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滅元顥,功蓋魏國
河陰之難時,魏國的汝南王元悅、臨淮王元彧、北海王元顥都倉惶南奔,投降南朝梁國。魏庄帝元子攸即位后,天下有主,元悅和元彧都回到魏朝。梁武帝封元顥為魏王,派大將陳慶之帶數千兵士護送他北還,其實是想扶植一個效忠梁國的傀儡政權。在此,不得不說一下南朝梁國這位陳慶之大將軍。**讀《南史》,看畢他的事迹后,也親批墨寶表示:千載之下,令人想往。陳慶之,字子云。他自幼追隨梁武帝,勤忠事上,很被武帝親信賞識。大通元年,渦陽一戰他以少勝多,連破魏兵十三城,斬獲數萬,梁武帝手詔慰勉。529年,梁武帝授任他為彪勇將軍,將兵七千,送元顥北還。當時魏朝都認為元顥與陳慶之兵少勢單,根本沒拿他們當回事。不料,陳慶之率軍先克滎城,直逼梁國(地名)。魏朝大將丘大千有兵七萬,分築九城抵禦陳慶之。慶之率軍進攻,從早到晚,連撥三城。丘大千不敵,降於陳慶之。元顥即皇帝位。魏朝濟陰王元暉業師羽林兵兩萬屯考城,陳慶之攻陷其城,生擒元暉業。兩人率軍繼續西進,直托滎陽,猛烈攻城。此時,魏朝元天穆與爾朱吐沒兒等三十萬大軍趕來增援,前後繼之,望不到盡頭。梁朝士卒大驚。陳慶之神色恬淡,解鞍喂馬,平靜地對將士們說:“我們一路上屠城掠地,殺人不少。元天穆等人率領的軍士,都恨得紅了眼要殺我們。我軍才七千人,敵眾三十多萬,只有抱必死的心才能得生。敵方馬多,不能與他們野戰,應該等敵軍沒有到齊時,急攻其城而據之。諸位不要狐疑猶豫,逃跑也不免一死。”言畢,陳慶之擊鼓發號,指揮兵士登城。已報必死之心的梁朝將士蟻附攻城,幾個小時就攻陷滎陽,抓住驚愕不已的守城將軍楊昱,斬其轄下將領三十七人。不久,元天穆引兵圍城,陳慶之率三千兵北城迎敵,大破敵軍。元天穆、爾朱吐沒兒兩人敗走。陳慶之一鼓作氣,直擊虎牢,爾朱世隆棄城奔逃。至此,魏朝中大亂,被爾朱榮擁立的魏庄帝元子攸單騎奔逃。元顥入據洛陽宮,魏朝宗室百官備法駕迎元顥。陳慶之獲封為車騎大將軍、侍中。爾朱榮親信元天穆率眾四萬猛攻虎牢。元顥派陳慶之迎擊。元天穆派費穆(就是勸爾朱榮大殺魏國王公朝士那位仁兄)率兩萬兵攻虎牢,自己帶着餘下的兩萬兵士在黃河邊上駐守觀望。由於自己心裏沒底,沒多久元天穆自己先率兵北渡黃河而逃。費穆兩萬大軍很生猛,攻得陳慶之幾千守軍都幾乎不住,虎牢城已即將被攻陷。忽然,費穆得知元天穆自己已經渡河跑掉,頓時泄氣,以為沒有後繼軍隊接應,必敗無疑,就於陣前向陳慶之投降。陳慶之率軍又返擊大梁、梁國,全部攻陷。自銍縣至洛陽,陳慶之將七千之兵,橫行數千里,共攻取三十二城,大戰四十七,所向皆克。陳慶之屬下七千士兵都穿白袍,這種裝束在戰場上看上去非常奪目,也顯現出他們自信必勝的勇氣。為此,洛陽附近的民謠唱道:“名軍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元顥進駐洛陽王宮時,侍衛後宮一人不少,按堵如故,畢竟都是帝室近親,黃河以南州郡大都表示服從。元顥坐上皇座,四方人情都盼望新帝英明,能重整朝政。元顥自認是天授帝命,驕怠漸生。從前的賓客和近侍都被升為大官,干擾朝政,日夜縱酒取樂,不理國事。數千南朝兵士一朝來到魏國的錦秀都城,也都樂不思蜀,陵暴市裡,魏朝國人開始對元顥失望。爾朱榮聞聽自己所立的魏庄帝元子攸奔逃於長子(地名),趕忙率兵奔赴。魏庄帝即日南還,爾朱榮為前驅。十幾天內,兵眾大集,資糧器杖,相繼而至,直殺奔洛陽而來。元顥據洛陽后,與陳慶之開始互相猜忌。魏朝宗室諸王也暗中勸說元顥脫離梁朝武帝的指揮。陳慶之暗中也有準備,他又勸說元顥:“現在外敵四集,應該稟明天子再派精兵增援。並宣令諸州郡,有南朝人流落魏境的都要遣返回去。”元顥與宗室諸王密議:“陳慶之兵士不過數千,已經難以控制。如果梁兵大至,我們魏國肯定要滅亡了。”害怕陳慶之密啟梁武帝,元顥就搶先上表,說:“現在河北河南皆在臣掌握之中,州郡新服,需要的是撫慰綏服,不宜加兵入魏,恐怕動搖民心。”梁武帝此時也表現得象個痴漢,下詔軍隊在邊境停止開進。洛陽南朝兵不滿一萬,而降附的羌、胡士兵有十倍還多。軍副馬佛念勸陳慶之殺掉元顥,佔據洛陽。陳慶之為人謹慎,沒有聽從。爾朱榮與元顥和陳慶之在黃河兩邊雙方對峙。陳慶之三日十一戰,殺傷甚眾。爾朱榮窘迫無計,想要北還再想別的辦法。其屬下楊侃和高道穆等人力勸他堅持不動,派兵造筏,搶渡黃河。爾朱榮思前想後,同意此舉,派爾朱兆縛木筏,先發制人,擊擒元顥的兒子領軍將軍元冠受。元顥屬下安豐王元延明聞敗大潰,洛陽失陷,元顥忙帥百餘騎南逃。陳慶之率領步騎數千,結陣東還。至此,從前所得諸城,一時又都復降於魏。爾朱榮自己親自率兵追擊陳慶之,正值嵩高河水暴漲,慶之軍士死散殆盡。陳慶之削髮裝扮成和尚,隻身一人步行逃回梁朝。雖如此,梁武帝仍以功封他為永興縣候。《南史》記載:“慶之性謹慎,儉素不衣紈綺,不好絲竹。射不穿札,馬非所便,而善撫軍士,能得其死力。”儒將風采,千載一時。如不以成敗論英雄,陳慶之當為南北朝第一奇將。元顥跑至臨潁時,從騎逃得一個不剩,被縣卒江豐殺掉,傳首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