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的意義和悲劇的精神(2)

慾望的意義和悲劇的精神(2)

D.貝爾在《資本主義文化矛盾》一書中指出,小說家的任務除了要解釋社會以外,還要弄明白“自我”與社會的關係,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世界中,世界包圍着我們並大有湮沒自我之勢。大眾文化的花招很簡單——就是盡一切辦法讓大伙兒高興,同時打着純藝術的幌子,實際上是溶解自我,並讓文化走向庸俗化。對此,猶太哲學大師弗洛姆在《精神健康與社會》中也做出進一步闡釋,精神健康以及成熟的概念是一個客觀的東西,只有考察了“人類狀況”以後,才能得出結論。我們不能以個人是否“適應”社會為前提來給精神健康下定義,恰恰相反,我們必須先看社會是否適應人的需要,社會的功能是促進還是阻礙精神健康的發展。健全的社會能拓展人具有愛人的能力和創造性的工作,節制他的**,發展他的理性與客觀性,促進自我的生長和他在社會中的意義,不健全的社會則造成人們相互憎恨與不信任,將人變成權力的奴隸和物慾的工具,剝奪他的自由和個人尊嚴,或者成為木乃伊和機械人。在此基礎上,弗洛姆提出了“人道主義倫理學”這一基本理論,主張從心理學分析入手,以“社會批判”為武器,強調“理解個體的無意識必須以批判地分析他那個社會為前提”,從而真正促進“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和“人的全面發展”。弗洛姆所謂的“批判理論”與“傳統理論”大相逕庭:傳統理論對現存社會持一種非批判的肯定態度,把現存社會秩序當作一種固定不變的既定事實接受下來,從而自覺不自覺地以維護現存社會秩序為己任,是一種“服從主義”理論。與之相反,“批判理論”的基本特徵是:它對現存社會持一種無情批判的否定態度。因此,“批判理論”總是力圖站在現存社會秩序“之外”,拒絕承認現存社會秩序的合法性,並努力揭示批判現存社會秩序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弊端。弗洛姆反覆強調,“人並非僅僅只是社會的成員,而且還是人類的成員。”因此在他看來,人不能僅僅站在“社會”的立場上來審度自己的行為,而要超越於“社會自己設定的善惡標準之外,站在更高的人類立場上來審度自己所處的“社會”本身是否“道德”,它所設定的種種價值標準是否合乎人性。這樣,弗洛姆倫理學所關心的問題,顯然就不是如何使個人與“社會”相一致,相協調,而是恰恰相反,力主個人必須對社會保持一定距離和清醒的批判意識,一個人“道德”高低的真正標準,不在於他與社會保持一致的程度,而恰恰在於他與社會保持距離的程度,用他的話說:“一個人憑良心行事的能力,取決於他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了他自己社會的局限,而成為一個世界公民。”“個體最重要的素質就是要有勇氣說一個‘不’字,有勇氣拒不服從強權和公眾輿論的命令。”顯而易見,弗洛姆的這種倫理觀蘊含著兩個基本前提或基本假設:第一,社會本身是不道德的或不健全的,不足以“為人師表”,無權成為個人道德的仲裁者;第二,存在着某種超社會、超歷史的全人類所共有的價值標準,即“人性”和“人道”,只有它才有資格成為一切“個人”的最高道德標準。他認為,弗洛伊德的後期理論中,把“人性”與“社會”根本對立起來,一方面具有一種極端的“反社會”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一種“人性”的悲觀主義態度。與此相反,馬克思一方面極其深刻而無情地揭示資本主義社會對人性的摧殘,另一方面對人的可完善性和進步抱有牢不可破的信念。弗洛姆的思想正好為二者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他認為,儘管社會與人性的衝突最終必將消滅,但一天沒有消滅,二者的衝突就將存在,社會就將是反人道的,“還將摧殘人,還將產生惡”,因為“迄今為止的大多數社會都是為少數人的目的服務,這少數人所想的只是利用大多數人”,迄今為止,人還沒有成為真正的“人”。因此,人道主義倫理學認為,“沒有任何事物比人的存在更高,也沒有任何事情比人的存在更具尊嚴”,“善就是肯定生命,展現人的力量;美德就是對人自身的存在負責任。