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六七章:卻是大唐李世民
長安決策傳到登州之後,喬北溟使船隊離開登州,沿黃河抵達潼關。
大軍凱旋歸來,受到了熱情的迎接。
聽說負責接待的李世民竟到了遠離長安數十里的涇陽相迎,這讓喬北溟頓感受寵若驚,催促全軍加快了行軍的速度。
越是靠近長安,越能感受到一股全新的生機,那種氣象在登州是看不到的。
關鍵的因素在於人,人多才會有生機,才會有希望。
隋末大動亂造成的傷害太大太慘,官方曾經整合過人口統計:大業五年,全國人口大約八百九十萬戶人口,可到了武德年間,卻僅僅只有兩百餘萬戶,銳減了幾近四分之三,將近三千五百萬人死於動亂之中。
天下各地十室九空,自然缺乏生機,少了人氣。長安與其他地方不同,李家在動亂之初,便以立足關中,一直以來從未經歷戰事,較之其他地方,呈現着一股勃勃生機的全新氣象。
十里長亭
十里相送相迎,這是古代最高的送迎禮節。
古代基本上每一個大型都市十裡外都會有一個路碑似得亭子,以作標識。
李世民作為接待大使,領着一大票人,在等候捷勝軍“大駕”。
同來的使者站在李世民身後,已經列好了迎接的隊伍,整整齊齊的做足了架勢。
“來了,來了……”眼尖的官員察覺了一隊規模極大的軍隊正從遠方徐徐而來。
李世民聽到情況,舉目眺望,果見一支軍隊疾行。
他文武雙全,使得一手好箭術,但凡箭術出眾的人眼力非同尋常,他最先就看到了這支名揚天下的軍隊的全貌。
這支隊伍威武雄壯,充滿了殺伐之氣,只其威勢足令人生出不戰自潰,無法與之抗衡的霸道氣勢。此時正以鼎盛的軍容,昂揚的士氣,策馬而來。
李世民呼吸急促了起來,目光狂熱,雙全緊握,極力地壓抑住激動的心情,不能自己,就算他身經百戰,練兵無數且有心理準備也為之色變。兩千二百多人的軍隊造成的威勢,竟然比數萬人還要強烈,這是何等厲害的威武之師啊?
李世民神色大動,英俊的面容剎時間都潮紅了起來,心中那收服這隻軍隊為己用之念較之前更加強烈了。
“奉我大唐皇帝之命,李世民恭迎忠義無雙的捷勝軍得勝還朝。”等對方來到近處以後,李世民率眾迎了上去。
李世民一舉一動,渾然天成,不卑不亢,即顯示出了大唐王朝熱情好客的一面,也彰顯了大唐王朝的氣度風範。
“多謝皇帝陛下的厚愛,草民等愧不敢當!”
喬北溟快步走到李世民等人面前,率眾一揖到地!將勢態放得非常低,“勞殿下親自相迎,不勝惶恐!”
“當得,當得!”李世民笑着將喬北溟扶了起來,這微笑彷彿令冰雪融化的陽光,使人不由生出親近之意,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將軍領孤軍奮戰於敵境,且取得巨大戰績,世民佩服之極,將軍等人不忘故國,忠義之名威武之名當之無愧。”
“當知道捷勝軍獲得如此驕人戰績,孤王大有血仇得償的驚喜。孤王也是領兵之人,對將軍如何取勝,着實好奇,將軍有所不知,為了吃透將軍的戰術,孤王可是連續不休不眠的研究呢!可惜一些細節終究無法領悟,還請將軍不吝指教,否則,孤王號召眾人,今晚非把將軍灌醉不可。走,走,走,將軍一路辛苦,且進城了再說。”
毫無疑問,李世民是一個人生的政客,不管有心無心,是做作還是什麼:他也確確實實的沒有擺出一點大唐秦王的架子。
喬北溟也覺得心裏有些暖洋洋的,說道:“謝殿下體恤,我等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至於戰術什麼的根本沒有事先醞釀,一切都是在絕境中給逼出來的。”
李世民哈哈一笑:“絕境最能逼出一個人的潛能,這一點孤王深有體會,將軍只憑兩千餘手無寸鐵之勇士,連連取勝,這份力所能及委實了得。且隨孤王回城,好好休息,準備面見聖上。”
“喏!”喬北溟直起身軀,目光落李世民身上,對着未來的偉大君王好生一番打量。他年歲不大,二十五六之間,古銅色的英俊臉龐稜角分明有如刀削斧砍一般。兩條橫眉下是高聳的鼻樑與深深陷下的眼眶,黑色的瞳孔中眼神閃動有如刀鋒,彷彿能看透一切。
李世民大大方方的任由喬北溟看,也微笑的端詳着對方。
喬北溟英華內斂,雙目精靈有神,氣定神閑,眼正鼻直,兩唇緊合成線,風度翩翩之中,卻不失英武,充滿了男性的魅力。同時,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流露出一點緊張好奇之色,一股無所謂的有恃無恐的神態,李世民見狀,也暗自讚歎。
進得城來,樂隊奏起了歡迎的樂曲,慶賀勝利的百姓早已等候多時了。
街道上,人們夾道歡呼喝采,鳴放煙花爆竹,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氣氛熾烈,沸騰着大唐百姓的感激和熱情。
