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於慈禧名和號的來歷(1)

一、關於慈禧名和號的來歷(1)

大家都知道慈禧小時候叫做玉蘭,而我們家族裏,管慈禧叫做杏兒。在後來慈禧入宮的時候,她又有了其他的名號。所以慈禧一生中,有很多的名和號,而在清朝的官書中,我們時常可以見到“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的字句,既不像頭銜,又不是詩句,讀起來頗為艱澀,這正是慈禧太後生前所得的徽號和尊號。關於這個官書中的稱謂,我也特地查了一些資料。後來在故宮博物院,我看到一則關於這個稱謂的準確說法。清朝宮廷自從進京后,一直沿用的是中原歷代宮廷的舊制,也有上尊號、徽號、謚號的規定。入關后,登基的時候也稱為皇帝,就是上尊號,以後不再加其他的稱號,到死後再加上謚號。新皇帝登基尊稱母親為母后(指皇太后),帝母(新帝的生母)為皇太后、尊前代的皇太後為太皇太后,都是上尊號。另外,遇到朝廷大慶的日子,還要多給皇太后在尊稱上再加一些美好的詞彙,稱徽號,一般每次加兩字。死後用生前的徽號再加上幾個字成為這個人的徽號。後代的皇帝也可以再加上若干字。清代宮廷為太後上徽號的時候,一般都有比較隆重的儀式:如先期敕所司備儀物,制冊、寶,遣官祗告天地及太廟後殿、奉先殿、社稷。上徽號的前一天,先進奏書。這一天,皇帝親自到中和殿批閱陳放在那裏的上徽號的奏書。看過以後,先由大學士捧着奏書到太后的宮裏,而接下來是皇帝親自到太後面前獻奏書。一般這個時候,宣讀官要讀奏書。讀完后,在鼓樂齊奏當中,皇帝要給太後行三跪九拜禮。正式上徽號的日子,皇帝先到太和殿檢查陳放在那裏的冊、寶,然後由文武二品以上的官員陪同着到太后住所,皇帝親自到太後面前獻冊和寶。而皇帝和大臣仍然在鼓樂聲中行三跪九拜禮,行完禮後退出來。接下來皇后再率領妃嬪、公主、福晉等到太后的住所行慶賀禮。我看到過關於慈禧徽號的有關正史記載,慈禧獲得尊號的時間是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時年27歲。這一天,咸豐皇帝去世,他的兒子載淳繼位的時候,慈禧與皇后同時被尊為皇太后。實行垂簾聽政后,慈禧在同治元年(1862年)上徽號為“慈禧”。此後,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十月,因為同治皇帝載淳大婚,慈禧又加上徽號“端佑”二字。第二年的二月,因為載淳親政,慈禧的徽號又加上“康頤”二字。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十五日生病,寫下“朕於本月遇有天花之喜”,仰蒙兩太后“調護朕躬,無微不至,並荷慈懷曲體俯充,將內外各衙門章奏代為披覽裁定,朕心實深欣感。”因此決定給兩宮皇太后各加上徽號兩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慈禧曾孫口述實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慈禧曾孫口述實錄
上一章下一章

一、關於慈禧名和號的來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