惡就是削弱人的力量,罪孽就是人對自己不負責任”。弗洛姆宣稱:“倫理思想家的使命就是維護和加強人類良心的呼聲,去認識對人來說何為善、何為惡,而不管它對特定進化階段的‘社會’是善還是惡。他可能是一個‘在荒野中呼喊’的人,但只要這呼聲始終存在,毫不中斷,荒野遲早就會變成良田。”別林斯基說:“無內容的形式和無形式的內容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一個作家的早期寫作可以是工匠式的技術層面的,但最終還是要深刻地批判社會,維護人的尊嚴和人類的道德,人道主義寫作是文學最終的歸宿。古往今來,悲劇的精神成為人道主義最有力的支撐。快樂是生命力得到提升的感情,痛苦則是生命力被阻礙的感情。但也正像醫生們報道過的那樣,生命是這兩方面的一種持續不斷的相互對抗的活動。痛苦總是先行的,因為從生命力持續不斷的提升中,除了因高興而招致更快的死亡外,還能有其他結果嗎?這種生命力原本就不能提升到超出某種限度。也不會有一種快樂直接跟隨着另一種快樂,其間永恆地夾雜着痛苦。痛苦是活力的刺激物,我們第一次從中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不然我們就會進入無生命狀態或行屍走肉。這種痛苦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痛苦,一種是精神困境。飢餓、死亡和**發作時,人最弱小,精神的弱小和無助則是無窮的,這就是珍貴和蒼涼的生命意識,是人道主義在文學中的體現。陀斯妥耶夫斯基用他的探索和實踐,為我們尋找出了答案。在他的作品中,有兩種力量攫住了我們,一種力量是絕望,是對惡的報復,是對人性之殘酷野蠻和可疑性的認可和順從。只有經歷了死亡,進入了地獄,方能聽聞來自天國上帝的聲音。真誠而坦率地供認生存和人性的貧乏、可疑和無所希望,這就是前提條件。我們聽命於痛苦和死亡,面對**裸現實的猙獰面目感到不寒而慄,然後,我們才能吸納另一種聲音的深邃性和真理。第二種聲音,即真正來自天國的聲音,它向我們顯示了人性中的詩意和安慰,那就是反抗、掙扎和微笑,以及人的良知,面對上帝的良心和能力,它終究會使我們擺脫孤獨和無意義,激發起我們的善良,並使我們不再是旁觀者,成為所有受苦受難者的知音和希望。這就是悲劇的力量和精神。作家為什麼要寫作,就是要勇敢地面對黑暗和苦難,勇敢地承擔黑暗和苦難,反抗這種悲劇的命運。作為一個人,荒謬地被人生下來,又荒謬地死去,連一點意義也沒有。作家和哲學家就是要反抗這種荒謬,尋找人生真正的意義。我們一旦打開這樣的作品,就能感受到一個偉大的靈魂在關照着你,儘管很微弱,卻使人得到一點慰藉,增加一點生活的亮色。中國的文學,從來也沒有產生過卡夫卡和陀斯妥耶夫斯基式的焦慮和擔憂,以及對靈魂的自我拷問;也沒有產生索贊尼辛在《古拉格群島》中所體現出來的,對黑暗和**的強烈憤怒和反抗;更沒有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以及《安娜·卡列妮娜》中所體現出的大悲憫和大拯救。中國的作家多是逃避苦難或責任,把玩權術和暴力,遊戲生命,除了《紅樓夢》和魯迅之外,中國還沒有真正產生一部偉大的悲劇作品,也沒有產生一個偉大的悲劇作家。著名評論家摩羅在《論中國文學的悲劇缺失》一文中指出,中國是沒有悲劇文學的。為什麼?就因為中國作家的人格過於渺小,不能擔當一種真正的黑暗。他只能膚淺地圖解現實,並逃避這小小的黑暗,而且在這小小的黑暗背後也看不到作家的人格擔當。作家應該把人性中把社會中最大的黑暗包容集中起來,然後用自己的精神光明去抗議黑暗和消解黑暗。只有這樣,中國人的靈魂才能得到拯救,才無愧於五千年的苦難。康德說:人們都想知道上帝為了拯救他,要做些什麼或者已經做了什麼,其實這是無意義的。有意義的是:為了贏得這種拯救,一個人自己應該做些什麼?現在應該做什麼。這就是我對新世紀中國文學的全部希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與魔鬼下棋:五作家批判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與魔鬼下棋:五作家批判書
上一章下一章

慾望的意義和悲劇的精神(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