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帝載(5)
光緒“百日維新”,初現變革生機。然而,“戊戌政變”,痛失良機。清朝皇室,自相殘殺,錯過維新變革的機會,喪失選擇發展道路的機會。接着,義和團興起,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與光緒逃難。其受害者,自然是百姓、是國家、是民族;而受害最烈者,則是皇室、是貴胄、是滿洲。在辛亥革命中,皇清宗室,滿洲貴族,成為“革命對象”。清廷拒絕維新,終遭滅頂之災。光緒帝與李蓮英與光緒10年“囚帝”生活密切相關的人之一,就是慈禧身邊的大太監李蓮英。慈禧在頤和園仁壽殿前乘輿拍照。前右為大總管李蓮英,左為二總管崔玉貴李蓮英是慈禧太后的貼身大太監。在李蓮英之前,慈禧的大太監是安得海。同治八年(1869年),安得海受慈禧派遣,乘樓船沿運河南下。曾國藩時為直隸總督,安得海過境,沒有動作。安得海行至山東泰安進香,山東巡撫丁寶楨密派人跟蹤追捕抓獲,將其送到濟南。安得海言:“我奉皇太后命,織龍衣廣東,汝等自速辜耳!”有的官員長跪力諫,請耐心候旨。巡撫丁寶楨未等旨到,“棄安得海於市,支黨死者二十餘人,籍其輜重,得駿馬三十餘匹,黃金珠玉珍寶稱足,皆輸內務府”。先是,丁寶楨上奏朝廷,慈安太后問:“法當如何?”諸臣叩頭奏:“祖制太監不得出都門,擅出者,死無赦!”丁寶楨殺了安得海,暴屍三天。慈禧對丁寶楨不僅沒有怨恨、報復,反而讓他升為總督。其中的原因,有人分析道:慈禧年輕守寡,傳聞同安得海有男女之事。安得海暴屍三天,公示安得海的確是一個太監,從而為慈禧太后洗刷了不白之傳言。在這裏補充一點。清朝汲取明亡教訓,對太監嚴加控制。大家知道,明朝有幾個大太監,如王振、劉瑾、魏忠賢等。王振鼓動明英宗親征瓦剌,兵敗土木堡,“成國公朱永等白事,皆膝行進。尚書鄺埜(yě)、王佐忤振意,罰跪草中”,最後英宗兵敗被俘。劉瑾,明武宗時太監,召集群臣跪在金水橋南,宣示“皆海內號忠直者”大學士劉健、尚書韓文等53人之罪。魏忠賢,大家比較熟悉。當時袁崇煥守寧遠、錦州,魏忠賢派監軍,位在主帥之上。這些太監,沒有文化,不懂軍事,卻在總兵、經略之上,指手畫腳,發號施令。明軍獲得寧錦大捷后,魏忠賢的孫輩在襁褓中得封公侯,而前線總指揮袁崇煥僅得銜一級、銀30兩。慈禧時的安得海與明朝的太監不可同日而語。安得海死後,李蓮英伺候慈禧。李蓮英是直隸河間府大城縣人。民間傳說他原是河間府一帶的無賴,因私販硝磺被關入監獄,出獄后改行作皮匠,所以被稱為“皮硝李”。后他來到北京,因為會梳頭,便托同鄉太監沈蘭玉介紹,進宮當了慈禧太后的梳頭太監,並受到太后的寵信。這些傳說並不完全可靠。據李蓮英墓志銘記載,他生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比慈禧小13歲,9歲入宮。清宮檔案記載他在咸豐七年(1857年),由鄭親王端華府上送進皇宮當太監。李蓮英入宮后的名字叫李進喜,慈禧太后改名為蓮英。他先後在奏事處和東路景仁宮當差,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16歲時,才調到長春宮慈禧太後跟前。此時,太監安得海正受到慈禧太后的寵信。安得海的死,給李蓮英留下深刻教訓,也給他提供發展的機會。李蓮英是個聰明乖巧的人,很快揣摸透了慈禧的秉性和好惡,能夠千方百計地討慈禧的喜歡。他還能“事上以敬,事下以寬”,這是李蓮英太監人生的秘訣。同治十三年(1874年),年僅26歲的李蓮英,任儲秀宮首領太監。光緒五年(1879年),李蓮英任儲秀宮四品花翎總管。隨着慈禧太后大權獨攬,他的聲望、地位也一天天地顯赫起來。李蓮英31歲時,已經和敬事房大總管即清宮太監總頭目平起平坐。到了光緒二十年(1894年),46歲的李蓮英被賞戴二品頂戴花翎。早先雍正皇帝規定太監以四品為限,慈禧太后卻以自己的權勢,為李蓮英而違反了“家法”。慈禧太后是政治權力**極強的女人,又是感情脆弱、害怕孤寂的女人。幾十年來,慈禧身邊的宮女、太監換了一茬又一茬,但能善解人意的除了安得海,就是李蓮英。在《晚清宮廷生活見聞》中記載:每天三餐、早晚起居,慈禧太后和李蓮英都當面或互派太監問候。慈禧太后在中南海、頤和園居住的時候,經常找李蓮英,說:“蓮英啊,咱們遛彎去呀!”李蓮英便陪慈禧去散步。他倆走在前邊,其餘的人遠距離地跟隨在後面。慈禧太後有時還把李蓮英召到寢宮,談些黃老長生之術,兩人常常談到深夜。李蓮英實際上成為慈禧晚年生活中離不開、信得過、用得上的一個“伴兒”。慈禧太后對李蓮英的寵信引起了朝廷大臣的不安。有人說:李蓮英權傾朝右、營私納賄,奔走其門者,就得到高官。甚至還有人說:李蓮英構陷帝黨及維新派。按照清制,這些指控如果屬實,李蓮英是要被砍頭的。光緒十二年(1886年)四月,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以北洋海軍已經訓練成軍,奏請朝廷派大臣前來巡閱。慈禧太后就派總理海軍衙門大臣醇親王奕,去天津、旅順港巡閱。奕是醇親王,又是光緒的生父,因此要加派太監、御醫隨行。醇親王奕主動要求派李蓮英隨行,以免太后對自己猜忌。醇親王奏請得到懿准,因為李蓮英代慈禧作耳目,可以通過李蓮英知道新建的海軍、港口的實情。四月十三日,醇親王奕抵達天津,李蓮英同奕、李鴻章一起乘軍艦出海,先後檢閱了大沽、旅順口、威海衛、煙台等處,五月初一日回京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