不過作為一個明眼人,喬北溟還是發現一點點貓膩的,大多百姓都是衝著熱鬧來的,那些真正歡呼的人物絕大部分都是小廝打扮或是衣着光鮮的人物,不是達官貴族富豪商賈就是他們帶來的傭人。想來也是,現在天下初定,還未轉向盛世,大多百姓依舊為衣食住行而發愁奔波,哪有閒情逸緻特地來為凱旋大軍慶賀。能來湊個數,看個熱鬧就很不錯了。
李世民做事面面俱到,所有事情都打理得井井有條,捷勝軍上下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並在晚上設宴款待遠道而來的捷勝軍。
安排好捷勝軍,清洗了身上的風塵后,喬北溟與捷勝軍幾名核心人物在官吏的帶領下,走進了舉辦宴會的地。
“喬將軍,請入座!”李世民身為皇子,竟然親自奔走,為大家安排席位。
“諸位將軍浴血奮戰,勞苦功高,我李世民代表李唐,先敬諸位一杯,謝諸位對我大唐的忠心!”待大家入座,李世民站起來向四方恭敬,將溢滿的高腳杯酒,仰首一飲而盡,點滴不剩。
“高句麗野心未死,據遼東而虎視幽州,陳重兵於遼東三城,時刻窺視大唐江山,若戰事一起,東北百姓必將苦不堪言!以喬將軍為首的捷勝軍取得如此大勝,令高句麗實力大損,最少為我大唐爭取到十年時間,我李世民代表東北百姓,再敬諸位一杯,謝諸位救他們於水火。”
李世民重複以上動作,再次將溢滿的高腳杯酒,一飲而盡。
“高句麗自漢末以來,與我族仇深似海,累累血債多不勝數。我李世民只恨不得領百萬雄兵屠盡賊寇,為歷代犧牲的將士、百姓雪未恥之仇。奈何才能有限,不及諸位有勇有謀,聽聞諸位之壯舉,只能遠在長安默默支持。這一杯,僅代表我個人敬諸位,謝諸位化我心中憤恨!”李世民三次將溢滿的高腳杯酒喝的點滴不剩。
三杯酒,代表李唐,代表百姓,代表自己!
李世民行事豪放大氣,令人好感大生。。
“殿下,好爽快!”莫說是他人,連喝了三杯酒的高浪也忍不住的贊了一句。
在沙場征戰的將領,又有那一個喜歡婆婆媽媽?
因為有了李世民的三杯酒,氣氛變得活躍,開始有了宴會的模樣,喝酒聊天,談兵論武。
這其中,李世民自然少不了詢問捷勝軍在高句麗的所作所為。
喬北溟怕捷勝軍的族人感傷,而壞了李世民精心準備的晚宴,便將高惠貞興兵來犯的事情略過不表,笑着從自己蘇醒的那一刻開始述說,認真的將捷勝軍的處境,及當時自己的想法用意,以及當時的情況一一說明。
在他描繪埋伏周殷的地形的時候。
李世民連連驚嘆:“想不到高句麗竟爾如此險峻多山、環境惡劣”
喬北溟苦笑:“前朝征討高句麗之所以屢戰屢,除了高層胡亂指揮,地形之複雜、天氣之多變也是慘敗的主因。當初大家對高句麗的了解太少,有一些情況遠遠不如想的那般如意。不過也多虧得這惡劣的地勢,周殷才中了埋伏,不然也無法取勝,更不會有以後的戰果了。”他接著說下去。
再說到遠離新城五十餘里掘遼水淹的時候,李世民也為喬北溟的想法而感到震撼,為他的膽量而動容,要是掘堤不成,或許水量不足,捷勝軍將會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這一點根本不用懷疑。淵蓋蘇文手中有着絕對優勢的兵力,他只需行疲兵之計,讓捷勝軍食宿不安,就能把捷勝軍給生生拖死。
“孤王最大的疑問就在這裏,縱遼水淹新城,正是妙中之妙。但孤王卻一直覺得能夠讓熟知地形的他們察覺不到你們的蹤跡,這才是真正是神來之筆。哈哈……果然如此,能夠置死地而後生、大膽有勇氣的在五十裡外掘開遼水來破敵,這一招比當年鄧艾奇襲陰平破蜀更要高明,更要有膽略。”
李世民的誇讚,讓喬北溟有些臉紅,卻又十分自豪,自古以來,又有誰能在敵國境內、重重包圍圈裏不但來去自如,還先後大破敵軍十萬大軍?又有誰能在絕境中連毀敵方兩坐重城?僅憑他在高句麗的作為,就足以在軍事名上留下重重的一筆了。
李世民問起他們何以在短短時間內抵達登州之事時,喬北溟也是言無不盡!李世民對喬北溟以滑雪板代步的奇思妙想佩服至極,同時,也被白天偷城之計給驚住了,這可真是亘古未有之事。
等到摸清了捷勝軍一連串的勝利由來后,身為兵中大家的李世民一雙虎目里是異彩連連!
發現喬北溟用兵之妙在於一計使出,已不僅僅計算這一戰的攻守之勢,敵我進退方位,而是立時想出下一戰是攻是守?攻向哪裏、守在何處。
他的用兵之法算得上是師法自然、渾然天成,就如同一位胸中自有丘壑的丹青妙手,輕輕勾勒,淡淡着墨,左一勾畫、右一塗抹,一時未必看出他要畫些什麼,總要他意境凝於筆端,將整幅畫面塗畫出七八分,你才能看出個端倪來。又如一位圍棋國手,每下一子,考慮的是全局勝負,計算的是暗伏殺機下幾十手后的一記殺着,倒不在意一時一地的得失了。
到了結果出來時,對方才恍然大悟:原來他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將敵人引至這個位置,角度、方位、天氣都恰到好處,以便他使這出致命一擊。
他用兵竟如奕棋一般,瞻前顧後,處處打算,難道他已到了一代兵法大宗師的境界么?
念及於此,李世民震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