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排眾議(1)

力排眾議(1)

1941年4月,春天已經悄悄來臨,但是春寒料峭,在東京和鹿兒島,天氣依然非常寒冷,而此時的山本,也遭遇了巨大的阻力。這種阻力不僅來自作為日本海軍中央指揮機關的軍令部,也來自山本手下的軍官。山本又一次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在源田擬訂計劃的同時,山本在聯合艦隊司令部又組織了4個研究小組,擬訂聯合艦隊的各種作戰方案,並研究有關戰略戰術。襲擊珍珠港當然是他們研究的課題之一。當源田計劃呈送到山本手裏后,他又參照聯合艦隊司令部的研究成果,對計劃作了審修,並賦予其一個“Z”的代號,稱為“Z”計劃。4月末,山本派黑島龜人參謀攜計劃去海軍軍令部彙報,力爭取得批准。但是軍令部不同意。在各執一詞的情況下,軍令部派人組織參加了一次討論會,討論偷襲珍珠港的可能性。軍令部的會議室里,此時正燈火通明。海軍軍令部的主要官員和山本五十六及其幕僚,還有第一航空艦隊的高級軍官都在場。會議室里正進行激烈的爭論,充滿了一種劍拔弩張的氣氛。“我反對這個計劃,這樣做是冒險。”首先發言的是海軍軍令部作戰課課長富岡定俊大佐,他激動地說:“這違背了日本海軍既定的作戰方針和計劃。”“我贊成處長的看法。”第五航空戰隊司令官原忠一站起來說,身材高大的他站起來好像是座山一樣,顯得氣勢不凡,難怪友人都稱他為“金剛”。“我嚴重置疑與美國爭戰的必要性。”說完,他“嗵”地一聲坐了下去。會議室里霎時寂靜無聲,富岡定俊代表的是軍令部的意見,而原忠一卻是山本的手下,他們都表示反對,這時誰也不願輕易開口發言了。山本五十六用他那犀利的目光環視着在座的每個人,鎮靜自若地說:“說起來,是有些冒險,一旦失敗,整個作戰就有垮台的危險。關於這一點,希望在座諸位毫無顧忌地提出意見。”“本人堅決反對這個計劃!”日本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長官南雲忠一中將說,“我認為後勤補給問題根本無法克服,此戰役我將損失大量機航人員。”南雲走路姿態粗獷,為人粗魯,他缺乏海軍航空經驗,是個門外漢。“此計劃與大日本海軍的既定作戰方針相抵觸。”南雲斬釘截鐵地說,“我目前主要的攻擊目標是美軍控制下的菲律賓;通過集中力量對菲律賓實施攻擊,吸引美國艦隊來援,然後使用預先部署在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卡羅林群島和帛琉群島等南洋島域及其水域的岸基航空兵和潛艇,逐步消耗美太平洋艦隊的實力,使之相當於或小於日本海軍的實力;尋找機會在日本近海與美太平洋艦隊進行艦隊決戰,一舉將之殲滅。”聯合艦隊的高級軍官和參謀們聽後面面相覷。因為雖然提議實施珍珠港作戰的是山本五十六,但是珍珠港作戰的最高指揮官應該是南雲忠一中將。最高指揮官都表示反對,其他人也不好對他提出反駁。“我也同意諸位的看法。”大西瀧次郎唰地一下站起來。大家都很吃驚地看着他。他說:“雖然我曾負責擬訂過‘Z’計劃,但本人極力反對實施。在日美之間,難以用武力迫使對方屈服。日本去攻佔菲律賓或其他地方是可以的,就是不能去攻擊珍珠港。”他建議撤銷進擊夏威夷的作戰計劃。海軍軍令部作戰部部長福留繁少將也皺了皺眉頭,說:“軍令部也反對此項計劃。”海軍軍令部可是日本海軍中央指揮機關,軍令部如果不下達命令,任何作戰計劃都是一紙空文。他望着山本那透露出堅毅神色的雙眼,說道:“我國當前急需的是印度支那及南洋地區的資源,攻擊珍珠港則收不到掠取資源之效。軍令部認為,軍令部負責決定兵力的使用和分配,協調陸海軍的關係,安排各方向的物資和彈藥供應。因此,不能只考慮一個方向或一次戰役,應從全局出發,衡量輕重緩急,將力量和物資用於對達到戰略目標至關重要的作戰方向。”南雲立刻接著說:“珍珠港作戰太過冒險,試想,一個龐大的偷襲編隊在海上航行5,000多公里而不被發現,不受對方的攻擊是很困難的。一旦被對方發現,這支艦隊就很可能成為魚口之食。”草鹿龍之介,這位襲擊珍珠港的首倡者,此時也站起來說:“進行夏威夷作戰,那就猶如跳進敵人的口袋裏。我認為,在關係到國家興亡的大戰中的第一仗,不應該冒這個險,進行投機性的作戰。”“本人完全贊同珍珠港作戰。”人們的視線“唰”地一下都集中在說話人的身上。發言的是山口多聞少將,日本海軍第2航空戰隊司令官,“珍珠港”計劃的大膽,與死神為伍的本質,非常符合山口的個性,他是該計劃的堅定擁護者。他激動地說:“誠如諸位所言,珍珠港作戰很冒險,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而且我軍集中於南線作戰,而放任美國太平洋艦隊,本土即顯空虛,太平洋艦隊勢必糾集英荷澳等國對我南線側翼和本土發動攻擊,到那時戰局將難以收拾。不如現在乘有利可圖,放手一搏,以求一役殲滅太平洋艦隊大部,才可保我南線順利進軍,也可保我本土安全。所以本職堅決擁護珍珠港作戰,不惜以身殉職。”山口的話一石激起千層浪,山本的幕僚也紛紛表示贊同,會場立刻分為涇渭分明的兩派,但顯然還是以反對者居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二戰經典戰役全記錄--偷襲珍珠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二戰經典戰役全記錄--偷襲珍珠港
上一章下一章

力排眾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