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26)

第二次世界大戰(26)

1942年4月18日,居住在東京的人看到一隊轟炸機接近該城市,他們幾乎不敢相信。16架B-25轟炸機從美國“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在“企業”號航空母艦的掩護下,接近日本海岸,“企業”號上載有保護轟炸機的戰鬥機。此次襲擊由20世紀20至30年代著名飛行員詹姆斯·杜立德指揮。日本高射炮還沒來得及進行反擊,轟炸機已將致命的炸彈投到東京中部的建築物上。被迫降落到日本領土的三架飛機機組人員被眾人包圍並被私自處死。這次襲擊導致東條政府命令襲擊並擊沉敵人所有在海上的航空母艦。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進攻中途島。該島位於夏威夷西北部,距日本及美國等距離,這兩個小島是一個戰略地點,從此可以控制所有來自美國、支持東印度洋戰爭地區的船隻。正當山本謀划此次行動時,1942年5月7日,珊瑚海戰鬥爆發。日本艦隊在實施其佔領澳大利亞的第一個步驟——進攻莫爾茲比(新幾內亞首都)港口,途中遭遇弗蘭克·弗萊徹少將率領的兩艘美國航空母艦“約克城”號及“列剋星頓”號,這兩艘航母由7艘巡洋艦護衛。美國擊沉了日本航空母艦“祥鳳”號,嚴重損傷“翔鶴”號,但失去了“列剋星頓”號。珊瑚海戰鬥對於阻止日本入侵澳大利亞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但也增強了山本徵服中途島的決心,他欲在那裏建立一個飛機場,作為打擊所有來自美國船隻的基地。山本從各個角度分析了他的戰略戰術。首先,對遠離阿拉斯加、由美國控制的阿留申群島進行了牽制性進攻,希望以此分散美國整個艦隊對中途島的注意力。但美國設法截獲了日本高級指揮官之間的通信信息,發現了山本的計劃,因此,尼米茲決定對阿留申群島不採取任何行動,而將3艘航空母艦及8艘巡洋艦派往中途島。但日本派出了7艘戰列艦、6艘航空母艦、14艘巡洋艦以及大量的驅逐艦及潛水艇。戰鬥於1942年6月4日爆發:108架日本轟炸機轟炸了兩個島,摧毀了美國在空中和地面的飛機。此時,尼米茲命令“大黃蜂”號、“企業”號及“約克城”號航空母艦上的轟炸機加入戰鬥。50架無畏型轟炸機轟炸了日本艦隊,“加賀”號、“蒼龍”號、“赤城”號航空母艦被擊沉。三艘艦上的軍火庫爆炸,猛烈的大火燒毀整個艦隻,艦上許多人員死亡。美國旗艦“約克城”號被擊中,弗萊徹不得不放棄該艦。瓜達爾卡納爾,新幾內亞,緬甸:盟軍反攻1942美國在中途島的勝利對尼米茲將軍是個好兆頭。他的計劃是要奪回日本目前已佔領的所有領土。美國於1942年8月7日開始反擊,尼米茲的船隻將一個師的海軍士兵運送到瓜達爾卡納爾島(所羅門群島的最南部)以佔領該島,恢復美國在東南亞的地位。這並非易事:美國人不得不與奉命殊死抵抗的日軍進行了6個多月的戰鬥。瓜達爾卡納爾島長約93.5英里。1942年中期,日本開始在島上建立空軍軍事基地,8月7日,1.1萬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登陸該島,迫使他們停工,另有6000名海軍士兵到達附近的圖拉基(Tulagi)。日本運用艦載飛機轟炸美國海軍的橋頭堡。由米卡瓦指揮的艦隻對瓜達爾卡納爾島實行了海上封鎖,阻止日本援軍的到來。一支由羅伯特·戈姆雷率領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襲擊了日本海軍。美國擊沉了“龍驤”號航空母艦,取得了勝利的第一步。接下來,美國和日本海軍在“布拉迪山脈”展開陸地戰。這是一場十分殘酷而持久的戰鬥,雙方均毫不退縮。與此同時,海上也展開激戰。美國“胡蜂”號、“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被擊沉,“企業”號、“薩拉加托”號嚴重受損。日本損失了200架飛機,兩艘航空母艦報廢。陸地與海上戰鬥持續了4個月。日本受傷士兵躺在山坡上和沙灘上裝死,伺機向前進中的美國士兵投擲手榴彈。到1943年1月,日本僅存2.5萬名彈盡糧絕的士兵,抵抗5萬名武裝精良的美國人。當日本人瀕臨全軍覆沒時,東京最高指揮決定撤退。瓜達爾卡納爾戰役因美國的勝利而載入美國歷史。共計2.5萬名日本人死亡,其餘躲入叢林中的日本士兵於1947年10月投降,他們不知道戰爭已經結束了兩年多。美國進行反攻的第二場主要戰役在新幾內亞展開。麥克阿瑟將軍是主要人物。在澳大利亞人眼中,他早已經是最有才能的軍事領袖,日本登陸新幾內亞時,他使驚恐的人們平靜下來。麥克阿瑟鼓勵悉尼人民不要放棄,而要向保衛新幾內亞首都莫爾茲比港的英雄們學習,堅持到底。1942年間,日本曾不停地對莫爾茲比港發動進攻,企圖佔領莫爾茲比港,但均未成功。9月15日,美國增援部隊到達莫爾茲比,他們將日本人驅逐到山後,那裏的沼澤、鱷魚及流行病使成千上萬的戰士死亡,其中1.2萬名為日本人,殘餘部隊被澳大利亞和美國聯軍趕到海上,他們寧可淹死也不投降。第三場戰役發生在緬甸,在這場戰役中,英聯邦國家的士兵阻止日本入侵印度。日本佔領新加坡后,認為自己是不可戰勝的,能夠佔領印度大部分領土(東京的宣傳稱之為“將印度從英國的枷鎖中解救出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慘無人道的歷史:《世紀戰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慘無人道的歷史:《世紀戰爭》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