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MBA能帶給中國什麼(4)

西方MBA能帶給中國什麼(4)

在激烈地各抒己見卻又無法取得共識之時,課堂上學生的目光往往會投向教授,希望教授明確地給出一個正確答案。然而一個好案例,並不存在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正確答案,此時教授應該如何作答呢?這就是案例教學的困難。最好的案例一定來自現實,沒有答案而有引起眾人思考的案例,就是最佳案例。記得許久以前,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國王的女兒愛上一位英俊的奴隸,而這個奴隸卻深深愛着另一個姑娘。那位英俊的奴隸被帶到任人宰割的競技場上。當時有兩扇門擺在他面前,一個裏面放了飢餓的老虎,另一扇門是通道,意味着自由。而決定選擇開啟其中一扇門的主人,就是這位妒忌的公主。在眾人的歡呼聲中,其間的一扇門終於被打開。故事到此為止,由讀者猜想打開的是哪一扇大門。西方教授可以做的,中國教授卻不能用案例教學對教授也是一種挑戰,要求教授有深厚的功底、廣博的見識、靈活的應對能力,因為許多MBA學生在某些方面的工作經驗比教授還要豐富。美國教授上課時被學生提問,如果答不出來常常會直率地對學生說:“Idon誸know(我不知道)。”然而中國教授可以嗎?敢嗎?如果教授說上幾次“我不知道”,學生會怎樣想呢?即便嘴上不說,心裏也會嘀咕:“那你是幹什麼吃的?”胡教授說:“你是否留意到學生問問題時,有時美國教授會說-‘好問題’(Thatisagoodquestion),實際上這正是教授在沒有確認如何回答的時候,給自己的一個最好的迴旋餘地,也可以說是教學中的一種技巧。當然,課堂上也不能總說Idon誸know或者Thatisagoodquestion。”一些實戰經驗較為豐富的學生時常會在課堂上以提問的形式挑戰教授,弄得教授下不了台。更有甚者,認為老師沒有實際管理經驗,有什麼資格來教我們呢?實際上這正是周其仁教授在課堂上講到的社會高度分工的結果。幹得好的人不一定都懂得如何教好,教得好的人也不見得一定要會做。據MIT(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的一位教授講,許多取得博士學位後到美國商學院任教的教師並沒有很多實際經營管理經驗,但他們對於所研究的領域有豐富的學識,並且懂得怎樣生動高效地講授這些知識。案例教學的誤區近年來圖書市場上不斷出現名目繁多的戴着“哈佛商學院”或“哈佛案例”桂冠的書籍。據哈佛商學院出版社的中國代理人估計,80%是冒牌貨。這些冒牌貨不但衝擊真貨市場,而且誤導讀者。許多冒牌貨之所以有市場是因為其中的“哈佛案例”多是一些生動有趣的報道。久而久之,“哈佛案例”給人的印象就是許多充滿了戲劇性的故事,而案例教學則如同遊戲一般的輕鬆愉快。難怪一些申請人在入學面試時會問我們用多少案例進行教學,甚至有的評估機構在工商管理教育評估中將案例教學所佔比重作為一項主要評估指標,似乎用的案例越多教學質量就越高。真正的哈佛案例大多數並不好讀,不但冗長而且費解,對於不熟悉西方文化的中國學生而言尤其難以把握。在案例教學中,要想取得好效果,避免令人尷尬的冷場和跑題,教授就不得不迫使學生在課前預習案例、把握要點。對於受過大量哈佛案例“煎熬”的BiMBA畢業生,在他們的記憶中,這段經歷恐怕很難同輕鬆愉快聯繫在一起。如果工商管理教育水平可以由案例教學的多少來決定,那麼辦好商學院就非常容易了。事實上,在美國辦得最好的商學院中,採用100%的案例教學方式的商學院除了哈佛之外寥寥無幾,多數商學院根據自己的特點決定案例和講授怎樣結合。時髦還是理念在美國畢業的中國MBA留學生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工作后對我說:“美國公司就把我當個普通職員,原以為MBA畢業后可以當個經理管管人的,可是哪裏有什麼人給我管啊?”中國MBA還不成熟,不成熟的原因在於人們對獲得MBA學位存在誤區,以及對MBA教育本身的急功近利。教育需要歷史的沉澱,可以借鑒BiMBA美方院長楊壯教授的話:“因為中國現在缺少一個關於MBA的資格審查委員會,因此對於師資、教學等都無法做出評判。於是有些人就把MBA當做搖錢樹,見利忘義。雖然很多廣告聲勢做得很大,但真正應該落實的東西卻很虛。”有些院校追求大卻不追求精,一些新興的MBA項目甚至只是原來經濟系政治經濟學教育的翻版,也許只是幾個教授到國外走了一圈,回來就立刻捧起MBA教材教課,老一套的東西換一個新名字就又上陣了,這也造成了現今MBA的良莠不齊。中國商學院一方面因為中國經濟改革迫切需要而誕生,另一方面又沒有審查制度考核它存在的質量、體系和素質。請問是否有中國商學院以老大自居而自我陶醉,因社會的崇尚急功近利而迷失方向,忘卻了教育本身存在的意義與肩負的歷史使命?採訪BiMBA,讓我再次體會到使命的意義。百位學員和教授一再對我說:“走進BiMBA,就像走進了一個世界,它讓我們認認真真地重新思索生命的意義和價值,能為中國做些什麼,我們對這個社會負什麼責任?”對於MBA的炒作現象,周其仁教授說:“這個時代發生了無數的大小事情,把這些事情記錄下來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可以讓我們將來回頭看。有些事情我們現在是看不清的,也許要等十年、幾十年,或者一個世紀才能看清楚。看清楚不容易,而評論好做。因為做評論是件最容易的工作,所以今天大家都挑起這件容易的事情先做了。”由排名說起廣告界人士哈沃德說:“不管是誰發現了水的存在,但肯定不會是魚。”越來越多的企業界人士開始談自己的企業文化,然而我們往往是最後一個意識到掌控自己企業發展的文化真諦的。生活在西方世界裏,我始終認為自己對中西文化都能兼容,從沒有覺得自己是很傳統的中國人。但是回頭看近二十年的海外生活,才越來越發現許多中國習慣,實際上早已注入我的血液和生命之中,它們是我永遠割捨不去的文化情結。而這種感覺是通過歲月的流逝才發現的。談到MBA學校的排名,同樣也是這個問題,做出所謂權威性的判斷或者說明,需要時間、閱歷還有局外人來驗證、再驗證,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商務精英眾生相:因緣際會-走進EMBA(選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國商務精英眾生相:因緣際會-走進EMBA(選載)
上一章下一章

西方MBA能帶給中國什麼(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