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11章
“這真是喜事。”趙春花笑着恭喜兩聲,話落,還是摸出來幾文錢,遞給了劉家娘子,道:“我的隨禮錢,這是碰上了,沾沾喜氣。”
“趙姐姐……”劉家娘子似乎想推辭,可又是捨不得那幾文錢。最後,在劉村頭微微點一下頭后,收下了那十二文錢。
這一回,榮娘和親娘趙春花一起來村上,是為了安排村上的人手送一批蔬菜水果到洛都城的劉府。
夏季,遇了暴雨,地勢低的地受了澇。可地勢力高的蔬菜,長勢卻是良好。
果子,這時節就是暴雨前,村上種的寒瓜有收穫了許多在地窖中。這時候,自然能隨着蔬菜一起運到劉府。
劉府這等士族豪門,那吃的、用的全是自家村子上產出的。
按說,這等差事專門有人來的。哪用得着榮娘和親娘趙春花?完全是趙春花為了教育女兒,專門求來的差事。
於是。
這幾日裏,趙春花交代了劉家娘子組織一幫婦人,把那總準備送了劉府上的蔬菜水果專門打理漂亮。應該洗洗的,洗洗。應該晾乾的,晾乾。
既然要送進了洛都城,齊整、品相等等,這些是不可少的。
至於劉村頭,他得協調一下,把送了蔬菜水果的人手給安排出來。等婦人們收拾妥當,榮娘和親娘趙春花應會隨車隊一起返回洛都城內。
村子,並不大。
幾十戶人家,一個土圍子裏住着。
除了劉村關家中,稍稍能混個肚飽外。其它的人家,窮得響叮噹。榮娘在跟親娘趙春花專門去逛了逛后,榮娘沉默了。
這些人家裏,好多男童、女童,缺衣少食。
更甚至於,家窮的,一家人就一件棉衣。冬季怎麼辦?全家人擠了家中保暖,只待有人需要出門時,便穿了那寶貝的一件棉衣。
村裡子,棉衣是精貴的東西。一般是一代人穿了,還留給下一代人。
至於吃食?
有粗糧餑餑填飽了肚子都叫一個好。
村子上的百姓,全是一日兩餐,窮的人家一日一餐,也是常情。吃不飽,多喝涼水,就是挨餓的法子。
在這個村上,榮娘知道了。
為何古代早婚……
因為,普通的百姓沒吃、沒穿,這壽命能長嗎?
活過了五十歲的老人,曲指可數。大多數人,也許在青年之時,服徭役死了,或是服軍役死了……
又或者某一年光景不好,餓死了。
這還是太平盛世嗎?榮娘得知那血淋淋的真相后,只有這麼一個想法。
回程的途中。
榮娘除了沉默,還是沉默。
劉府,下人房。
在自己居的屋子裏,榮娘坐在床榻靠角落的位置。趙春花在夕陽食時,提着小籃子,回了屋內。
“來,用飯了。”
招呼了女兒,趙春花態度是淡然的。
“嗯。”
榮娘應了,爾後,下了榻。
母女一起用了夕食。當晚,李啞婆輪值,屋中就剩下榮娘和親娘趙春花二人。
睡了一張榻上。
榮娘依偎在親娘的懷中,她小聲問道:“娘,你小時候就是過着村上那般樣的苦日子嗎?”哪怕是前一世,不討了爸媽的喜歡,當了留守兒童呢。
至少,前一世的榮娘沒挨餓過。
這一世的世界,外面的天地,就像親娘趙春花講的,全然一片人間地獄。
“比那還苦。”
趙春花小聲的說了一句。
比那還苦?
那得成為什麼樣子?
榮娘有些想像不能了。
“睡吧。”趙春花安慰了女兒兩字。明個兒,母女二人都還有差事呢。是得趕緊歇息了。
榮娘這一晚,睡得並不安穩。
次日。
繼續上差,到了遂歌大姑娘身邊當差。
許是因為三夫人劉王氏膝下有子,遂歌大姑娘有了嫡親的弟弟劉之燁。整個百明苑的氣氛非常好,總之,一片的和諧。
只是偶爾里,榮娘愛走神。
在心中,榮娘並沒有放棄了,離開劉府的想法。當然,榮娘不是急性子,她在認清現實后,覺得需要更加謹慎從事。
“掙錢、掙錢……”
“手藝、手藝……”
這個小農時代的封建社會,如何能安穩的掙得生活的錢財呢?
榮娘覺得她需要更多的觀察了這個時代,了解這個時代的一切一切。不盲目,不順從,踏踏實實的去認識它。
昇平五年,秋。
北面的大秦朝發生了大事情。
榮娘哪怕年紀小,在劉府里當差呢。她還是聽了幾耳朵。
北方的大秦朝天子駕崩了。大晉朝,桓大將軍拜帥,將領大軍出征。這事情與劉府何關呢?那自然是關係大了。
淮南路在大晉朝最北面的疆域,洛都城是淮南路的中心。
劉氏一族是這裏的地頭蛇。桓大將軍大軍過境,雙方彼此都是忌憚的。偏偏目前雙方又是合得兩利,失得兩害。
在利益面前,什麼都不是事兒。
十月。
劉府便是出了一件風風火火的大事件。
大夫人劉閔氏所出的嫡次子劉之曉,那個剛剛出生七個月的孩子,有了一個未婚妻。劉大老爺和桓大將軍雙方換了婚書。
劉之曉將來得迎娶了桓大將軍的嫡幼女。
至於為何不是嫡長子劉之鋒?那是因為劉氏一族,自認為是頂級的士族豪門,對於末於士族末端的桓氏一族,稍稍覺得有點瞧不上眼。
哪怕桓大將軍如何權傾朝野,劉大老爺也不願意桓大將軍的嫡幼女成為了劉氏一族的未來宗婦。
次子,哪怕是嫡次子,那意義是完全不了。
若說,這一起子事情對榮娘有什麼影響?
