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東向東,再向東》之創世記(25)

《向東向東,再向東》之創世記(25)

中國漢代以來的“獅子舞”聞名於世。但獅子圖騰不僅在中國昌盛,而且在印度尤其如此。從1950年起,獅子成為印度的國徽。可以說,獅子圖騰有了一條明顯的東進路線:中東——印度——中國。有必要指出的是,後來“但支系”在預言中也作為“獅子”出現,但它是“小獅子”。綜合起來,我認為以掃家族、猶大家族、約瑟家族以及但家族都與中國的商、周兩代構成有關。中國典籍中較早出現獅子是在漢代,商周時期尚未看到有獅子的記載。是因為獅子為王室獨有而不讓百姓染指呢,還是根本就沒有在中國出現,暫且存疑。但是中國北方,尤其是周朝活動的地區,例如陝西米脂縣等石獅子雕刻為一絕,其廣泛與普及達到了家家有獅子、處處有獅子的程度,實在值得深究其中的歷史根源。另外,獅子在中國古代是身份的象徵,連獅子身上的捲毛多少都是有分別的,級別越高捲毛越多,最多可達十三撮,俗稱“十三太保”。七品之下官員不能使用獅子裝飾,可謂等級森嚴。這裏同時請大家注意“十三”與“七”的特殊數目①。“你象獅子一樣曲下前身,然後隱伏下來”,這句預言說明猶大家族並非最初即為王。這正是歷史事實:在中東約瑟家族一直為王;在中國,商朝曾經對夏稱臣,並且商湯被夏桀囚禁(從契到湯共14代也可視為一種隱忍)。湯被放后伐桀成功,在伊尹的幫助下建立了商朝。由於簡狄是位女性始祖,是個著名戰將,所以“作為一個母獅(lianess),誰敢惹你?”在西方流行的十二宮中,獅子座就暗示着猶大。由獅子我聯想到中國湖南境內有一條瀏陽河,它是不是一條“獅子河”(LionRiver)呢?當然了,這要看最初他們使用哪一種語言,並且這種語言與英語的“獅子”發音有多接近了。還有一種可能,在中東勢力極大的猶大家族有一位公主和親到了中國。商也有可能在猶大之前就存在,但由於後來猶大家族的加入更為發達昌盛。我之所以把猶大與商聯繫起來實在是因為他們還有一個更大的嫌疑在後面,輕易放棄這個疑點很可能使我們走更多的彎路。推翻一個疑點是容易的,但提出一個有價值的疑點卻很困難。ThesceptreshallnotdepartfromJudah,northeruler'sstafffrombetweenhisfeet,untilShilohcome:Anduntohimshalltheobedienceofthepeoplesbe.君權節杖會一直掌握在猶大家族的手中不分離,同時還有“圭尺”在手裏。這個“ruler”是個特別的東西,為什麼在這裏提出?我想它代表着“建築技術”或“天文曆法”含義,這是個知識與文化的象徵,今天看來非常普通的丁字尺等在古代一定是猶大家族的獨特標記。在“現代英語版”翻譯中,前面的“節杖”沒有分歧,但是後面的“law-giver”卻替代了“ruler”翻譯。這裏可以把law-giver當作金字塔的建築師,因為law也可以作“尖錐物”講。無論如何,“規尺”與中國古代應該有着某種特殊的聯繫。現在把幾個有牽連的信息放在一起看看。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的鐘林先生在奇文《〈聖經〉中的伊甸園,100%位於新疆和田地區的論證》中說:1960年,在新疆吐魯番的阿斯塔那古墓群中的唐代古墓中,出土了二三十幅古老的伏羲女媧圖(其中之一見圖):畫面上伏羲在左,女媧在右,伏羲的右手抱住女媧,女媧以左手抱住伏羲,兩人斜着瞳仁深情相望,下身均為蛇形且相纏相交。伏羲左手舉着“矩”即拐尺,女媧右手舉着“規”即圓規,背景為可用“規矩”畫出的“日月”及“星座圖”。不要忘記,開創商朝的九天神女“簡狄”也被看作是“女媧”。而這幅畫中的“女媧”竟然手執規尺。猶大家族又與“尺規”有關。並且這個商朝的女先人“簡狄”名字和“猶大”如此接近。猶大的家族又是古代中國人信仰的獅子家族。這一切加在一起難道不是太巧了!由此看來,伏羲應該是猶大家族的人了。伏羲通常被認為是中國的始祖,年代甚至早於黃帝。在商朝出現這個時間夠“早”嗎?