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項目改進
沈文劍把符文組組長方化找來談話。
“方執事,你覺得符文組有沒有人藏私?”
方化似乎有些猶豫,最後還是搖頭。
“不好說。”
這種符文實驗,想隱瞞那麼一兩個太容易,有了結果不做實驗筆記就行了,哪怕被追問,最多說肚子痛當天少做了一次實驗。材料?別的地方銘紋多畫了幾條唄。
沈文劍倒也不胡亂懷疑誰,聽了方化的話點頭。
“這樣,以後符文組助手每個月換崗,我要求年底前助手能有獨自實驗的能力,能不能做到?”
就算真有人搞事情,在無法接觸全部筆記的情況下又能偷多少?想多串通幾個,可以,只要不怕有人告密只管串。沈文劍的目的是要全套雙符文定式,哪怕流出一部分也不影響什麼。
方化想了想:“應該沒問題。”
“不要應該,行還是不行?”
“行!”方化的聲音大了許多。
“那好,等助手自行開發出雙符文定式,你會有額外二百兩銀子獎金。”他反着來,並不用獎金先去勾引,而是人答應了才承諾獎金。
沈文劍還有話沒跟方化說,明年會把最早計劃的重複開發兩到三次,變更為五到六次,屆時定式數量還達不到要求,就淘汰開發成果較少的部分人,再挑新學徒做助手。
總之他心中有大局,為的是全套定式,那些小農思想肯定得治,不然都琢磨着自家一畝三分地,怎麼去想衛星體系。
安排了符文組,沈文劍才去折騰他的動力爐。
動力爐可以改進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都太多,搞的沈文劍做了幾個簡單優化后一時間不知道從哪裏下手。
乾脆把可改進項目一項項列出來,再評估項目對可靠性、成本等因素的影響分數,才定下來兩個改進項目,煙灰、煤的裝填。
煙灰隔熱能力特彆強,用一段時間后,動力爐的導熱面需要清潔,否則導熱效率會大幅度下降。
飛艇如果想連續在天上飛幾天甚至幾個月,煙灰就成了大問題,飛艇里的能源儲存陣列只能支撐換煤動作,等爐子冷了清潔完再加熱,艇早掉地上了。術法?說好了讓普通人操作的呢。
考慮了幾個方案后,沈文劍決定還是在爐子裏面做個類似於雨刷的東西,來“刮”導熱面的煙灰,控制機構則在外面,一個轉動搖柄。
煤裝填改進則是為了降低熱損失,同時使熱輸出更趨穩定。
現在動力爐燒的是家用的蜂窩煤,玉山鎮就有幾戶人家專門做蜂窩煤為生,這倒不是沈文劍搗鼓出來的,是本地就有的。煤礦就擺在旁邊,都知道能燒,總會有人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弄的好燒些。
玉劍山小盆地的煤礦品質一般,現有的技術無法製成燃燒效率高的煤粉,只能煉焦煤。既然制不了煤粉,家用蜂窩煤反而是較好的選擇,因為蜂窩結構讓它燃燒夠比較充分,不大的結構也容易控制燃燒時間。
這個項目沈文劍專門去了趟玉山鎮做蜂窩煤的人家,統計了普通人中比較熟練的人人工換煤的平均時間。
回來做了套半自動換煤器,說是自動,其實還是手動。
需要人工把煤在外面制定位置擺好四三四三四的爐內排列,然後狂搖拉杆,讓換煤器爐內和爐外的部分都完成煤塊夾取動作,同時儲存一些機械能。
然後拉動另一個開關,上面開啟加煤門,送煤,再拉一下,爐子最下面十八個蜂窩煤掉出來,兩門關閉后爐內結構鬆開,完成換煤。
拉動開關必須在幾秒內拉動第二次才會放最下層的煤出來,不然加煤門關閉時整個系統就會複位。
飛艇項目推進順利,各項改進工作有條不紊,沈文劍對動力爐進行了安全和熱利用率改進后,轉頭幫古老開發性能更好的螺旋槳動機。
時間轉到十月底,沈文劍把紅豆積攢的絲繭和鐵線蘑菇寄生的蟲子拿給古老,要他幫忙做袋子。
“咦?這絲……小沈先生從何處所得?”
“自己養的。”
“那明年可否給老頭留些?”
用來做芥子袋,沈文劍提供的絲是最好的。並不是紅豆的絲無敵了,而是正常情況下絲的質量不盡相同,像這樣全為同一隻蜘蛛所產,做起內襯和陣法工序會少幾個,而且質量還更好。
“當然可以。”
於是芥子袋的製作就交給了古老。
十一月初科研部拆除了試做機一號,啟動正式版的製作工作,古老也沒什麼時間做袋子,只能等年後了。
正式版的工程量不是簡單的放大六倍,其內外結構都複雜許多,有四台螺旋槳,還增加了起落架。
為了有足夠的場地,報備后科研部對前坪進行了擴建,獲得一個長120米寬80米的安全工作區。
除了科研部本部的人員,工程進行到一半,還找來木匠、鐵匠、皮匠、漆匠一起參與。
幾十號人忙活三十多天,總算在十二月上旬完成了飛艇的製造工作。
然後是各種測試。
這次新招來的煉器組學徒非常勇敢,胡李仁、歐勁兩人不但參與了首次試飛,在沈文劍刻意培養未來試飛員的意圖下,隨後的半個月中,進行了三次駕駛。當然沈文劍和古老都在艇上,不然出事了他們兩個築基期的只能等死。
十二月的下旬,科研部對螺旋槳、螺旋槳動機、動力爐再次升級,再一次試飛,空載航速已經可以達到八十千米每小時,滿載也穩定至四十千米每小時。
年前,沈文劍把掌門、長老都忽悠到飛艇上,進行最後的試航。
“居然只燒碳石便可飛得,小沈厲害啊!”六長老對沈文劍感官不錯,上來就誇。
掌門也把注意力從外面拉回:“沈先生,這……螺旋槳可否讓艇飛的更快些?”
沈文劍搖頭:“科研部現在技術儲備不足,再過幾年吧,過幾年應該能把速度推到每個時辰一千里。”
他跟掌門長老介紹時並不用科研部推行的度量,仍然使用他們所習慣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