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心菜(1)

捲心菜(1)

——為什麼要重提久已被人遺忘的談判技巧自我測試21.“我對談判有豐富的經驗”。這句話就你而言是:a.對b.難以肯定c.錯2.“談判者惟一感興趣的事只有取勝。”a.也許b.錯c.對3.只有對事實達成一致意見,才能開始談判。a.對b.錯c.要看“事實”指的是什麼意思4.要是對方不接受我的合理建議,我可以拔腿就離開談判桌。a.錯b.對c.也許每個人的第一次談判都是發生在廚房裏而不是董事會的會議室。沒有人在工作中去學習談判。他們往往是在玩耍時,為了滿足個人的某種**,而在某時某地向某人提出要求中學習的。這話沒錯,人在還沒有踏入社會之前,從尿炕的娃娃時起就在開始學談判了。嬰兒的啼哭不就是在提要求嗎?——“你喂我奶(或給我換尿布……),我就不哭了。”孩子一天天長大,談判也越學越精(每個孩子都是談判中的“狐”!)。他的要求花樣百出,還會挑選“談判”對象!鬼點子之多,真可令專業營銷員望塵莫及。而這時的他可能還沒滿五歲呢!他學會了抓時機。電視節目快開始的時候去提要求,大人為怕耽誤看節目,往往有求必應。而要是不識時務,在大人正忙時去打攪,也許會碰一鼻子灰。爺爺奶奶比爸爸媽媽好說話,只要要求不太出格,可謂百發百中,於是孩子又學了一招。他還學會了該在什麼時候去找哪個大人提要求和該如何去討好大人,還知道特別當父母吵嘴時,如果沖一方笑一笑或是上去擁抱一下,表示站在他(或她)那一邊,效果將更佳(這時,他那“狐”的嘴臉再次出現了)。媲美世界談判高手(自我測試1答案選擇“對”者請仔細閱讀)在孩子看來,他所需要的東西無須付出任何代價,只有父母是其需索的惟一障礙。所以,他總是不斷地提出要求,而通常也總能如願以償。每個成年人都有一套對付孩子的辦法,不過該注意的不是他如何對待自己的子女,而是他如何對待別人的孩子!在超級市場、公共汽車站、海濱集會上或醫院候診室里,此類“專家”隨處可見。別人的孩子在吵鬧,他們應付自如,只是遇到自己的孩子吵鬧時則往往束手無策。在孩子的眼裏,父母是個取之不盡的“聚寶盆”。食品、衣物、溫暖、庇護、支持、愛憐、做伴、娛樂乃至看電視、玩電腦的優先權……,全可得到“無償”供應。特別是那些要求立等即取的孩子更像是個刻薄的工頭,稍不如意便立刻給人以顏色。有時即令做父母的奉命惟謹而他感到受了怠慢時,也要衝大人大發脾氣。孩子只有做了錯事的時候才會安靜。父母與子女的談判佔上風的總是子女。其所以如此,是因為雙方的價值觀不對稱。孩子不用人教很快就能摸到大人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動輒就以搗亂相要挾。你不是想安靜嗎,他偏大吵大叫,逼你就範,不達目的不罷休。(無非是一杯牛奶、一塊糖,或多玩一個鐘頭再去睡覺之類。)你想看電視,他吵,你怕在大庭廣眾之下丟面子,他吵得更歡,只有用雪糕、巧克力和玩具滿足了他的願望,才能將他安撫下來。總而言之,他們懂得在什麼時候給你施加壓力,而且施加起來肆無忌憚:這也可以稱之為兩代人之間的恐怖主義行為吧。誠然,做父母的有時也會拒絕他們的索求,有的父母甚至還以拒絕的時候居多。他們往往以實施制裁相威脅:“再鬧,就馬上給我去睡!”(或:“不給你買聖誕禮品”、“不許你和小朋友去玩”等)。可是這些威脅往往是不切實際的。比方:“再鬧,星期天我們出去,把你一個人關在家裏”,這做得到嗎?這種威脅只有極小的孩子才會害怕,稍為大一點的一聽就知道你是在唬人,只會鬧得更歡,逼你就範。當然,這一招也不見得每次都能見效。孩子使出渾身解數后仍然達不到目的,在傷心落淚之餘也會總結出經驗教訓,下次再提要求時就變聰明了,不提過高的要求,再加上點小小的狡獪。於是,那“狐狸”可就在他的心裏開始成形了。還有另一種可能,他得出結論:自己能得到什麼全得看大人準備給什麼,好歹就是它了。孩子變成這樣,你是否聽到了“羊”的“咩咩”叫聲呢?孩子的失望也可能升騰成為滿腔怒火(他們的要求往往是當時立即就想要的)。其宣洩的途徑無非是兩種。一是胳膊擰不過大腿,自嘆倒霉,讓怒氣慢慢平息(儘管他在心中還是不服,以為人人都錯,只有他自己對)。你看這是否有點像“驢”在叫。另一種則是遷怒於人(這種孩子為數不多)去欺負弟弟妹妹或是同學中性情柔弱的夥伴,學會了向弱者去榨取,不過這也得善於掌握時機和選擇對象。有了這一招,只要運氣好(因為世上畢竟不會全是逆來順受的“羊”),也能夠無往而不利。這時他可就真正變成了“狐”了,儘管有點欺軟怕硬。  [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談判是什麼--龍永圖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談判是什麼--龍永圖序
上一章下一章

捲心菜(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