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回童年居住的地方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正如席慕容所說——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是一種模糊了的悵惘,彷彿夢裏的揮手別離......童年是人生中最寶貴的一段,值得永遠回憶、品嘗,而童年的故鄉,是這一切美麗回憶的發祥地。那麼,請回到故鄉去吧,“去採擷你多年不見的信物吧!桃花幾朵,柳枝一段,荷葉片片,野菊滿園”。不要推託路途遙遠行程不便,不要讓城市的點點滴滴迷茫了你回家的路。故土是生你養你的土地。你對那裏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要充滿感恩之情。也許故鄉並不美麗,或者曾給你造成過傷害,但是比起它對你的養育之情來說,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忘恩負義,人所不齒,不要以為這只是個人的私事,其實每一個故鄉人都在冷眼看着你的一舉一動。想想號稱世界上最聰明民族的以色列人,在浪跡天涯的一千多年裏,他們時時刻刻都想回到自己的家園。再想想偉大的音樂家蕭邦,至死還要求人們在他墳上灑一點故鄉的泥土。人們對故土的依戀和崇拜,與對母親的情懷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周國平說,城市不是鄉愁的產地,城市只是埋葬鄉愁的墳場,鄉愁只萌芽在樸素的地方,鄉愁只生髮在遼闊的原野。當這個城市被越來越多的工業化器械侵佔時,我們的心開始容易煩躁與疲憊。那麼,我們為何不給自己放個假呢?童年是人生中最寶貴的一段,值得永遠回憶、品嘗,而童年的故鄉,是這一切美麗回憶的發祥地。那麼,請回到故鄉去吧,“去採擷你多年不見的信物吧!桃花幾朵,柳枝一段,荷葉片片,野菊滿園”。不要推託路途遙遠行程不便,不要讓城市的點點滴滴迷茫了你回家的路。身在他鄉,城市夜晚的喧囂驚擾了你的夢,輾轉難眠之時,不知你是否想起這樣一個故事:他在支票簿上寫下"20元"的款數,瀟洒利落地簽下他的英文名字,然後,他給友人寫信:“請你,請你買一頂手編的草帽,請你,請你買一張赴吾鄉的車票,然後,請你在車站轉角,那常穿褪色唐衫的阿伯處買一掛荔枝,我知曉,現在是荔枝時節。再然後,請你,不要乘車,戴着草帽步行過喧鬧骯髒泛着污水的露天小菜場,拐過賣滷味牛肉麵的老王的麵攤,到吾家,不必敲門,請喚聲:‘阿朗伯仔!’那是吾爹,請將荔枝留下,陪他老人家飲一杯茶,再請你轉到鄰舍,看有一年輕的婦人,粗陋、衣衫簡樸的婦人,她是吾初戀的愛人,看她是否仍有健康甜美的笑靨,是否又為她的丈夫增添了兒子。請你,請你為我做這些,寄上費用美金20元。謝謝。”他將信與支票放人信封袋,以淚和吻舐封了袋口,粘貼了航空郵票,然後,再取筆,在支票記錄簿上記:6月18日,回家車費及雜用,20元整。周國平曾在他的一篇文章里這樣描繪鄉愁--鄉愁被不可救藥地當成商品出賣。旅遊線路圖明確標示了鄉愁的方向嗎?擺在超市貨架上的家鄉米釀有少年離家那一晚的甘醇嗎?站在橋頭日復一日等待的小芳會迎來情歌的傳唱卻永遠等不來遠走的愛人;農家飯莊的田園美食醉倒城裏人卻絲毫無助於我們對知青生活的爽朗回憶,因為這一切都是用等價交換的金錢換來的。鄉愁,或許是兒時越飛越高的風箏,或許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或許是長河秋月落日餘暉,或許是徵人此去憶君長安。別樣的曠味,一樣的離愁別緒,它是在自我感悟中步步提升的一種直面人生的書寫,它不應該最終淪為城市博物館裏供人賞玩的歷史珍藏。它是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交織共鳴,就像一條綿延在人類記憶里的河流穿越歷史的煙塵而來,那樣的奇詭,那樣的卓絕。鄉愁是對現實主義的一種反動,是在世俗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上的一種浪漫出逃。也許我們可以說鄉愁就是一匹羅曼蒂克的思想駿馬在故鄉與他鄉之間的賽跑;它是"馬佇塞外雄關,望天山懷張騫"、"車過河北高陽,臨易水追荊軻"的別樣思緒。畢竟鄉愁的存在,是一種幸福的燃燒,是甘甜的燭光照亮腳下的路。就像在萬千的地名中上蒼獨獨讓我選擇了故鄉一樣,鄉愁不老,鄉愁馨香,我們"懷着鄉愁尋找家園"不正是永續不滅的精神歸依嗎?鄉愁,讓你我在沉思的瞬間總會想起夢中縈繞千回呼喚千回的那個芳名。這是人世間最不朽的綠葉,它驕傲地立足,儘管憂傷,卻不改燦爛。風吹雲動中,永留有"我思故我在“的魅力。”而在詩人海子的心中,故鄉的村莊永遠是那麼美麗寧靜,猶如一首純真古樸的詩,於是他寫下了:村莊中住着母親和兒女/兒子靜靜地長大/母親靜靜地注視/蘆花叢中/村莊是一隻白色的船/我妹妹叫蘆花/我妹妹很美麗故鄉永遠是心中最難以忘懷的地方,如果你覺得城市的喧囂已經讓你越來越浮躁,不妨背上行囊,或帶上你的孩子,回到你童年居住過的地方,重拾舊時美麗的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