所以這個伏羲與女媧的名稱給這兩位先祖我認為是不恰當的,他們只是對於祖先或者一個王朝建立者的指謂而已。這幅畫表現一個王朝(商朝)的建立者並且加以神話誇大為伏羲、女媧是可以理解的。假如伏羲為商,黃帝為周,倒也可以說得通。同時我們應該注意到:這樣的畫像是在中國的新疆地區發現的。它具有幾方面的重要意義,首先是西域的陸路在商朝的開通,另外是中原與西域民族的血緣聯繫比我們原先想像得要緊密得多。古代祖先不拿權杖而拿規尺是個新鮮事。這副畫確實應該看作是一個族群的祖先,此畫可說有王家氣派,兩者的高貴可以由蛇與太陽的烘托而得以證明,同時蛇與太陽的造型也再次證明了他們與中東古老文化的淵源。這樣的圖畫看來決非偶然,而是相當普遍,是一個時代的政治共識。在現今北京市三年制初中使用的《中國歷史》課本83頁《漢代的神怪畫像》為相同的造型,其中還有大量的中東裝飾物“人面鳥”,中間一男一女蛇身而手舉尺規。中國古代有一種所謂“LTV”裝飾紋,多出現在一些銅鏡上面,實際上就是“丁字尺”的各種演繹,但我認為它們最初應該出現在一些與天文有關的日晷上。金字塔的建設歷來被認為與天文有對應關係,所以在上古時代掌握了天文曆法與金字塔建築的人們一定是等級很高的族群。這樣的族群一旦走出文明核心地帶(中東),他們理應是殖民地的統治者。讓我們回到《辭海》,看看最常見的“商量”由來。原來“商”是“量器”。我們把畫中的“女媧”以及與“尺規”有關的猶大家族和“商”聯繫在一起,根本不是牽強附會,而是個絕妙的推理。我們不知道為什麼猶大家族以尺規為貴,但是他們家族以“商”為族徽卻是事實,因為有雅各的預言為證。另外,不僅婦好墓中的玉器證明了中原之“商”曾經與遙遠西域有密切聯繫,而且這幅新疆出土的畫更強化了這個結論:商來自西域。另外補充一句,中國的度量衡單位最早的使用時間也多是“商代”,並且只是“度”,至周朝方多有“衡”、“量”的使用。作為一種先進的技術,“長度”單位的引進,當然是一份光榮,他們自然會到處炫耀這個光輝事迹。這些手拿“尺規”的先人建立了中國的“商代”是比較可信的。而在《聖經》中有這個圖騰的人在雅各的預言中也只有猶大一家。假如說夏朝來華的路線是完全採取的西域陸地線路的話,那麼認為商朝很可能在具備了相對成熟的地理知識后採取了南北兩路、水路並用的遷徙路線,但重點依然是北路西域之線。KJV:ThesceptreshallnotdepartfromJudah,noralawgiverfrombetweenhisfeet,untilShilohcome;anduntohimshallthegatheringofthepeoplebe.有些英語版的《聖經》中根本沒有提及“Shiloh”,漢語版本中也沒有,但是16世紀的KJV卻保留了更原始的信息。這個Shiloh是一個地名,在《聖經》中一般翻譯為“示羅”,也有翻譯為“細羅”的。“Shiloh”距耶路撒冷以北40公里,其歷史地位非同小可,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的第一次聖幕集合就在這裏,12個家族的抓鬮分封大會也在這裏召開。《聖經》對這裏的翻譯為“直等細羅〔就是“賜平安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我的翻譯是:“在那個示羅的先知來到之前”,猶大家族的人一直做以色列的王。在《聖經》記載中,猶大家族確實曾經長期為以色列王,統治了整個以色列人,大衛和所羅門就屬於猶大家族。但是在(猶大家族的)所羅門死後的公元前931年,局勢發生了改變,從此以色列分為南北朝,10個支系在北,猶大獨自在南,各自立國,南北朝開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向東向東,再向東》――《聖經》與夏商周文明起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向東向東,再向東》――《聖經》與夏商周文明起源
上一章下一章

《向東向東,再向東》之創世記(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