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三種關係
我見到過很多有問題的伴侶,不管他們是否清楚,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對婚姻的觀點——也就是對兩性關係的看法、感受與夢想。發生問題的時候,他們不是責怪自己,就是責怪他們的伴侶,其實問題往往發生在他們的觀念上。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婚姻觀。依我看來,即使你目前還沒有你所想要的關係,你的想像也是可以調整的。自從我們初識某人,就受個人觀念的指引,而開始了一段關係。這意味着我們根本不需要思考太多——如:由誰來邀約?誰為約會付賬?——因為我們的觀點往往自動的解決了這類問題。當我們相愛時,就創造了一個觀念交錯的關係。我們花費無數個小時來增進彼此的了解,我們分享了故事與秘密,我們不斷地塑造彼此對愛的看法。如果我們的努力是成功的,那麼就會覺得彼此很相配。如果努力不成功,而彼此的觀點又不能交合,我們便會認為無論對方有多完美就是無緣。有的時候,伴侶對婚姻的觀點是截然不同的。有一天晚上,我一回到家就想要吻她,沒想到換來的竟是她板著臉孔的一句:“去做晚餐去。我晚上的會來不及了。”我喜歡與她相聚的時光,但她在乎的只有她的事業。有的時候,我們走過頭了,所以兩性關係才無法融合為一。這就是現代人的新的愛情觀:我們兩人是獨立的,要放棄自己的事業,那絕對是行不通的。有的時候,我們會下意識的沿用父輩的觀念。我知道我們在一起並不幸福,但我不斷想着:我的父母也是如此,而他們也沒失敗。某些事情是不會改變的。此外,我也不知道婚姻還會有哪種方式。某種特定的觀念也許可以在剛開始時成功,卻無法維持下去。例如:平等關係的觀念可以讓彼此擁有足夠的“空間”,各走自己的路,不過在孩子出生之後就會失敗。以前我們兩個人各有獨立生活的自在,也都有好的工作。但自從寶寶出生以後,我的工作時間就不得不減少。我呆在家裏,而他卻可以晚上跟他的朋友聚會。或者,原來粘得太緊了,而這種過於親近的關係可能會使其中一方變得無法忍受。以前我們兩人做什麼都是在一起的,後來他逐漸的疏遠了。我真是不明白到底怎麼了。事實是,我們對兩性關係都各有期望,不過有些觀點很有彈性——這些觀念能隨着自己的改變而改變。這樣的觀念給予雙方更多的自由與親密,也就是這一類觀念使你們步上共鳴之途。你獨特的愛情觀來自何處?對於愛情與婚姻,你的父母上了第一課。父母的方式很可能就是你學習的範本,你會用相同的方式交談或爭執,感動或快樂。因為這是第一手的經驗,不管這經驗是否成功,它都有深刻的影響力。艾靜,二十八歲,與丈夫大吵過後有了特別的感觸。她說:“我逼他說出到底有什麼不對勁,他說我把他逼得透不過氣來——說我的要求太多,他根本沒有喘息的機會。我一聽整個人都呆了,我真想破口大罵,他實在是太不會替人家着想。突然間,我回想起二十年前,當我十歲的時候,我的父母幾乎是使用相同的言語在吵架。我做夢也沒想到我們吵架的方式竟然一模一樣。我特地挑了一個與父親截然不同的丈夫,沒想到我的感覺竟然還是跟我母親一樣!”艾靜原以為她的夫妻關係跟她母親不同,但是她對處理衝突的觀念跟她母親幾乎一樣的,自然落得同樣的下場。不過影響愛情觀的不只是家庭,朋友也會。我們會觀察朋友的做法,也會借用他們處理的方式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媒體對我們的觀念也有巨大的影響。那些肥皂劇所呈現的過多的混亂情景帶來了不良的印象,媒體報道的家庭生活幾乎是不可能有愛的生活。即使是電視中那些強調寫實的片子,通常描述的也都是特別關係中的男與女。還有其他的方面會影響我們的愛情觀:每個時代對於好的生活都有不同的偏見與解釋,每一代人也都各有其問題,而我們都是時代的產物。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周圍環境中那些相處不錯的伴侶他們很會處理衝突,營造溫馨關懷的氣氛,並能尊重彼此的興趣。不同時代都不乏這一類型的伴侶。即使有這麼多的好典範,我們依然得轉變,才能將好的範例轉換為實用的觀念。愛的觀念受到諸多影響,我們可以收集各方面的影響轉化為自己的觀念,同樣的,我們也能排除不良的影響,而去思考更正確的方式。婚姻制度似乎是傳統的,是一成不變的,就像磚塊與水泥砌成的框架,而我們只需要適應就行了。許多人都有這種想法,所以他們很少有空間可以去塑造他們的關係。愛並非自發或繼承而來的,愛是經由學習得來的。世世代代努力維持着婚姻規則,我們從而學習到傳統親密或爭執的方式,然後便在自己的婚姻關係中不停的演習。即使是我們所使用的語言,也大多是自古以來的觀念,比如:愛情代表佔有,婚姻代表每晚同床共枕。仍然有一些持不同觀念的伴侶。他們會為了現時的需求,而塑造愛的方式——因此他們創造了最合適的兩性關係。他們對兩性關係的想法富有彈性。當然,你也可以成為這樣的人。但是一開始你得調整自己現有的觀念,通常這種觀念就是矛盾的組合,有許多的觀念是潛意識的。探索自己內在的兩性關係觀念很重要。第一,理解自己對愛的看法才能創造你的關係。也可能在你不自覺的情況下,你對愛的觀念塑造了關係的未來。比如說:你深信你的愛人——無論他是誰——終究會離開你,那麼很有可能你的表現真的會使這疑惑成真。一名接受治療的女人就深信她的丈夫一定會離開,因為“男人都是這樣子的”。她不敢承認內心的恐懼,卻以憤怒掩飾,“當我需要他的時候,他永遠不在身邊。他總是冷落我,總是夜不歸宿。”不自覺的,她使自己的恐懼變成事實,使丈夫逐漸疏遠她。第二,如果你覺得這份關係中好像少了點什麼,那麼你惟有探索自己的觀念才有改變的希望。有位商人,工作時他十分投入,人際關係也很好,但他在家裏就覺得無聊,他夢想着更刺激的兩性關係。他堅持工作跟家庭必須分開。他對愛的看法使他不願在家中談及他所熱愛、所投入的事業,也正因如此,才使他的家庭生活變得枯燥。第三,有些觀念是一開始就錯了。有個女人相信只要她有個伴侶,她的自卑自然會消失。這樣的信念本身就是個問題,一個人是無法解決他人的心理問題的,以這種方式來解決問題,往往是自尋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