這得時間到了昇平六年。
昇平六年,春,三月初一日。榮娘滿了六周歲的生辰。
入夏。
徐州城傳來了捷報。
桓大將軍北征大勝連連。
偏偏就是這等喜訊之時。對於劉府的三房,愰若晴天霹靂。被桓大將軍徵調到了大軍中,當了六品官的劉三老爺不幸運的病逝了。
據僕人回報,是急病。
軍醫治了,奈何無力回天。
劉府,百明苑。
三夫人劉王氏在聽到這個消息時,整個人當時就是暈厥了過去。
等待三夫人劉王氏悠悠醒來時,她的身旁女兒劉遂歌是伏在榻邊,已經哭成了淚人兒。那在春龍節時滿了周歲的兒子劉之燁,也是跟姐姐一樣哭得一個小小淚人兒。
兒女哭成雙。
三夫人劉王氏更是悲從中來。
如今劉三老爺不在了,三夫人劉王氏就是頂天的主子。這等時候,哪怕再是傷心,三夫人劉王氏也是強打起精神來。
“嬤嬤,安排人去打探,我要知道夫君的棺槨什麼時候回洛都城?”三夫人劉王氏滿腹的傷心淚,全是化成了心頭的一口氣。
她的兒女還小呢。
她這個當母親的,才為兒女撐起一片天。
“娘。”
劉遂歌見着母親醒來,淚止住了。
三夫人劉王氏在王嬤嬤應話后,就是伸手,給女兒擦拭了眼角的淚花。這時候,三夫人劉王氏也不要奶嬤嬤哄了兒子。
三夫人劉王氏親自抱了兒子劉之燁在懷中,輕輕的哄着,慢慢的哄着。
一首搖籃曲后,三少爺劉之燁就是停了哭聲。
此時的小嬰兒眼中,全成為了專註。他盯着母親劉王氏,感受着那溫柔的感覺,似乎感覺到了溫暖。所以,他在不久后,在母親的懷中睡著了。
“遂歌,娘往後,就只有你和弟弟了。”三夫人劉王氏輕輕撫了女兒的小臉蛋兒,她說道:“遂歌,你和弟弟一定要相親相愛。你們是世間,最親近的姐弟……”
“娘,爹爹不在了。我一定會照顧弟弟的。”劉遂歌說話時,總是打了哭嗝,說話兒時,有些微微的哭腔。
“娘,你不要離開我和弟弟,我好怕,怕你也像爹爹一樣,永遠離開了……”
聽着女兒的話。
三夫人劉王氏擠出來一抹的笑容,回了堅定的語氣,道:“不會的,娘哪捨得。”
沒娘的孩子,得多苦?
三夫人劉王氏哪捨得了她的一雙兒女。更何況,夫君不在了,她才更要守護好了一雙兒女。她不能讓夫君去逝了,沒了祭祀血食的子嗣。
遂歌,得平安長大,嫁得良人。
之燁,也得平安長大,娶了賢妻。
若非如此,三夫人劉王氏想,她便是死了,也是死不瞑目的。
昇平六年,初秋。劉三老爺的棺槨在僕人的護送下,終歸回了洛都城的劉府。彼時,劉府內掛了白帆。
三房全是素服。
榮娘是婢女,同樣是穿了素服。
百明苑,在這個夏、秋之季,沒了歡歌笑語,全然是一片肅穆。也是在這個秋季,榮娘無意間發現了一門學得手藝的機會。
劉遂歌大姑娘得吃素,服父孝。
不能食葷,素食里,也是有素雞、素鴨之類的豆製品食物。
做豆腐、豆乾、豆皮等等,這些豆製品的食物,榮娘覺得是一門好手藝活。雖然,是辛苦的活計,可這真正是一門技術活。
想一想,整個洛都城多少人,有手藝在身的話,討生活容易的多。
特別是這時代里,鄉村是宗族社會,十分排外的。
榮娘和她親娘趙春花就是離開了劉府,也不可能去了鄉村生活。那裏的小空間,太封閉與壓抑了。
市井生活,小人物的平凡日子,就是榮娘的嚮往。
不過,在這之前,榮娘得去學會了做豆類的素食,以便讓遂歌大姑娘開了胃口,多用些吃食。畢竟,大姑娘若真是食得少了,生了病的話?
榮娘、秀娘、桃娘、杏娘,四個侍候的小丫鬟一定會被狠狠責罰的。要知道,百明苑這些日子以來是特別的低氣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