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中的“可能”(2)
但是,必須要有一個健全的發行網;更必須有足夠的出版品維持這個發行網;如果有一本定期刊物作為基礎,再配合叢書出版,就可以事半而功倍。“辦一本雜誌”的理念由此萌芽。高中時代,曾辦過一本手抄本雜誌《潮聲》,免費出借,居然還頗受好評。也許我身體裏早就潛伏着辦雜誌的基因,此時開始發酵。我計劃中的雜誌,應該是知識性的,藝術性的,文學性的,趣味性的。是一本生活的綜合雜誌。我相信那時候的“文化沙漠”,需要這樣一本全方位的“仙人掌”。有位樓姓同事,中英文俱佳,和我理念相同,答應共襄盛舉,與我共同擔任編輯。我寫了一份二萬字的企劃書,只要投資二萬元,二年還本,我和樓姓編輯不支薪水,不拿稿費,各佔百分之十的乾股,有盈餘才能分配。我拿着企劃書,到處遊走,毛遂自薦,終於找到了投資人,一位是肥料公司的同事,另一位是集郵商,他是大股東,他投資的條件是要在雜誌上刊登集郵郵購廣告,盈餘歸他。一般雜誌都是月初出版,我們覺得提前在月底前出版,豈不是“搶得先機”?《皇冠》創刊號終於在一九五四年(民國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二日出版。創刊號《皇冠》只有薄薄的一○二頁,有新知報導,有圖文並茂的“詩情畫意”,長篇連載西部經典小說《原野奇俠》;還有餘光中的新詩譯作,那時候,他已是才華洋溢的青年詩人,果然成為目前的詩壇大家。台北市熱鬧的街頭,有很多書報攤,是雜誌、報紙的銷售主力。我在下班后或星期天,騎了自行車一家家親自送書。有些老闆對這本不起眼的新雜誌,興趣缺缺,勉強放置在不起眼的角落,甚至墊底。發行第二期的時候,收回第一期退書,成績終於揭曉,全台北實銷五十六本。第二次大戰時,日本有位海軍大將叫“山本五十六”,雖曾稱雄一時,最後潰不成軍。《皇冠》創刊號,可以稱之為“賠本五十六”,災情慘重。第二、第三期的銷數也毫無起色。眼看大勢已去,“新四人幫”再度解體。樓姓編輯因感情創傷而皈依上帝,非但無心編務,連公務員也辭了,最後當了牧師。兩位投資人慷慨的把皇冠“送”給我(當然包括債務在內),條件是每期要免費刊登集郵廣告,盈餘歸他們。前幾期一萬多本退書,由他們以每本二元“切貨”給舊書商,也就回收了股本。對我而言,最聰明的辦法是急流勇退,但如何甘心?既然有了開始,怎麼能如此草草結束。問題是如何獨手撐天?我對自己說,這是最後的機會,錯失了這個機會,恐怕以後再也沒法翻身,所以,一定一定要撐下去,直覺告訴我,一定會熬出頭。事實清清楚楚擺在前面,孤軍奮戰,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也未始不是“不可能”中的一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