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2)
這種動不動就找大人幫忙,輕易就放棄挑戰的現象在上學后非常明顯,中國的孩子碰到不會的問題時,常停下來等大人幫忙,不會自己想辦法。我們無法永遠保護孩子,但是可以教他保護自己之道。我記得在美國時,老師說人生免不了會被人騙,美國父母教導孩子:第一次被人騙,你姑且可以把責任全部歸咎於對方,但是第二次再被人騙就是你自己的錯了,因為我怎麼沒有從上一次的經驗中學到教訓,還會繼續被你騙,因此是shameonme。人生很多經驗是要付代價的,但也使我們了解了這個錯誤,痛定思痛,以後永遠不再犯它。適量的挫折也會培養孩子的“忍受力”,這對他們以後與他人相處會很有好處。父母不可能一輩子陪伴孩子,及早在遊戲中訓練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是很重要的,鼓勵孩子嘗試新奇的做事方法,不必事事都依你的想法來做,孩子們自發性的創造力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摘自(台灣《溫馨勵志小品集》)3-6歲的寶寶已進入幼兒園了,這時的孩子已經有了更豐富的“社交活動”,情感表達和情緒變化也表現得比較明顯。比如我們經常在街上看到“小不點”跟自己的父母賭氣,小傢伙撅着小嘴巴一臉不滿的樣子非常有意思。我還見過有的孩子賴在樹下不走,用手死死抱住樹榦。“孤獨症”是一種與心理上許多方面發展異常相聯繫的嚴重障礙,用比較專業的術語表述就是:社會行為缺陷(缺乏正常社交技能)、語言交流缺陷(缺乏交談技能)、行為刻板、興趣狹窄、智力結構存在缺陷,感知和運動功能異常。很多父母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的寶寶會和這種病扯上關係。在嬰幼兒時代,這種病十分容易被忽視,但在3歲左右就可以顯露出來。心理醫師建議,要多關注孩子的“古怪”行為,那樣才可能及早發現這類病症。然而我們的父母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開發智力和物質滿足上,就像囡囡的媽媽那樣,把事情拖到嚴重才帶孩子去看醫生。而傑克的母親在這方面就要敏感得多,雖然她的努力並不是很有效,然而對於傑克來說,母親的敏感避免了事情的糟糕結局。願更多的寶寶遠離孤獨症的可怕陰影,願更多的父母敏銳起來。孩子成為天才還是庸才,天賦的差異是有限的,而起決定作用的是教育,尤其是0——6歲的啟蒙教育。明明媽對5歲的兒子十分頭疼,用奶奶的話說:這個孫子太淘氣了,簡直就像是一隻活猴子。小傢伙似乎一刻也不願意閑着。“除了對玩兒有興趣,他似乎什麼都不在乎。”奶奶無可奈何地說。媽媽擔心這樣下去,孩子在智力發展方面比別的孩子差。所以她花了很大精力去研究一些興趣能力培養方面的知識,最後決定讓孩子去學樂器和國畫。幼兒愉快地學習可以為幼兒建立良好的學習基礎,使幼兒喜愛學習,有信心,有觀察力,會思考和解決問題。誠如美國作家RobertFulgam在《所有我知皆在幼兒園所學》一書中所敘:差不多所有我需要知道的東西,例如:怎樣去生活?怎樣做事及如何自處?這都是我在幼兒園裏學的。媽媽說:“他天性太活潑了,學學音樂和國畫,讓他的氣質沉穩一些,反正我看他也不是搞科研的材料了。”雖然一心想讓孩子成為父輩那樣的學者,但媽媽認為還是幫他作了明智的選擇。美國心理學家迪·莫特瑞的一項研究結論是:每一個正常的孩子都具有科學潛能,只要你能重視他的每一個問題,哪怕是在玩中不經意地說出來的,你可以幫他尋找答案,孩子便有可能對此發生興趣,從而激發小傢伙的潛力。換句話說:只要你的孩子能發掘問題,決定題材,着手收集,查找資料,那麼不論他是怎樣的一個淘小子,都有機會成為一個“研究員”。案例分析:在激發幼兒科學潛能的問題上,美國心理學家的意見值得借鑒。還是那句話:成功的孩子背後是敏銳而智慧的父母。有人說自己的孩子天性活潑,所以就認定他不是搞科研的材料,忽視了孩子研究潛能的開發,只能說是父母的觀念有問題。雖然案例中明明的母親積極地對孩子的興趣進行了引導,但是我只能說:作為母親,她對孩子的潛能激發尚存一絲偏見,或者說,她不是個敏銳的母親。談到敏銳的家長,成成的爸爸可以算一個。成成喜歡和鄉下的表哥表姐們亂跑,依媽媽的意思,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接觸那些只知道玩耍的孩子,怕被他們帶野,對以後的學習失去興趣。後來,爸爸發現兒子每次從鄉下回來都要帶回幾條河溝里捉來的小魚,讓它們在浴缸里自由自在地遊玩。還有一次,兒子把小魚放在了媽媽最喜歡的水晶花瓶里。爸爸覺得兒子雖然淘氣,但是對魚還是挺有感情的。於是他就經常帶着孩子去逛花鳥市場看魚買魚,還和兒子一起畫了很多魚的圖片,收集了不少這方面的圖文資料和模型。現在,9歲的兒子已經是一個小“魚通”了,成果雖然不過是一疊畫及一堆相片,但這一過程卻幫助孩子提升了想像力、思考力、雖然俗話說“藝不壓身”,但是也不能把“學藝”都壓在身心還很稚嫩的幼兒身上。孩子的身心發展就像彈簧,有一個“彈性限度”,超過了這個限度,彈簧就會扭曲,孩子的身心也無法得到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