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四章馳援芷江
昆明,地處雲貴高原中部,三面環山、南瀕滇池,濃縮了雲南的區位優勢,自兩千多年前的“南方絲綢之路”形成以來,一直都是東亞大陸與中南半島及南亞次大陸各國進行經濟貿易往來和政治聯繫的陸路樞紐。
一九三七年,抗戰全面爆發,平津及東南沿海迅速淪陷,為持久抗戰計,大批工廠、學校、金融機構及淪陷區民眾紛紛自華北、華中、華南等地遷入昆明,使得昆明市區的人口一度達到了三十萬,讓這座“南方絲綢之路”的陸上樞紐迅速成為了抗戰大後方的經濟、文化重鎮之一。
這裏有大師雲集、群星璀璨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這裏有彙集了自平津、京滬、粵港等地內遷的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的“經融一條街”――南屏街,這裏有在昆明城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南屏電影院、勝利堂等新建築……這裏誕生了中國工業史上的若干個第一:自己製造的第一台最大的汽輪機、發電機,自己製造的第一台最大的五百匹馬力電動機、第一台三十――四十噸鍋爐,自己製造的第一具望遠鏡、第一根電線……
一九三八年八月三十一日,滇緬公路正式通車,這裏又一舉成為了援華物資最重要的儲存和轉運基地。
這是一個對中國抗戰大業有着舉足輕重的意義的城市,也是抗戰軍民必須誓死捍衛的城市之一。
當然,當時間一九四五年時,日寇在正面戰場上已經無力再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了,就連對昆明發動空襲的力量也沒有了。
日寇對這座城市的威脅雖然依舊漸弱,但戰爭對這座城市的影響卻還在愈演愈烈:在一九三七年,中米每石值國幣年均八點八元,到一九四一年漲為一百三十四點三元,到了一九四四年又上漲到六千四百六十六點三元……民生困苦已極!
當然,這場戰爭對每一個尚未淪陷的地區都有着同樣的影響。
遙想昔日漢武帝開疆拓土何等威武,可是,正是那一場場開疆之戰掏空文景兩朝的積累!
再看日寇開戰之初何等飛揚跋扈,可是,戰到此時,他們國內同樣生產萎縮,民生困苦……戰爭對一個國家的影響從來都不會只停留在政治和軍事層面,而會繼續深入,最終影響到參戰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縱使如此,這座城市依舊洋溢着高昂的抗戰熱情:大街小巷的牆壁上都粘貼着抗戰宣傳畫,各種抗戰歌曲在每一個軍民的口中傳唱,大中小學的童子軍訓練搞得轟轟烈烈,《全民抗戰》、《社會大學》等抗戰刊物辦得如火如荼,各種抗戰後援會的群眾集會都是人山人海……每一個人都在拼盡最後一絲氣力為抗戰大業貢獻着力量!
因為,中華民族已經到了危亡的時刻,每一個中華兒女都責無旁貸!
六十六團駐紮在西郊,李四維等人雖然很少進入市區,卻也能感受到城中百姓生活的艱辛,同樣能感受到到眼前這座城市洋溢着的抗戰熱情。
正因為如此,休整的日子就讓他們更加地覺得漫長了。
“早曉得就不急着回來了……”
這一等,就是大半個月,這句牢騷話已經成了將士們的口頭禪。
但是,李四維不能埋怨,每日裏緊抓着訓練,忙碌之中卻也少了幾分焦慮,卻也從未放下對滇緬戰局的牽挂……友軍兄弟們進展如何了?中印公路啥時候才能通車呢?中印公路通了車,國內抗戰軍民的困境就能得到改善吧?
他得到的最新消息是新一軍於一月十五日攻克了南坎……南坎既已攻下,下一個目標就是芒友了!攻克芒友和畹町,中印公路也就打開了!
一月二十七日昏黃,夕陽西下,今天的訓練結束了,李四維給將士們訓完話便施施然出了校場,帶着胡大眼朝團部方向走去,夕陽的餘暉照在身上,將他的身影拉得老長老長。
“嗞嗞……”
突然,營地里的廣播裏傳出了電流聲,隨即,委員長的聲音便在廣播裏響了起來,“全國軍民同胞們:今日,遠征軍和駐印軍已經在芒友會師,駐印軍官兵浴血奮戰一年半、遠征軍將士血戰八個月,終於將中印公路完全打通了……中國三年來所遭受的封鎖被徹底地打破了……”
會師了?!
