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說“……”,克林頓卻說“……”

希拉里說“……”,克林頓卻說“……”

Alias

克林頓的回憶錄《我的生活》的中文版於近日問世,比照先前出版的希拉里回憶錄《親歷歷史》,我們可以體會到不少文字背後細微的差別。以下試舉兩例,以饗讀者。

相信不少讀者都還記得希拉里在《親歷歷史》中回憶與克林頓初次邂逅的情景:“1970年秋的比爾•克林頓很難令人忽視。……他體型高大,長相在紅棕色鬍鬚與一頭拳曲濃密的頭髮襯托下還算英俊,每個毛孔中都散發出活力。……打一開始,我就注意到比爾雙手的形狀。他手腕細瘦優雅,手指又長又靈活,有如鋼琴家或外科醫生的手。……如今經過歲月磨鍊,這雙手跟它的主人一樣多了幾許風霜,但它的表現力、魅力與靈活度不減當年。”(《親歷歷史》44-45頁)我們不難從這樣的文字中體會出作者的綿綿情意,事實上全書中如上的表白比比皆是。反觀《我的生活》,希拉里對克林頓的吸引又是從何開始的呢?“她留着非常濃密、顏色很深的金髮,鼻子上架着一副眼鏡,臉上沒有化妝,但身上散發出的那種力量和鎮靜是我在任何一個男人或女人身上都很少見到的。”(《我的生活》196頁)克林頓為我們描繪的是一個刻板平凡的耶魯女生形象,他對希拉里內在氣質的讚美似乎更適合用在他的政治夥伴或者幕僚身上。與《親歷歷史》不同,翻遍全書克林頓都沒有用“迷人”、“美麗”這樣的字眼來形容他的妻子,有的只是對這位號稱美國最聰明女性的敬重與嘆服,更沒有告訴讀者他愛上希拉里的理由。我們可以八卦地猜測克林頓一直在兩人的關係中處於強勢地位,我們也可以一廂情願地認為這個度盡劫波、曾經滄海的老男人是在有意隱藏自己的感情,或者我們恐怕終究要相信某些美國媒體的說法:這段婚姻對克林頓來說,從一開始就更像是政治的結盟。

《我的生活》後半部分嚴格按照時間順序記述克林頓的工作和生活,幾乎可以當作編年史來讀。在看似平淡的流水帳之下,是傳主不着痕迹的春秋筆法和精心剪裁。1998年的開始,克林頓不小心漏記了一段“他的生活”,而這正是希拉里刻骨銘心的記憶:“[1998年]1月23日星期三晚上,比爾一大早把握叫醒。他坐在床沿上說:‘今天報上登了一些你該知道的事。’……他告訴我,有新聞報道指稱他和一名前白宮實習生有染……我對比爾的說法一再質問,他一再否認有任何不得體的舉止,但承認他的關心有可能被誤解。”(《親歷歷史》389-390頁)我們沒辦法在克林頓的筆下找到關於這次撒謊的正面描寫,於是這本洋洋千頁、事無巨細的回憶錄里有了一處“留白”。顯然他羞於在此處重複自己的謊言,他解釋到:“我和莫妮卡曾做的事是不道德、愚蠢的。我為此深感羞恥,不想讓這件事傳出去。作證的時候我試圖保護自己和家庭免受自己愚蠢行為的傷害。”(《我的生活》836頁)之前他還適時地插入了與萊溫斯基的交往,特別是寫道:“1997年……所以春天我再次見到她的時候,就對她說這樣做於己、於家庭、於她都不對,我再也不這樣了。我還告訴她,她有才能、吸引人,本該擁有美好的人生,如果她樂意,我會儘力做她的朋友並幫助她。”(《我的生活》835頁)我們不能不承認作者的用心良苦,避而不談對妻子無奈的誤導,轉而回憶對情人真心的勸誡,克林頓希望讀者明白的是,謊言之下他的善良與無助。

克林頓希拉里這對美國最有權勢的夫妻三十年來共同經歷政治生活的風風雨雨,並肩穿過了旅行門、白水門和拉鏈門。如今兩人都已出版回憶錄,對照閱讀,似乎各人筆下的事實呈現出不同的面目,他們寫出了全部的真相嗎?這是否又是橫亘在他們面前的一道“羅生門”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解讀平民總統的奮鬥之路――克林頓:我的生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解讀平民總統的奮鬥之路――克林頓:我的生活
上一章下一章

希拉里說“……”,克林頓卻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