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六章 荊蜀歸漢,天下一統 上

第六零六章 荊蜀歸漢,天下一統 上

話說黃忠的兒子黃敘被治好,黃忠向李陵效忠,李陵得到這位年輕的大將十分高興,於是帶着從荊州被心甘情願“拐”來的蔡妍,這位蔡家大小姐繼續向西南而行,目的地直指以後劉備發家之地益州,也就是原本歷史上蜀漢地盤。

這地盤可不小,即使熟悉三國的人也可能不知道它的疆域超出如今的中國。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亦稱“劉蜀”、“季漢”。蜀漢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貴,西達緬甸東部。

佔有今雲南全省,四川、貴州二省的大部,陝西,甘肅南部、廣西西北部及緬甸東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為魏所滅,共歷二帝,四十三年。

蜀漢鼎盛時期佔據荊州、益州,在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之戰後國力受損,后又經諸葛亮治蜀國力恢復,又迫使南中地區屈服,從中獲取了大量的物資、人口、裝備以及礦產等天然資源,國力再度強盛。

軍事上蜀漢也常常佔據主動,但後期逐漸走向衰落,最終被掌控曹魏的司馬家族所滅。

當然此漢非彼漢,這是劉備打的大漢名號,而李陵要做的是將荊蜀收歸當今大漢朝手中,進而實現天下一統,漢朝中興,並且是根據後世經驗,革除各種弊端的大復興。

不過益州老大劉焉,可不會束手就擒,這傢伙比董卓死的還晚,到194年才嗝屁,如今他的兒子劉璋還沒有即位。

劉焉初以漢朝宗室身份,拜為中郎,歷任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后因益州刺史郄儉在益州大肆聚斂,貪婪成風,加上當時天下大亂,劉焉欲取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割據一方。於是劉焉向朝廷求為益州牧,封陽城侯,前往益州整飭吏治。

郄儉為黃巾軍所殺,劉焉進入益州,派張魯盤踞漢中,張魯截斷交通,斬殺漢使,從此益州與中央道路不通。劉焉進一步對內打擊地方豪強,鞏固自身勢力,益州因而處於半獨立的狀態。

由此可以看出劉焉的不臣之心,不是昭然若揭而是明目張胆。而且就是這傢伙,是弄得大漢朝天下大亂的始作俑者。

漢朝,是中國古代國運最長久的一個封建王朝,兩漢共計405年的國運,遠遠超過了唐朝、宋朝、明朝和清朝。

然而,再長的國運,也有終結的時候。到了漢靈帝時期,漢朝因為宦官和外戚爭權奪利,加之皇帝本人驕奢淫逸,甚至公開買官賣官,導致國力衰敗、危機四伏。發生於184年的黃巾起義,更是給了漢朝沉重的打擊。

令人欣慰的是,漢朝具有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幾乎每一次發生內憂外患后,統治者都能夠通過各種方式,查漏補缺,繼續苟延殘喘。漢靈帝並不是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但他最終還是幸運地平定了黃巾起義。

漢靈帝做夢都沒有想到,黃巾起義沒有做到的事情——摧毀漢朝基業,卻被一個漢室宗親做到了。

這個漢室宗親叫劉焉。劉焉,字君郎。他是漢景帝第四子、魯恭王劉余的後裔。劉焉年輕時因為漢室宗親身份,得以擔任郎中一職。

后因老師祝恬去世而離職,在陽城山講學教授。又因“賢良方正”,被推舉到朝廷做官,歷任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在漢靈帝時期,劉焉耳聞目睹朝政混亂、王室衰微的狀況,甚為擔憂。他注意到,在平定黃巾起義時,各地刺史、太守獲得了由朝廷授予的軍權,獨攬地方軍政大權,在一定程度上架空了朝廷,怎麼辦呢?

188年,劉焉向漢靈帝提出了一個建議,“刺史、太守,貨賂為官,割剝百姓,以致離叛。可選清名重臣以為牧伯,鎮安方夏。”

劉焉借口刺史、太守行賄買官,盤剝百姓,招致眾叛親離。所以,要任用清廉的朝廷重臣擔任州牧,到地方去鎮守,安定天下。

漢靈帝也對刺史、太守等人權力過大感到憂慮不安,聽到劉焉的建議后,覺得很有道理,批准了。這就是著名的“廢史立牧”政策。

沒想到,“廢史立牧”政策的確抑制了刺史、太守等人的權力,但他們的權力並沒有收到朝廷來,而是造成了一股更大的割據力量——州牧。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各路諸侯,如袁紹、曹操、袁術、劉表、劉備、呂布等,幾乎都是從州牧起家,或者有擔任州牧的經歷。

如果說,刺史、太守等人還能夠受到朝廷控制,而州牧就基本上不聽朝廷的話了。以至於到了後來,曹操居然敢公然綁架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長達24年之久。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漢朝四百年基業的毀滅,三國割據局面的形成,都是拜劉焉“廢史立牧”這四個字建議所賜。

就連提出“廢史立牧”建議的劉焉本人,也成為這個政策的受益者。當時,他自告奮勇充任交州牧。走到半路上時,聽到侍中董扶說益州有天子之氣,心裏一股激靈,馬上向朝廷打報告,申請去做益州牧。結果朝廷照準,任命劉焉為監軍使者、益州牧,封為陽城侯。

在那以後,劉焉父子在益州苦心經營20多年,將益州變成了他們的獨立王國。當中原陷入連年戰亂的混亂狀況時,唯獨益州獨善其身,基本上沒有遭到戰亂影響,成為一片難得的“桃花源”,連諸葛亮都忍不住贊為“民殷國富”,向劉備提出奪取益州的戰略建議。

於是,212年,劉備和劉璋反目成仇,大舉進攻益州。經過兩年多惡戰,終於迫使劉璋投降。214年,劉備成了新的益州牧。7年後的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立國號為“漢”,年號“章武”。

正如侍中董扶所預言,益州果然有了天子之氣。只不過,這天子不是劉焉,也不是劉璋,而是外來的劉備——假如劉焉地下得知,該作何感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水滸有天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水滸有天庭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零六章 荊蜀歸漢,天下一統 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