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飢餓的恐慌
那個時候,我才了解到一個大學比一個村還大。那個時候,我就開始嚮往和憧憬一個叫大學的地方。我們村就是個大家族,姓張的人特別多,大約有200多口人。我們家就在村子前面,一開門就能見到大山,真像成語中說的開門見山一樣。門口就是水田,對面就是大山,四周也都是山。自然風光非常秀麗,人們置身其中,就感覺走進童話的世界一樣。可是,這種美麗的自然景觀對生活在這裏的山民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我們這裏很貧困,交通非常不便,山民居住的條件也很簡陋。生存成了山民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他們也不會有心思盡情地享受美麗的大自然的恩賜。我們在山谷里,去一次鎮上要走幾十里山路。彎彎曲曲的山路,記載着每個山民的人生,也記載着我童年和少年的人生。我有一個叔叔住在另外一個縣,他在北京的中國人民大學讀書。每逢放假的時候,他都會到我們村裡玩,我們會圍繞在他的身旁,貪婪地聽他講北京的故事。他告訴我們說,人民大學比幾個村子還要大。我當時很驚訝,天哪,那麼大的校園啊!那個時候,我才了解到一個大學比一個村還大。那個時候,我就開始嚮往和憧憬一個叫大學的地方。許許多多的夢想,在那個時候就開始徐徐地飛翔了。在家裏,我常常聽爸爸講他小時候的故事。爺爺在我爸爸13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奶奶改嫁了,就剩下爸爸和姑姑兩個人相依為命。他倆一貧如洗,連農具都沒有,去幹活的時候還要向別人借,借別人的鋤頭,借別人的牲口。農忙的時候人家也幹活,龍口奪食的季節,人家都在白天黑夜沒命地干,父親只能抽空兒去借了。因為從小沒有父母的約束和管教,他很調皮、很搗蛋。村裡人都用同情和憐憫的眼光打量着爸爸,他們都覺得這個孩子一輩子完了,沒什麼出息了,可能連媳婦也娶不上。有的人也會歧視我爸爸。爸爸後來長大了,懂事了。可以想像,一個窮孩子在那個年代沒有父母有多艱難。他向別人借錢的時候,人家會這樣想:他有能力償還嗎?所以,歧視、尷尬、拒絕、冷漠就成為家常便飯。但我特別尊重我的父母,特別崇拜我的爸爸,他雖然沒有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事,但最起碼他打破了眾人覺得這個孩子連媳婦都娶不上的評價,他不僅養活了一個家,而且還生養了三個孩子。我爸爸把姑姑嫁了之後,用姑姑的嫁妝錢給自己娶了媳婦。要是姑姑不出嫁,爸爸就沒有錢娶媳婦。雖然我不能對這種事情做評論,但這件事讓我對貧窮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爸爸雖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也算不上特別有本事的男人,但是他能撐起一個家來,能養兒育女。我覺得他已經很了不起了。在村裡,我們兄妹幾人讀書都很用功,這是最讓爸爸自豪的事情。他沒有給兒子多少錢、多少家產,但他看到了孩子成長,看到孩子們個個都懂事了,看到孩子慢慢有了文化,看到孩子比他有出息,所以他很驕傲。我感覺爸爸很偉大,我們現在生活依然很艱難,但是比我爸爸那個時代好多了。我們都很珍惜今天的生活,雖然還是借錢借米,但是至少不用借別人的農具了,更不用眼巴巴地看着成熟的莊稼心急火燎了。我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了。最起碼,我還有父母的呵護,能得到父愛和母愛。而父親呢,他沒有享受過這種親情的關愛。家裏最困難的時候也正好是我長身體的時候,所以我的飯量特別大。但是吃飯時,我不敢看着飯盆,那是一種不能拒絕的誘惑。我不敢多盛,因為我盛多了,弟弟妹妹就得少吃,他們會吃不飽的。我的身上流淌着父親的血液,父親小時候也是這麼克制自己來細心照顧姑姑的。但是,那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畢竟,那個時候我還是個孩子。在我的心裏,我不敢奢想吃好,只要能把我的小肚皮撐得滾瓜溜圓就是我最大的渴望和最大的幸福了。貧困給人的印象雖然深刻,但是飢餓給人的體驗更是強烈無比。人在那個時候,要求和夢想是很卑微的。我上初中的時候要交柴米,我常常背着這些東西走幾十里的山路。到了高中,學費更貴了,雖然錢能解決一切問題,但卻成了我和我家的大難題。有時候沒錢買飯票了,我只得回家。從縣城到家要步行60里路,快到家的時候,我真的餓暈了,兩眼冒金星,見到什麼東西都想狠狠地咬上幾口。一回到家,見到我狼吞虎咽的樣子,站在一旁的爸爸和媽媽總是悄悄地背過身去抹眼淚。這種苦情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現在回想起來,心裏依然還在隱隱作痛。在初中的時候,我曾經向一個同學借過100多塊錢的菜票,直到現在還沒有還清人家。我很感謝他,在我最困難、最潦倒的時候,他溫暖了我的人生。多年以後,我一直在尋找他,想對他說聲謝謝,並呈上那些菜票錢。可是,人海茫茫,物是人非,歲月蹉跎,我的同學現在在哪裏啊?!後來我做了廚師,我覺得我再也不會飢餓了。我想這可能是上天安排的,上天要給我一個補償。我記得傑克·倫敦在他的《熱愛生命》中,真實地描述了飢餓給人帶來的恐慌感,那個挨餓的人到了船上以後,往衣服里藏了很多很多麵包,他怕再遭遇那樣的飢餓。對此我深有體會,我覺得我就是那個對飢餓有着深深恐懼感的人。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