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一種智慧(1)

幸福是一種智慧(1)

不同的人對幸福的定義有不同的詮釋。家室顯赫,養尊處優是幸福;嘔心瀝血,功成名就是幸福;追求時尚,領先潮流是幸福;險象環生,絕處逢生是幸福;採菊東籬,悠然田園是幸福;清燈相伴,靜心寡慾是幸福;及時行樂,遊戲人生是幸福;衣食無憂,平安度日是幸福……無論偉大的幸福還是平凡的幸福,在不同人的情感中都有一席位置。幸福原本是一種簡單而快樂的情感體驗,當你去刻意地苦苦尋求時,幸福反而會與你失之交臂。也許當你驀然回首時,才發現幸福就在你追憶的往事裏,你不禁恍然大悟,原來幸福會在回想中顯得那麼生動。正如作家兼心理醫生畢淑敏在她的文章“提醒幸福”中描述的那樣:“人們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馬車已經駛過去很遠,撿起地上的金鬃毛說,原來我見過它。人們喜愛回味幸福的標本,卻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發清香的時刻。那時候我們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顧後不知在忙着什麼”。我們說不定還要像錢鍾書老先生那樣發出深深地嘆息:“在我們追求和等候幸福的時候,生命又不知不覺地偷渡過去。”幸福其實是一種智慧,是內心深處的一種體驗。《論語·雍也》篇中說:“知者樂,仁者壽。”幸福不是用金錢可以買來的,不是感官上的簡單體驗,而是心靈的感受。有時我們總以為我們擁有的結果才是真正的幸福,其實那追尋的過程才是我們值得回味的精彩體驗。因為結果往往是瞬間的輝煌,它稍縱即逝,而過程記錄了我們探索和尋求幸福時付出的努力與艱辛,是我們欣賞和回味人生美好和愉悅的豐富素材。“幸福和上帝差不多,只存在於相信它的人心中。”有人如是說。其實只要你對生活常心懷感激,以平常心看待世間的一切,珍愛生活,珍重生命,那麼你就不難擁有幸福。⊙幸福人生的原理人類生存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幸福,可是高度物質文明發達的今天,許多人在充分享受物質生活的同時,卻依然活得不幸福。這是為什麼?其一,不知幸福為何物;其二,不了解建立幸福人生的原理。人類追求幸福,首先要知道何為幸福。幸福是一種客觀實體?抑或是一種主觀感覺?幸福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假如不了解幸福的實質,卻努力地去追求幸福,豈非太盲目了。⊙幸福不是一個固定的實體通常人們以財富、地位、美滿的婚姻、長壽、健康、美貌、事業成功、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等為幸福人生的實質,以為得到其中任何一種,便得到了人生的幸福。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因為幸福並不是某種固定的實體。假如是的話:第一,幸福應該比較容易得到;第二,人類一旦得到某種“幸福實體”(如財富、地位等),就意味着得到幸福了,而事實不然;第三,有財富、地位的人多得很,他們未必過得幸福。由此可見,幸福並非某種客觀的固定實體。⊙幸福是相對的一般人總是喜歡執著於擁有某種條件為幸福,其實世間的幸福是相對的:人類的願望不同,對幸福的要求也往往因人而異。或以有錢為幸福,或以有地位為幸福,或以長壽為幸福,或以健康為幸福,或以成家為幸福,或以獨身為幸福,或以居住在繁華的鬧市為幸福,或以居住在清靜的鄉村為幸福。因為人們的觀念不同,對幸福的境界要求也不一樣。幸福從比較中產生:自己和自己比,現在處境不好,回憶過去的美好生活,會有幸福感;現在處境好,回想過去的痛苦遭遇,就會覺得現在很幸福。幸福也會從和他人的比較中產生。比如想想自己舒適的生活條件,再看看他人的貧窮,就會感到滿足,覺得自己活得很幸福。幸福的感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又如鞋穿在腳上,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幸福由眾多的幸福因素構成當我們偏愛某種東西(財富、地位等)時,以為得到這些東西就是得到了幸福。其實,財富、地位等任何一種實體,它本身都不是幸福,只是引發人生幸福的一種因緣。幸福人生由眾多的因素構成,中國古代有五福之說:即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等,對於幸福人生而言,這些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幸福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幸福是物質的?抑或是精神的?有人以為物質條件優越就能活得幸福,這是把幸福看成是物質的;有人以為只要精神愉快就幸福,這是把幸福看成是精神的。其實,幸福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凡人心隨境轉,舒適的環境是產生幸福的基礎,如事業的成功、家庭的和諧等,這說明幸福需要物質的基礎。幸福由心感受,只有健康的心境,才有幸福可言。心情不好,即使貴為皇帝,擁有天下的權力、地位和財富,依然會活得痛苦不堪。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通常人們以健康為幸運,疾病為不幸;成功為幸運,失敗為不幸;富有為幸運,貧窮為不幸……生活在順境中的人,大家都覺得他很幸運,很幸福;相反,有些人時運不佳,遇到逆境,人們就會認為那是不幸,是痛苦。然而社會或個人總是存在順境和逆境,有順境必然有逆境,這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人們應該正確地認識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心靈咖啡--悠着點,別太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心靈咖啡--悠着點,別太累
上一章下一章

幸福是一種智慧(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