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打工
在耶魯和哈佛,布殊繼續了他在組織方面的優異表現,雖然學習成績平平,但在社交和領導才能的提高方面卻是碩果累累。相比之下,哈佛商學院更可謂是他人生的轉折點。在進哈佛商學院之前,對於以後要做什麼工作,他自己心裏也沒有主意。但沒過多久,這座“資本主義的西點軍校”就給了他商業世界的工具與詞彙,教會他資本運行的原則、積累、風險、支出、管理。哈佛教授的個案分析法尤其令他着迷,豐富多彩的案例與課程涉及國際金融、市場與資本運作,一切深深吸引着他,並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他日後人生道路的選擇。1975年從哈佛畢業后,布殊的一個朋友建議他,“先給別人打工,花別人的錢學生意”。但布殊沒有接受他的建議,因為他自信讀商學院不是為了到大公司打工和往上爬,他想的是當自己的老闆,因為哈佛給了他當老闆的工具和信心,他家族的經商史給了豐富的經驗,他不想受制於人。就這樣,布殊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一個小規模的石油公司。儘管布殊的公司經營得不很成功,但他還是從石油生意里學到了不少東西,了解到了做企業的風險和能源的重要性。他逐漸明白了,慢而穩的投資才能帶來回報,這使他在日後的人生經營中變得穩健而細緻,做每一件事都能對接下來的“進發”做好鋪墊,或者是人力的,或者是資金的,或者是經驗的。而且運氣和機緣的成份也必不可少——有時候你能處理好絕大多數事情,小心翼翼地迴避風險,負責任地利用能源,做好每一項決定,但這並不能保證你能打出高產井——這一點他在日後的政治生涯中體會得尤為深切,如果沒有“9·11”,布殊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呢,大概誰也說不清楚。更重要的是,通過經營企業,布殊增強了管理才能,學會了樹立明確的目標,並能夠愉快地和人們一道去實現目標。與學生時代的領導角色不同的是,布殊在真正的老闆崗位上體會到一個領導者的苦與樂,有成功的喜悅,也有慘敗的教訓,他懂得了負責,懂得了應該公平地善待大家,懂得了如何進取,也懂得了怎樣儘可能地規避風險。這一切,都對他日後成功競選並承擔好州長和總統的責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這種作用經由愛情的滋潤和家庭的溫暖變得更加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