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
希伯來語“sabra”意為“土生土長的以色列人”,這不僅指男性,還指女性。但明尼蘇達大學的艾都·奧蘭(IdoOren)教授認為,這也是以色列人性格的一種隱喻。“sabra是生長在仙人掌上的一種水果”,他解釋道,“這種特殊的水果外皮堅硬,但果肉很甜,出於這種原因,許多人認為這代表了以色列人的性格。”儘管以色列人以性格強硬而着標,但是美國和加拿大女性在以色列進行商業活動卻幾乎遇不到什麼困難。以色列的官方語言是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但英語應用也很廣泛,相當於第二語言,同時俄語現在也很普遍。距離也算不上什麼問題。要說以色列很擁擠,其實也不盡然。以色列的人口只有550萬,而面積大概相當於新澤西州。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正在前往海濱城市特拉維夫,因為它現在是以色列的商業中心。特拉維夫兼具地中海國家和西方國家的特點,是個世界性的城市,比以色列其他城市更世俗化。耶路撒冷則是政治中心,有許多正統教徒。耶城東部則為阿拉伯人聚居區。女性狀況根據《跨越邊界:美國和以色列人的相互作用》(BorderCrossings:AmericanInteractionswithIsraelis)(跨文化出版公司,緬因州雅矛斯,1995年出版)一書的作者露西·沙哈(LucyShahar)和大衛·科斯(DavidKurz)所說,以色列女性僅佔據經理職位的15%,而且職位越高所佔比例越低。在擔任最高職位的人中,女性僅佔1%到3%的比例。而在美國,大約有40%的主管、經理和行政管理人員為女性。奧蘭教授認為以色列女性在商界的狀況和美國十五年前的情況類似。商業行為規範來訪的商業女性應該了解以下情況:(在商業圈裏可能還存在男性沙文主義者。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期待能夠得到和在北美一樣的待遇。你甚至可能會遇到來自以色列男商人的嘲諷,他們中的一些人仍然還不適應和女性商人打交道。對此請不要在意。(中西部經濟事務領事奧迪德·博內(OdedBoneh)解釋說,和美國商人相比,以色列商人有些不那麼正式,但做事卻比美國人更坦誠。“以色列商人友好、開誠佈公、精於營銷、習慣於和美國人做生意,但是如果有人問你一些聽起來不禮貌的問題,如“你的年齡、是否有男朋友”等,不要大驚小怪。因為他們這樣做是出於友好,而不是無禮。”(握手是慣用的問候方式,但是如果一位以色列或阿拉伯商人沒有伸出手,或看起來不情願的樣子,不要認為這是對你的侮辱;這可能是因為宗教原因或僅僅是因為他並不認為這是重要的禮節。(準時。人們一般比較準時,但允許因交通或惡劣的天氣而遲到。(交換名片的方式和在北美一樣,但要是和阿拉伯人以及正統的猶太教徒交往時,一定避免肌膚的接觸。另外你沒必要一定在名片反面印上希伯來語或阿拉伯語的對應文字。(宗教在以色列很重要。猶太教有四個主要分支:正統派、保守派、改革派和復興派。各派在理論和實踐上均有不同。許多正統派的女性戴着帽子和假髮,穿高領的衣服,袖子到胳膊肘以下,裙子到小腿中間。而許多以色列阿拉伯女性穿着第二十章中描述的傳統的阿拉伯服裝。認識到這些不同很重要。例如,如果你到某處宗教遺迹或經過正統派猶太教徒的聚居區,你應該特別注意自己的穿着,衣服的底邊要到膝蓋以下,不能穿褲子,至少要準備一條長裙,需要的時候你可以把它罩在衣服外面。有一些海灘專門對正統派人士開放的,你應該學會尊重他們的**。(至於商務場合的着裝,和北美商務圈相比,以色列人穿着更隨意一些。尤其在炎熱的夏天,套裝很少穿,一般都穿短袖。儘管如此,在耶路撒冷這個正統教派佔主導地位的地方,最好還是穿得保守一些。(從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是猶太教的安息日,所有商業活動都會停止。星期天是工作日。如果你和阿拉伯籍的以色列人做生意,還要記住星期五是伊斯蘭教的休息日。(大部分以色列商人的英語和美式英語都很流利或比較流利。即使如此,對美國成語、俚語和術語可能引起的誤解也還是需要保持警惕。(許多以色列籍的阿拉伯人穿着非常西化,從表面看很難同其他背景的以色列人區別開。(在特拉維夫(被稱為“不眠的城市”),你會過一種國際化的生活方式,夜生活也很豐富,那裏有很好的飯店,也是世界上蜂窩電話密度最大的地方之一。(在以色列,人們知道大部分美國手勢的含義,並予以認可。儘管如此,博內領事還是提醒來訪的美國女性要謹慎。“人們一般都知道美國女性在公共場合比較愛笑。當一位美國女性在公共場合微笑,這也許和她在美國超市中所做的一樣,但一些以色列男性卻會覺得這很不尋常,而且可能還會產生誤解。因此,美國女性在以色列從事商業活動期間,應該注意不要笑得過多。同樣,你也得避免那些你所認為友好的身體接觸。”(商業活動之餘的娛樂在特拉維夫很普遍,但是,出於榮譽感,大部分商人認為應該自己先請客,然後才會接受客人的邀請。最後,博內提醒來訪的美國商業女性,在以色列,她們將會遇到很多擁有高學歷、在專業領域很有造詣的專家。“按人均計算,以色列擁有的工程師、科學家、律師、物理學家和音樂家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都多。”他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