的那次核爆的當量在一百五十億到兩百億噸TNT之間。

威力如此巨大,肯定不是核彈頭。

只是,不能因此排除爆炸是襲擊導致的可能性。

此後,結合第一艦隊與第八艦隊獲取的第一手數據,最高統帥部的AI對爆炸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其實,也沒啥好分析的。

在排除所有匪夷所思的可能之後,導致如此猛烈爆炸的原因只有一個:儲存在“藍色海洋”號上的聚變燃料被引爆,至少是其中一部分被引爆,並且導致其他聚變燃料的物理狀態發生變化。

什麼意思?

“藍色海洋”號收集的聚變燃料,即重氫是以金屬態儲存起來的!

其實,在跟“水母”匯合之後的幾年裏面,“藍色海洋”號一直在從“水母”上提取與收集聚變燃料,並且以金屬態儲存在專用容器裏面,以便在最後一次減速的時候提供給小型拖船使用。

儲存金屬態重氫的容器非常牢固,能承受數千攝氏度的高溫,而且雙殼體結構有極好的絕熱效果。

在理論上,這些金屬態的重氫都非常安全。

可惜的是,沒有任何容器能夠承受核爆炸。

“藍色海洋”號上儲存了大約一百萬噸金屬態重氫,還有大約五百萬噸高純度鋰6。這些金屬態重氫轉變成氣態釋放出的能量就相當於TNT炸藥的數十倍,而且肯定有部分重氫跟鋰6發生了聚變反應。

那麼,破壞金屬態重氫容器的核爆炸又是怎麼發生的呢?

在此前的幾個小時之內,前方的三支艦隊,以及最高統帥部的人員都在設法搞清楚這個問題。

直到半個小時之前,由“蘭芳”號發來的一幅三維坐標圖才說明問題。

通信中斷之前,在“水母”的後端,也就是“藍色海洋”號主錨點附近出現了閃點,也就是核爆產生的高亮度閃光。

顯然,就是這次核爆炸引發了後來的災難。

可是,這次核爆炸又是怎麼發生的呢?

AI對閃點做了光譜分析,結論既出人意料,又符合情理。

那是一次戰術彈頭級的核爆,當量相當於一百五十萬噸TNT,而且引爆點在冰蓋下面一百米。

因為在爆炸發生前沒有出現任何意外情況,所以核彈早就在“水母”上了。

那麼,是誰把核彈放上去的?

其實,這還是次要問題。

災難已經發生,哪怕搞清楚情況,也無法改變“水母”已經粉碎,而且徹底失去控制的事實。

擺在亞歷山大?肖等決策者面前的選擇很簡單:阻止災難變得更嚴重。

說得直接一點,也就是止損。

按照原定計劃捕捉與控制“水母”?

雖然充當備份的“藍色火星”號沒有遭到破壞,能頂替損失的“藍色海洋”號,但是用來減速的一百二十艘小型拖船全都完蛋了,還缺乏聚變燃料。就算讓戰艦頂替小型拖船,也沒什麼用。因為核爆炸讓“水母”從內部粉碎,分裂成數十個巨大的碎片,以及上百萬個中小型碎片。

此外,必須用到的電磁激勵單晶複合纖維也用光了庫存。

關鍵還有,爆炸讓“水母”偏離了原來的航線!

雖然“藍色海洋”號的主錨點在“水母”的質量中線上,但是爆炸點不在主錨點上,而是稍微偏離主錨點。

航向偏差有多大呢?

大約兩度。

這有什麼影響?

解體的“水母”正在以每秒七十千米的速度朝火星飛奔而去!

飛向火星!?

沒錯!

不要忘了,“水母”之前在向火星的第二拉格朗日點飛行,而L2點距離火星一百零八萬千米!

偏差兩度,讓“水母”的航線恰好對準了火星。

更加要命的是,“水母”正在以極為緩慢的速度瓦解。

什麼意思?

解體之後的“水母”就像是一把宇宙尺寸的獵槍打出的霰彈,其中幾十顆槍子,質量大到能夠造成滅絕級災難。

即便是那些體積較小的碎片,也能夠摧毀一座城市,或者一座空間站。

此外,還有無數的微型碎片。

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微型碎片,憑藉每秒七十千米的速度,每一塊都有不亞於大口徑電磁炮炮彈的威力。

要說的話,這些微型碎片更危險。

為啥?

巨型碎片與大型碎片還能想辦法攔截,或者迫使其改道。再小一點的,比如尺寸超過一米的碎片,能夠用能量武器摧毀。更小的碎片,比如那些只有幾厘米大小的冰珠子,根本就探測不到。

無法探測,又怎麼攔截?

其實,攔截巨型與大型碎片,難度也非常巨大。

等了幾個小時,不是統帥部的超級計算機的速度不夠快,也不是AI不夠先進,而是需要更多的數據。

道理也很簡單,“水母”是一個直徑達到了數百千米的大型天體,即便解體了,也不會立即散開。

此外,在解體的過程中,各個碎片會相互影響。

別說沒有足夠多的數據,哪怕有,也無法準確的預測所有碎片的運動軌跡,特別是極易受到干擾的小型與微型碎片。

等了幾個小時,獲得的只是巨型與大型碎片的參數。

雖然數據有限,無法做出準確的預測,但是時間更寶貴,統帥部的AI給出了第一份有可信度的評估報告。

關鍵還有,AI給出了應對災難的策略,並且按照緊要程度羅列了出來。

什麼意思?

沒有任何辦法能夠阻止災難在七天後降臨火星,因此當務之急是儘快採取行動,爭取把災難造成的損失與傷亡降到最低限度,而且對火星聯邦來說,現在最大的籌碼就是還有七天時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征戰星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征戰星辰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一章 災難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