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田丸”的最後使命(1)
就在對美開戰的箭離開弦的那天下午1時,日本豪華郵船“龍田丸”作為“第二次撤僑船”,從橫濱啟航,開往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它除了我們前面提到的間諜任務外,還擔負著另外一個重要的任務。這天的《朝日新聞》晚刊以“第二次赴美撤僑,‘龍田丸’啟航駛向波瀾壯闊的太平洋”為題,作了如下報道:船上乘客共有148人(一等艙有45人、二等艙28人、三等艙75人),其中外國乘客有:挪威駐日代辦康斯特先生的夫人,日後視察滿洲、華北的智利新聞記者布拉內托等一行4人,以及其他外國旅客共35人。上月29日經美國政府同意重新入境的60餘個急於返美的海外日僑,結果只有3人來得及辦理手續,他們和旅居美國54年之久的南國太郎老人一起,也都是在即將開船之時才匆匆趕上船的。乘客人數雖然不多,但由於駛向波濤洶湧的太平洋的那艘‘龍田丸’,其啟航時間正是日美談判處於極其重要階段的緊要關頭,所以碼頭上擠滿了歡送的人群。從甲板上傳來了《愛國進行曲》的音樂,它與人們大聲叫喊的‘再見’聲交織在一起,數不盡的手帕隨風飛舞……船徐徐駛離碼頭。對於“龍田丸”的船員們來說,他們對開船的日期一延再延感到極為困惑:“龍田丸”原定11月中旬啟航,後來延至20日,接着又延遲幾天,好容易到27日才決定於12月2日啟航。但是船長木村莊平倒是從容鎮靜,面對船員的疑問,他只是簡單地說:“上面有決定。”而且,日本有關當局還惟恐人們不知道似的,在報紙上大肆報道該船的啟航情況。比如,在11月25日的《朝日新聞》上,就有這樣的報道:據外交當局發表談話稱:帝國政府繼派第一次撤僑船赴美后,正在就派第二次撤僑船問題同美國政府進行談判,根據此次所取得之諒解,將派‘龍田丸’開往洛杉磯和巴拿馬的巴爾博亞港。日後,該船一旦準備完畢即出航,大致定於本月內駛離橫濱。《朝日新聞》11月27日還報道:據外交與郵電當局發表談話稱:此次開往美國之撤僑船——‘龍田丸’,其航行日程為:12月2日自橫濱出發,12月14日抵達洛杉磯,12月16日自洛杉磯出發,12月24日抵達巴爾博亞港。日本是不是真的打算派“龍田丸”去撤回僑居國外的日本僑民?為什麼該船的啟航日期一延再延?為什麼要定在12月2日啟航?為什麼開船日期會一延再延,而且日本對它的啟航這麼大肆宣揚呢?攻擊珍珠港的行動要取得成功,其中一個絕對條件就是一定要對美國方面攻其不備。日本還決定使用一切手段來迷惑和麻痹敵人,使美國對日本的意圖做出錯誤的判斷。因此,日本海軍不論是首腦機關還是各個艦隊,都在同心協力、採取一切可以想得到的措施來麻痹美國。“龍田丸”的啟航和前面提到的諸多行動一樣,都是其中的措施。它的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讓美國人“放心”,以為日本決心開戰的時間還早得很。所以,按日本歷史學家實松讓(《偷襲珍珠港前的365日》的作者)的說法,“‘龍田丸’是個掩人耳目的誘餌。”至於報紙上報道的那些“據外交當局發表談話稱”和“據外交與郵電當局發表談話稱”什麼的,其實都只是大本營海軍當局要求報社這麼報道的。就在“龍田丸”啟航前一天的12月1日,也就是御前會議做出開戰決定的那一天,船長木村莊平被海軍省軍務局的大前敏一中佐叫到了海軍省。大前對木村親切地說:“船長,這次要辛苦你了,有一點東西需要你帶一下。”說著隨手交給他一隻長方形的沉甸甸的木箱。木村有些受寵若驚,彎下腰,雙手畢恭畢敬地接過箱子,嘴裏說:“哪裏,哪裏,舉手之勞而已。”大前拍了怕他的肩膀說:“一路上請多加小心啊。”木村會心一笑,說:“放心,我保證一定送到。而且,我會負責讓船上不會出現任何事故的。”他早知道這隻箱子裏裝滿了16支手槍,而且還放着一封使用這些手槍的指令信。為什麼要帶這些手槍呢?原來有十幾個美**人決定搭乘“龍田丸”,大家擔心戰爭一打響,要是這些美**人知道該船隨後要掉轉船頭返回日本的話,那麼,他們說不定會脅迫船長將船強行開往美國。第二天(12月2日),在郵船即將啟航前,海軍省的林大佐登上了“龍田丸”,他在船橋下的海圖室里同木村船長和加藤事務長進行了密談。密談時,林大佐嚴厲地命令說:“根據海軍省的要求,為了不讓乘客們收聽廣插,必須把所有真空管都拆下,船上不得拍發任何無線電報。”不一會兒,船上響起了開船的銅鑼聲。林大佐急匆匆地走下舷梯,站立在碼頭上,一面默默地進行祈禱,盼望“龍田丸”能順利完成任務后安全返航,一面凝視着“龍田丸”的巨大船體徐徐駛離碼頭。佯裝駛往美國西海岸撤僑的“龍田丸”於12月2日從橫濱啟航,就在東鄉外相接見格魯大使的時候,“龍田丸”已到達中途島北端,在以該島為基地的美軍巡邏機的飛行圈範圍外緩慢地向美國駛去。在當地時間7日上午10點過後,船上的無線電通訊局局長打電話給事務長加藤祥說:“報告事務長,剛剛收到大本營發佈的一條重要消息:‘帝國海軍於今天8日凌晨在西太平洋與美英軍進入了戰爭狀態。’我再重複一遍:‘帝國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