通車了?!
李四維怔立當場,良久才緩緩地扭過頭望向了懸挂在天邊的夕陽。
天邊的夕陽泛着金色的餘暉,那金色的餘暉隱入淚光氤氳的眼帘時便化作了七彩的光暈,美得如此絢爛,以至於,多年以後他仍然記得四五年一月二十七日黃昏的夕陽,記得那一刻在他心底涌動着的喜悅和那奪眶而出的熱淚。
滇西光復了!
中印公路通車了!
為之殞身異域的兄弟們可以瞑目了!
“團長……”
身後的胡大眼也驚喜地叫了起來,“俺們贏了,俺們贏了……俺們把中印公路打通了!”
他們也曾為打通中印公路拼過命、流過血!
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七日,中國駐印軍與滇西遠征軍在芒友會師,中印公路被完全打通,至此,滇西反攻戰勝利結束!
二月一日,中印公路通車典禮在畹町廣場舉行,遠征軍和駐印軍數十員將校或乘吉普車或乘聯絡飛機自前線匆匆趕來,同數千畹町軍民和中外記者一同迎接着首通式的車隊駛入國門。
午後,一百零五輛滿載物資的大卡車和吉普車隆隆地自緬甸駛過中緬國境線,駛過了人山人海的畹町街頭,駛過了萬人空巷的龍陵,駛過了歡聲雷動的保山,在大理數萬軍民的目送下向東駛去,最終在二月四日下午駛入了昆明城南門。
這一天,李四維一大早便率部進了城,奉命在金碧街兩邊拉起了警戒線,至午時,警戒線外已是人潮洶湧了,洶湧而來的百姓擠滿了大街兩旁的空檔,又擠滿了街邊建築物的陽台、窗戶,就連一些低矮的房舍屋脊上都爬滿了百姓……無論擠在街邊,擠在樓上的陽台上、窗戶邊抑或是屋脊上,他們的臉上卻都洋溢着同樣燦爛的笑容,在翹首以盼。
這一天,因為豫湘桂戰役的慘白而籠罩在昆明上空的陰霾已經消失得乾乾淨淨了。
中印公路通車了,日寇對抗日軍民的陸上封鎖被徹底打破了,抗戰大業的生命線被續上了……勝利離已經苦苦奮戰了七年多的抗戰軍民們更近了。
“嘟嘟……”
一輛吉普率先駛入了城門,車上的美國大兵按下了喇叭,向夾道歡迎的軍民打了個招呼便繼續前行,車頭前一左一右懸挂的星條旗和青天白日旗在迎風招展着。
“嘟嘟……嘟嘟……”
在它後面,一輛輛大卡魚貫而入,同樣按下了喇叭,同樣旌旗招展。
“好啊!好啊……”
“歡迎!熱烈歡迎……”
街邊的人群里歡呼聲四起,隨即順着金碧街向城中蔓延開去,蔓延到了黑林鋪,蔓延到了碧雞坊……瞬間,昆明城沸騰了!
這一天是一九四五年農曆臘月二十二,立春!
一周以後,年關如期而至,這是抗戰勝利前的最後一個年關,也是六十六團自稱里以來過得最為寒酸的一個年關,沒有酒,沒有肉,每人有一碗罐頭湯、兩碗糙米飯、一把花生。
但,和大多數百姓比起來,這樣的年夜飯已經算得上奢侈了!
夜色如墨,團部大院角落的小屋裏燈火黃昏,桌上擺着一盆罐頭湯,一盆糙米飯,一碗炒花生、兩副碗筷,李四維和寧柔相對而坐,剝着花生,拉着家常,有些冷清,卻也溫馨。
“唉……”
突然,寧柔停下了手中的動作,輕輕地嘆了口氣,“也不曉得若蘭和樂樂咋樣了?”
“呃……”
李四維也停下了動作,良久抬頭沖寧柔勉強一笑,“放心吧,那裏還有不少我們團的兄弟,他們一定會過個熱熱鬧鬧的年……年夜飯肯定比我們這裏要豐盛得多呢!”
“就想着吃!”
寧柔嬌嗔地白了李四維一眼,隨即神色一黯,“四維……我想她們娘倆兒了!”
