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梨華小說中的校園經驗(瘂弦)(1)

於梨華小說中的校園經驗(瘂弦)(1)

於梨華是留學生文學的領頭雁,遠在六十年代,她便以《也是秋天》、《雪地上的星星》、《又見棕櫚,又見棕櫚》等長、短篇小說,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當年的留學熱現象,為負笈海外的年輕學子們的校園寫作,設色定音,架橋鋪路,預示一個新文學世代的來臨。自從有了這隻帶路的雁子,許多同類題材的作品紛紛出現,展開一個眾聲喧嘩的蓬勃局面。如果從五四新文學的歷史去回溯,我們也可以為留學生寫作找到更遠的源頭。比如早年創造社作家郁達夫、張資平東渡日本求學時,以當地為背景寫的作品,就可以算作那個年代的留學生文學。不過以今日的眼光審視,他們的作品都太個人性,堂廡不大,關懷面也有限,最大的缺點是未能把域外生活的經驗,作整體的社會觀察。沒有更高的藝術概括,就見不到一個成功作品應有的思想深度。不同於創造社旅日作家們的自我中心、憂鬱多感的浪漫傾向,於梨華與她同時期的留學生文學,展現的是另一個層面,一個明朗、開放的世界。郁達夫、張資平小說中的人物,每每走不出蝸居斗室,一味在異國的孤燈下作自我的精神折磨;或因經不起繁重的課業壓力,患了知識厭食症,或因心理失調,墮落為歇斯底里的色情狂(郁達夫“私小說”式的作品便有不少這樣的描寫)。台灣留學生文學中並非沒有這樣蒼白的角色,但更多的群像是屬於積極進取、敢於面對挑戰一型,為了完成學位,獲得工作機會,進一步融入西方社會,他們放下身段,捲起袖子打天下,把逆境變為順境,使痛苦成為甘甜,終於在陌生的土地上爭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當然,任何宏偉的主題都要以個別象徵一般,於梨華所要表現的,是永遠的人性,她最擅長的也是描寫人性。人性的崇高與卑下,強韌與脆弱。而這些,都來自不同的個別。六七十年代留學生所呈現的生活圖像,是多樣的、複雜的,素材很多,但為了避免流於程式化、單一化,於梨華的筆力,並不放在常見的留學生活瑣細的描寫上,諸如經濟的困難、學業的挫折,以及對家人的思念等,她着墨最多的,乃是海外遊子在精神失根狀態下,那如影隨形的文化鄉愁,這種感覺,具體又抽象,它藏在每一位留學人士的心靈深處,平時不特別感覺它的存在,一旦與異國的文化產生碰撞,便會發出火花來。不管身在何處,海外華人的思維模式都宿命地受到這種潛在因素的影響。而這樣的感覺,才是於梨華真正要探索的主題,像猶太裔作家把他們的宗教作為主題那樣,於梨華作品的中心主題,則是文化的歸屬。文學高於生活,但畢竟來自生活,生活又是細節的集成,這便是為什麼有人說,沒有細節就沒有文學。這話用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來解釋最為恰當,皇皇名著從頭到尾只不過是一連串細節的集成,不過曹雪芹可不是為細節而細節的,大師手筆,一點一滴都有暗示,都有隱喻。在現代文壇,於梨華是擅長細節描繪的,這是她長期涵泳於傳統小說所得到的啟發。她筆下的留學生生活呈現多種面貌,也充滿了趣味,但那些材料都是經過高度選擇與策劃的。每部作品幾乎都圍繞在校園與社會、故國與異邦的對應關係上,要不就是表現知識分子在時間空間錯置下的轉折變化,而文化的思歸情緒,又每每成為她小說人物的內在鬱結。一般說來,於梨華不喜歡寫困坐愁城,走不出自我陰影的挫敗者,而喜歡寫敢愛敢恨,把自己全生命投入現實激流的闖蕩小子。這樣的創作取向,無形中提高了她小說的社會意義,使於梨華成為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華人與世界互動開始的歷史階段,表現最優異的作家之一。她那一系列留學背景的作品,每一部都為年輕一代華人勇於參與國際社會的奮鬥,留下難以磨滅的影響。近年,留學生文學這名稱,除了文學史研究者提及,一般情形下不常聽到了。這並非意味此一寫作風潮趨於沉寂,而是它的影響已經造成,其精神早注入世界華人文學的生命體,勿須特彆強調了。八十年代以後,於梨華的文學觸角伸展得更廣更遠,作品的形式和風格也更加多樣,筆力沉雄老辣,創作氣勢不減當年。她中期作品即以思想性見稱,近期的《一個天使的沉淪》、《屏風后的女人》諸作,詠史的傾向更為明顯。《在離去與道別之間》是於梨華新完成的一個長篇,主要內容寫美國大學一群華人教授的生活。如果拿它與她早年留學生題材的作品連起來看,這部小說可以看作她寫校園經驗的總結,這還不僅是因為故事的背景發生在大學城,而是從一些人的成長變化中,她發現了一個值得省思的問題:今日講台上的教授,不就是當年的學生?但使她困惑的是,為什麼那些青青子衿,意氣風發的校園精英,一旦拿到了博士學位,擔任了教席,在學術上有了成就后,很多人就開始退坡,走向腐化?她發現,所謂知識分子、學者,好像比一般人還經不起考驗,守不住自己的信念和原則。《在離去與道別之間》中,於梨華便塑造出一群這樣的人物,寫出他們行為的偏失。她旅居海外數十年,在西方校園裏生活,長期接觸她筆下的那些人物,與他們有相同的時代感情背景,最能了解他們,他們的限制,以及他們的悲哀。於梨華從這樣的基點上作出的詮釋,自然比一般的此類作品要精闢得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美華人知識圈的“士林百態圖”:在離去與道別之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北美華人知識圈的“士林百態圖”:在離去與道別之間
上一章下一章

於梨華小說中的校園經驗(瘂弦)(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