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帝載淳(6)
同治朝開設的新式學校,還有江南製造局附設的機械學堂、福州船政局附設的船政學堂等。福州船政學堂又稱“求是堂藝局”,是同治五年(1866年)由左宗棠主持福州船政局時附設。這所學校是近代較早開設的一所以學習自然科學為主的新式學校,同時又有軍事學校的性質,以培養海軍和造船人才為目的之一。(四)派留學生出國。同治十一年(1872年),首批30名“幼童”奔赴美國留學,史稱“幼童出洋”。同治年間留學之風興起,與容閎(hóng)分不開。容閎(1828~1912年),廣東香山(今中山)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入澳門馬禮遜教會學堂讀書,家長想讓他學成后做買辦。后該校教員、美國人布朗回美國時,容閎隨他去了美國,成為近代早期留學生之一。他在美國先讀中學,后入耶魯大學,攻讀4年,於咸豐四年(1854年)獲該校文學學士學位后回國。同治九年(1870年),曾國藩任直隸總督,容閎為其幕僚和譯員。他多次向曾國藩建議派遣留學生出國學習。同年,清政府批准了曾國藩等上奏派留學生的章程,決定派遣120名十二三歲幼童去美國留學,學習期限為15年,在上海成立留學出洋局管理此事。后以陳蘭彬、容閎為正副委員,常駐美國,經管留學生事務。幼童留學生年齡一般在12~16歲,出國前在上海培訓。因為當時風氣未開,招生工作極難進行,幼童父母都不願把孩子送到遙遠的大洋彼岸去。如詹天佑,他的鄰居在香港做事,向其父介紹留學招生一事,並勸他送詹天佑報名。但其父要兒子走科舉正途,而不願意出去留學。這位鄰居再三說明去美國留學比科舉進士有出息,並提出如果詹天佑去美國留學,就把女兒許配給他。他父親才願送子出國,當時詹天佑才12歲。後來詹天佑學成回國,修築京張鐵路,建灤河大橋,稱著於世。幼童先受預備班半年教育,學習簡單的英語,了解美國情況。學校要求極嚴格,學習差的經常受體罰,幼童們都很努力,完成了預期學業。同治十一年(1872年)夏,經過考試選拔,第一批幼童30名,在上海乘輪船出洋。從同治十一年到光緒元年(1875年),每年出國一批,每批30人,共有四批120人赴美國留學。幼童們到了美國,成為美國新聞中的轟動事件,美國總統還接見了他們。中國留學生給美國人留下“聰明能幹,彬彬有禮”的印象,並說他們是“中國的榮譽”。容閎提出並把他們分別安排在美國平民家庭中生活。美國的教師、醫生、紳士們紛紛把中國幼童領到自己家中,每個家庭對幼童都關懷備至,為他們提供較好的吃住條件,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他們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但是,清政府派往美國監督留學的官員陳蘭彬等,以留學生學運動、學跳舞,不穿長袍馬褂而穿西服,不行跪拜禮而行握手禮,甚至於有的學生剪了辮子等,認為“他們縱能學成歸國,非特無益於國家,亦且有害於社會”,向清廷建議將留美學生撤回。總理衙門大臣奕雖是要求實行新政的人,他對留學生違背“祖訓”卻接受不了,便奏請於光緒七年(1881年)五月,“將出洋學生一律調回”。留美學生自同治十一年(1872年)首批出洋,至光緒七年(1881年)撤回,最長者達9年。出國時的12~16歲的少年,歸來時已是20多歲的青年。他們在美國雖未完成計劃的學業,但都受到西方的教育。這些留學歸國的青年,後來逐步成為中國政界、軍界、學界、工商界等方面的知名人物和科技骨幹,為中國近代建設做出了貢獻。據不完全統計:從事行政和外交者24人,其中成為領事、代辦者12人,外交次長、公使2人,成為總長者1人,內閣總理1人;加入海軍者20人,其中成為海軍將領者14人;從事教育者5人,其中成為大學校長者2人;從事實業者30人,其中成為工礦負責人者9人、工程師6人、鐵路局長3人等。(五)洋務求強。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在上海、南京、福州相繼辦起了近代軍工廠,多聘請洋員充當技術指導。這就是所謂的“洋務運動”,它包括舉辦新式軍用工業,編練新式軍隊,加強國防建設等,其宗旨是“求強”與“求富”。奕強調學習“西學”,製造“西器”。他認為,“采西學”、“制洋器”早在清初康熙大帝時就進行過了,如今再搞是發揚光大祖制和傳統。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安慶軍械所辦成,並很快仿製出一批洋槍洋炮。曾國藩集合起湘軍軍官、幕僚試看演射。後膛槍、開花炮的威力、射程、射速、準確度、殺傷力比起鳥槍、抬槍和土炮的確強多了。湘軍和幕僚拍手稱讚,曾國藩興奮不已。海軍建設,主要還是向外國購艦。19世紀70年代,由李鴻章主持向英國購買的軍艦有“龍驤”、“虎威”、“飛霆”、“策電”、“鎮東”、“鎮西”、“鎮南”、“鎮北”等炮艇。19世紀80年代,德國的軍火和造船工業有了突出的發展,李鴻章轉向德國訂購戰艦。同治三年,清政府才開辦大型兵工廠,計有江南製造局、金陵製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西安機器局等20餘個。而規模大、有典型性的為江南、金陵、福州、天津、漢陽等幾個兵工廠。江南製造總局。是曾國藩與李鴻章共同創辦的一個規模最大的軍事工業。同治四年(1865年),李鴻章委託海關道員丁日昌買下設立在虹口的美商旗記鐵工廠,把上海、蘇州兩個洋炮局搬至上海,成立了大型軍事工業製造局。同治六年,曾國藩主張在該廠製造輪船,又在上海海關撥出兩成關稅,為造船經費之用。此後,工廠逐年擴充,計有洋槍廠、洋炮廠、炮彈廠、火藥廠、輪船廠、鍊鋼廠、子彈廠、水雷廠,並設有學校和翻譯館,其規模較為宏大。同治七年,造船廠造出了第一艘輪船,取名“惠吉”,至中法戰爭前共制出15艘軍艦,最大者為2800噸,小者只有數百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