“嗯,”
李四維輕輕地放下了手中尚未剝完的花生,輕輕地握住了寧柔的小手,“放心吧!公路都已經通車了,她們也用不了多久就能回來了!”
說著,李四維的神色也有些恍惚起來,嘴角湧起了一絲笑意,“以後吶……每個年,我們一一大家子人都一起過!”
“真地嗎?”
寧柔眼神一亮,旋即又黯淡了下去,“可是……仗還沒打完呢?”
“快了,”
李四維輕輕地拍了拍寧柔的小手,笑容篤定,“這仗啊……很快就能打完了!”
說罷,李四維從碗裏捻起一顆剝好的花生米伸向了寧柔的嘴邊,滿臉溫柔,“來,多吃點花生米……爭取再給我生個娃!”
寧柔連忙“啐”了李四維一口,俏臉通紅地垂下了螓首,“我才不要……有千生他們四個就夠了!”
“嘿嘿……”
見到寧柔嬌羞的樣子,李四維得意地笑了,“人多力量大嘛!兄弟姐妹多了……也能多些幫襯啊!”
“歪理!”
寧柔抬起頭白了他一眼,連忙起身開始盛飯,“先吃飯……”
“對對,”
李四維連忙附和,望着寧柔的俏臉笑得不懷好意,“吃飽了……才有力氣嘛!”
聞言,寧柔輕輕地將盛好的飯放在了李四維面前,微垂着頭繼續給自己盛飯,但嬌羞的樣子卻更甚了。
不管怎樣,春節都是百姓們最為重視的節日,這一夜的昆明城中升起了煙花,雖然零星,卻也璀璨。
中印公路打通了,外援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進了中國戰場,日寇再也坐不住了。
坐等中國軍隊從容換裝,那就是坐以待斃啊!
四五年一月二十日,在南坎失陷之後不久,日寇大本營便制定了《帝國陸、海軍作戰大綱計劃》,並向“中國派遣軍”下達了作戰任務,命令“中國派遣軍”:“迅速強化中國大陸的戰略攻勢……對中國內地,要以多數小股部隊進行長期有組織的奇襲挺進作戰,促使重慶勢力的消亡,並阻止美空軍在華的活動,這也是派遣軍的主要任務。”
根據大本營的命令,日寇“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大將於一月二十九日在南京召開了各方面軍及各軍司令官參加的軍事會議,制訂了向湖北老河口(光化)和湖南芷江地區進攻的方案。
日寇“華北方面軍”在一月二十九日南京軍事會議上接受了進攻老河口的作戰任務,決定由駐鄭州的第十二軍執行此項任務,同時命令駐守當陽的第三十四軍之第三十四師團由荊門出發,向北沿汗水以西地區攻佔當陽、樊城、谷城等地,配合第十二軍的作戰,並命令駐守山西的第一軍一部從黃河南岸的陝縣出擊,策應第十二軍的作戰。
奈何日寇此時已是強弩之末,這一計劃便拖到了三月中旬才開始實施,當日寇第十二軍的進攻行動日趨明顯時,第一戰區、第五戰區、第六戰區的將士們已基本完成了部署。
三月二十二日拂曉,日寇第十二軍各部按計劃發動了全面進攻,老河口戰役打響。
八天以後,中國駐印軍在緬北的反攻任務勝利完成,這是自甲午戰爭以來,中國第一次援助盟國進入異邦作戰並獲得勝利的一次大規模作戰,這次勝利不僅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戰鬥志、堅定了抗戰必勝的信心,更掃除了西方列強對中國的輕視以及某些國人的自輕之心,揚中華民族之國威於異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華民族的確是一個偉大的民族。
消息傳到昆明,全城軍民自然歡欣鼓舞。
李四維也很高興,不僅為這次勝利高興,更為很快就能見到若蘭和樂樂而高興……緬北戰事已定,若蘭和樂樂自然很快便能隨駐印軍官兵返回國內了。
“團長,”
四月十九日上午,陽光明媚,李四維正在校場上巡視,盧鐵生便匆匆地找了過來,神色中透着興奮之色,“師部剛剛下達命令,讓我部整裝待發……”
“好啊!”
李四維精神一振,“終於輪到老子們上了!”
此時,日寇已經在老河口戰役中生出了敗相,而芷江戰役也已在四月九日打響……李四維一直沒有接到命令,還以為六十六團撈不上仗打了,不想命令卻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