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生涯的第一個大獎
張曼玉與王家衛的合作成了她事業上的轉折點。她在《旺角卡門》中的表演后開始呈現出全新的感覺,大獲好評。一些出色的文藝片導演開始和張曼玉合作,主演了《急凍棋俠》、《不脫襪的人》等多部影片。在悟到電影表演的竅門后,她的表現一再令人刮目相看。在《急凍奇俠》中,張曼玉飾演一個跟元彪扮演的古代大俠在現代相遇的勢利女人,潑辣有加,還帶有一份隱藏起來的真心,奔放的表演博得不少好評。同一年,在影片《不脫襪的人》中,張曼玉與鍾鎮濤演對手戲,飾演的是初來大都市的鄉村女孩,是一個在愛情和事業中來回徘徊的人物,一名追求奢華生活、常以姿色誘惑富商而心地卻很善良的女演員。為了演好這部戲,張曼玉認真鑽研角色,把全身心都投入到拍片中去。她在戲中演到聽聞母親去世的消息時,真的嚎啕大哭,邊哭邊數落,甚至自己把舌頭咬傷了還不知道。片中有不少精彩的對白都是她在拍片時靈機一動想出來的。對此,連導演都十分欣賞。由於她在這部片中的出色表演,1989年,她奪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第一次登上了影后的寶座。這也是她從影以來奪得的演藝生涯中的第一個大獎。當時金像獎評委會對於最佳女主角張曼玉的獲獎評語中這樣說道:“《不脫襪的人》,張曼玉第一次得獎作品,從此標誌着她走向演技派的行列。這部戲中她還主要是本色表演,但是卻把一個渴望成名的鄉下女孩演得相當成功,她的野心也表露無遺。”而影評界的評價是:“《不脫襪的人》是一個汲汲於成功的鄉下女孩最後卻選擇了愛情的故事,頗像奧黛莉·赫本《蒂芬尼早餐》的翻版,既能展現各種造型風貌,還有演技發揮的餘地。”一位影迷因一張《不脫襪的人》劇照而迷上了張曼玉。“記得有一個鏡頭,也就是在《大眾電影》裏的劇照,她正在上樓梯的地方,身子彎着在穿高跟鞋。也就是那一個鏡頭讓我覺得她很好。也不是漂亮也不是嫵媚也不是高貴也不是婉約,就是很好。讓我覺得她是一個很認真的也很聰明的演員。於是,我開始向家人及朋友推薦張曼玉。當然很不成功——在那個時候,我們很少能看到影碟,電視台是很捨不得放一些好電影給我們看的。於是張曼玉就像我心中的一個神秘園一樣,只有我一個人很認真地很頑固地喜歡着。”1989年,也就在她拍攝《人在紐約》的同一年,張曼玉又在香港著名女導演許鞍華的代表作品《客途秋恨》中成功塑造了一個由叛逆到寬容的女兒形象,充分展示了她層次分明的表演功力。許鞍華的作品常常隱藏女性視界,但並不等於完全男性化。她的女性的直覺與靈性使她的作品具有女性既溫柔又厚實的觸感,人物關係與情感糾葛更加複雜豐富,有縱深感和層次感,能恰到好處把握喚起觀眾共鳴的情感因素。《客途秋恨》取材於許鞍華媽媽的真實故事——一個偽滿州國日裔姑娘一句漢語都不會說。但為了一份朦朧的愛情,在戰後義無反顧地選擇留在中國。在這部影片中,張曼玉演的是陪伴母親返回日本老家,進而了解母親多年來人在異鄉的苦悶心理的叛逆女兒曉恩。她充滿層次的表演,讓同是金馬影后的陸小芬也相形見絀。1991年,《客途秋恨》獲得亞太影展最佳影片和意大利瑞米尼國際影展金瑞米尼獎。許鞍華本人更獲得香港藝術家聯盟頒發的導演年獎。許鞍華說:“我不太願意再拍那些着重於冒險和情節的故事。而是拍一些我看到的東西,也許是很老套的,但一定要拍得平實,拍出自己對生活的感覺。”許鞍華的這種導演風格與張曼玉1988年後開始的生活化的表演方式一拍即合。該片也成為張曼玉表演生涯中的代表作之一。《愛在他鄉的季節》是羅卓瑤1990年執導的電影。在這部影片中,張曼玉第一次和梁家輝演對手戲。被人稱為“永遠的情人”的梁家輝生於香港。他扮演角色的多樣化、表演的生活化,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1990年,他因《愛在他鄉的季節》獲第二十七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張曼玉也因在片中的優秀表現得到觀眾的高度評價。這是一部關注移民生存狀態的、發人深省的影片。電影裏,梁家輝在和妻子張曼玉失去聯絡后,輾轉從中國偷渡來美,萬里尋妻。他找到她時,她已經精神錯亂了。電影的最後一幕,在公園裏,他看到她,前去認她。她卻把他當成壞人,一陣慌亂中拿刀子刺死了他。他身上的全家福照片掉在血泊中。她看着照片,似乎還有一些回憶,但已和現實連接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