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深入敵後的陰謀
反撲所帶來的轉機令劉備產生了自滿的情緒,能不自滿嗎?諸葛亮和龐統都沒有抵擋住姬溪的腳步,而他劉備一發威,瞬時間扭轉局勢了,其自滿也是可以原諒的。
而在孔明和龐統的眼裏,這轉機勢必是姬昀的誘敵深入之策,顯然姬昀已經從棋盤上察覺出主導權已經轉移,所以,此刻的姬昀,必然早已為劉備佈下了天羅地網。
當孔明和龐統百般勸阻無果之後,二人便做好了承受全線崩潰的後果,事實也確實如此,幾乎是一夜之間,局面徹底逆轉,劉備兵敗如山倒,短短五日間便損兵過半,狼狽不堪的往回撤,在綿陽都沒有組成像樣的防線,被姬溪輕而易舉的鑿穿並通過,一直將劉備的殘兵敗將趕到了廣漢才被扼住腳步。要知道,衝破廣漢,便是成都,打破成都,劉備只能退守荒蕪交州,堪稱名存實亡。
所以,廣漢,已經可以算的上是劉備最後的一道防線,丟了廣漢,劉備便亡國。
彼時,距離姬溪開戰也僅僅過去了四個月的時間而已。
劉備的根基頗深,縱使在汶川防線喪失了十餘萬兵馬,可退達廣漢之時,兵力再度增加到了三十萬,然兵力隨廣,劉備卻以膽寒,是以只敢以堅城固守,再不敢貪功冒進。
三十萬兵馬駐守的廣漢,依靠強攻是沒有多少勝算的,而且,此地距離關中路途遙遠且道路曲折,姬溪的糧草供應頗為不易,所以,留給姬溪的時間也並沒有多少,此時已是夏末,必須在大雪封山之前打破成都,否則雖然此戰進行的頗為順利,到最後也只不過是做了個無用功。
劉備顯然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堅守不出的決心頗強。且,為了讓姬溪麻痹大意,劉備不惜放低身段,遣使給姬溪送了很重的禮,要和姬溪請和。
此一戰,姬溪下定決心必須要剷除劉備,又如何能答應劉備的請和,是以亂棍將使者打回,加快對廣漢的進攻。
劉備請和的願望落空,被逼的也只剩下了一條路,唯有奮力抵抗,不再有絲毫的僥倖。如此一來,姬溪便難有寸進。
不過,這本是早已預料到的情況,姬昀早有籌謀,初秋之時,西戎五萬兵馬湧入戰場,進軍漢中,意圖和姬溪形成掎角之勢。孔明雖早有預料,也早已布下防線,可因為劉備從未重視過西戎兵馬的原因,那防線有些脆弱,被西戎很快的便衝破了。如此一來,劉備雪上加霜,不得不從廣漢抽調兵馬趕往漢中禦敵。
如此,身在廣漢的劉備壓力驟增。
局勢發展到現在,雖然劉備全面落進了下風,但姬溪想要攻佔廣漢還是難如登天的。
正自膠着之時,賈詡生出一計,要用自己的性命為姬溪搏一個錦繡前程。
聽說賈詡要暗中潛入成都為姬溪行事,姬溪立刻不留餘地的否決了賈詡的建議,姬昀也說並無必要,然而賈詡卻深知此戰之艱難,故而執意成行,竟以死相逼,最終,姬溪還是同意了。姬昀為了賈詡的安全和沖功率的提高,破格將天機閣半數成員交給了賈詡指揮。
賈詡得天機閣相助,有驚無險的暗中潛入了成都,而後,他的計劃開始了。他先是一一探查當年朝中老臣在成都的近狀。而後,暗中找到了趙謙。
且說趙謙等老臣隨天子被劉備掌控,後來關中被姬溪奪回,劉備便將天子和滿堂朝公全部擄來了成都。
不得不說的是,當年劉備初入關中時,上自天子,下至臣工,都是興高采烈的,因為劉備的名聲擺在那裏,大家理所當然的肯定了劉備對大漢的忠誠,且因為劉備乃是大漢皇叔的緣故,大家對劉備寄予厚望,更認為自此後的朝堂將重見天日。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劉備在得權之後內心的陰暗全面爆發,其所作所為,與姬溪全完不可同日而語,姬溪雖然霸道,但實際上卻一直在忍讓,從來沒有做出什麼排除異己的舉動,而劉備則不然,他披着仁義的外衣,做的卻竟是些偷雞摸狗的勾當,所有不服從於他的,也不知怎麼回事情便死的莫名其妙,令人噁心的是,每死一個,劉備都會到場哭訴,他哭的越是肝腸寸斷,臣工們對他的恐懼便越深。
本以為趕走了姬溪,迎來的將是天朗氣清,卻不料,一步便踏入了萬丈深淵,再對比姬溪在時,大家方才醒轉過來,原來,大家一直以來都誤會姬溪了,相比於劉備,姬溪對大漢的忠誠日月可鑒。
於是,上自劉協,下自大小臣工,無不盼望着姬溪能夠光復關中,隨着劉備的威勢日重,行事越來越無所顧忌,盼望姬溪的心思便越加急切。
所以,當賈詡找到趙謙的時候,這個當年一直與姬溪作對的老頭大喜過望,急忙把賈詡引入暗室,禮待優厚。
賈詡將來意如實道來,趙謙立刻滿口答應,並承諾將為賈詡聯繫各級終於大漢之人,共同舉事。然而,這建議卻遭到了賈詡的否定,其言:“此事機密,不可張揚,除你我二人外,不可第三人知曉。”
趙謙一愣,疑惑的問:“只憑你我二人,勢單力薄,能成何事?”
賈詡笑曰:“兵在精而不在多,只憑你我二人及某所帶來的五十四人足以。”
趙謙素知賈詡有智謀,且出了相信賈詡外別無他法,是以問:“那麼,賈先生需要老夫如何配合?”
賈詡道:“大人什麼的都不需要做,只需給在下安排個隱秘的容身之處便好。”
聞言,趙謙一愣,詫異的道:“就這麼簡單?”
賈詡點頭,說:“本也沒有多麼複雜?”
趙謙猶豫了一會,說:“是否要告知陛下?”
賈詡搖頭,斷然說道:“陛下方寸已失,告之必然藏不住,介時,我等大事不成,性命都是小事,誤了家國大事,將成千古罪人。”
趙謙知道賈詡說的有道理,可還是道:“可不管賈先生如何謀划,最終還是得要陛下領銜啊。”
賈詡笑的陰沉:“有些事情,董卓做得,劉備做得,必要時,我等也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