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汪曾祺:評《人間草木》

永遠的汪曾祺:評《人間草木》

當代文壇上,能同時在小說和散文兩塊田地里經營,且自成一家的並不多,汪曾祺先生算是其中的一個。汪曾祺先生是公認的文體家,不僅能寫一手優秀的小說,還能寫一手漂亮的散文。汪氏散文可以稱得上真正的文人散文,他的散文沒有空泛的好為人師的大道理,也少有宏大題材,流淌在字裏行間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愛好,瀰漫著文人的情調。如果說讀汪氏小說我們感受到的是詩意,讀汪氏散文我們享受的則是閒情逸緻。

汪曾祺先生生於江蘇高郵一個亦農亦醫的世家,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打下了深厚的舊學功底。父親是個樂天派,屬於那個時代少有的玩家,不僅工於繪畫,且熱愛運動,善治印,會擺弄各種樂器,多才多藝,閑來還樂於做孩子王,領着一幫孩子瘋玩作樂。《多年父子成兄弟》記載的這段往事令許多人為之神往。開明的家庭氣氛,寬鬆的生活環境,對他後來創作、為人影響很深,自然也在其風格上留下了印痕,他的小說和散文風格都可以從他的童年生活中找到索引。作為沈從文嫡傳弟子,汪氏文風也明顯地烙着沈氏的印記,但仔細品來卻又別具特色。沈氏散文,充溢着邊地純樸自然之氣,野性浪漫中蘊含著對人生的關切,縹緲中帶着一絲苦澀;汪氏的散文卻是閑適沖淡中包孕着一種文化,恬淡中自有一份厚重。

中國文人一般分兩類,一類兼濟天下,一類獨善其身。汪曾祺先生大約可算后一種人。汪曾祺先生是個性情中人,他的趣味是中國傳統的文人趣味,更多的時候,他走的是陶淵明的路子,一心志在泉林。但他畢竟是現代文人,很難真正出世的,所以我們透過那些洒脫的文字仍時時感受到他的濟世之心。在汪氏筆下,一草一木總關情,像《人間草木》、《葡萄月令》、《昆明的雨》、《夏天》、《冬天》等等,無不洋溢着生之趣味,顯示出作者的文人雅趣和逸興。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水則意溢於水,山山水水在他筆下都是有情物,常常“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美食向來是中國文人感興趣的一個話題。汪氏素有美食家之稱,每到一處,不食會議餐,而是專走小街偏巷,品嘗地方風味和民間小食,每每陶醉其間,自得其樂。人皆愛美食,而懂美食,食出心得,卻難。汪氏深知個中三昧,那些尋常小食一經汪氏的點晴之筆,無不令人垂涎,感慨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汪氏筆下,食不再是尋常的果腹,而是一種文化,一種境界。最令人難以忘懷的,當數書中一組回憶作者故鄉美食的文字,如《故鄉食物》、《故鄉的元宵》等等,這些兒時食物,一經作者生花妙筆點染,不僅驟成妙品,還令人頓起遊子之思。

汪氏對傳統文化的偏愛以及在文章中傳達的濃濃的文化氛圍,也是令讀者心儀的地方。收入這本書中的《嚴子陵釣台》、《國子監》、《衚衕文化》、《宋朝人的吃喝》、《歲朝清供》等篇什,讓人領略到中國文化的特有魅力和神韻。時光交錯,我們彷彿置身那逝去的時光。

作為小說家,寫人是他的拿手戲。在本書中,汪曾祺同樣向我們展示了他小說家的才情與睿智,無論是追憶父祖家人的《我的祖父祖母》、《我的父親》、《我的母親》、《多年父子成兄弟》,還是懷念沈從文、金岳霖、聞一多、趙樹理等昔日師友的文字,無不具有小說的意境和神韻,狀物描人情文並茂,栩栩如生。

汪氏散文晚年已臻化境,其文字技巧用爐火純青來形容毫不為過。這本《人間草木》,集中了汪曾祺先生一生創作的各類散文菁華,斯人已逝,但這些文字卻是不朽的,自會發出永久的清香。(汪修榮)

《人間草木》汪曾祺著江蘇文藝出版社

(編輯:小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卓然一家汪曾祺散文精選:人間草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卓然一家汪曾祺散文精選:人間草木
上一章下一章

永遠的汪曾祺:評《人間草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