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23)

第二次世界大戰(23)

1945年4月11日,當美國士兵進入布痕瓦爾德時,他們無法面對迎面襲來的一陣陣恐怖和以及由此產生的憤怒:在他們面前的是一群備受折磨的人,他們不僅在身體上,而且在思想和心理上也遭受摧殘、污辱和虐待。英國士兵於4月15日到達貝爾根—貝爾森見到的情況別無兩樣:共有3萬名倖存者,他們骨瘦如柴,被高燒和傷寒折磨着;在他們被解救后,每天仍有300人死亡。屍體的數目更大,3.5萬具屍體被無情地扔在那裏。層層疊疊的屍體標誌着貧窮和痛苦。這些殘暴的事情很快被揭露出來,引起了那些不關心世事、冷漠無情的人的同情。那些沒有勇氣反抗、俯首帖耳的人助長了希特拉的瘋狂氣焰。集中營的管理十分嚴格:犯人到達后,被分為健康和不健康兩類,前者被強迫勞動,後者被處死。老、弱、婦女和兒童也遭到同樣的命運,他們被送往毒氣室殺死。而對那些活下來的人來說,則是噩夢的開始:除了要辛苦地勞動外,他們還要面對各種侮辱,忍受殘酷的折磨,這些折磨方法只有精神不正常的人才能想出來。遭受貧窮、疲憊和疾病的折磨后,沒有幾個人能夠活過6個月。1942年,希姆萊提出“最後的解決方法”,以科學的準確性和果斷性對猶太人進行有計劃的屠殺。除幾千名持不同政見者、吉卜賽人和同性戀者外,還有600萬名猶太人被殺。這本應說明,像這種大規模屠殺絕不應再次發生,但遺憾的是,歷史表明,人類確實是一名愚鈍的學生。遠東戰爭1941—1945日本的擴張主義及珍珠港襲擊。20世紀30年代下半葉,日本人口的快速增長(在20年內,人口從5000萬增長到9000萬)導致了這片飢餓的土地開始向其鄰國中國廣大的土地尋找“生存空間”。雖然日本天皇裕仁(從1926年開始統治日本帝國)沒有公開表明擴張態度,但他一直支持陸相東條英機。1900年義和團運動以來,一支日本分遣隊一直駐紮在北京。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七七”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日本國內新聞界大肆宣揚“中國的挑釁事件”。政府立刻根據早已制訂好的極其詳細的計劃發動了侵略戰爭。他們取得了成功:中國所有港口、主要城市和大片領土落入侵略者手中。蘇聯對蔣介石政府給予援助,國聯也譴責日本發動的未經宣戰但十分激烈而殘酷的戰爭。這兩個政治行動使東京放棄了日內瓦條約,並同意大利及德國共同簽訂了**產國際條約,同時也是反布爾什維克條約。中蘇邊境的形勢非常緊張。蘇聯和日本士兵經常發生小衝突,很有可能發生大規模戰爭。隨着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以及法國的失敗,日本將目光投向了法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殖民地。日本佔領了印度支那北部,同時還覬覦英國的殖民地。但日本的勁敵並不是英國而是美國,因為日本的軍事行動妨礙了美國對中國這個巨大的經濟市場的控制及進一步擴張。因此美國對日本採取了一系列經濟制裁,包括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貨款。日本將此看作嚴重的污辱,相當於發動了一場戰爭,儘管沒有正式宣戰。日本開始採取保護措施以避免在兩條戰線發生戰爭。1941年4月13日,日本背着希特拉(以回敬1939年8月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協議)幾乎就在德國進攻蘇聯的前夜與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結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關鍵時刻,德國本指望從日本那裏得到支持,卻沒有得到。1941年10月,東京政府發生危機。做事猶豫不決、好抱怨的日本首相近衛王子被強硬的軍國主義者東條取代。他成立日本軍政府——就這樣,日本僅在幾個星期內就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年11月5日,東條命令海軍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準備向美國夏威夷珍珠港的海軍基地發動進攻。山本從1939年以來一直負責日本海軍艦隊,他執行了東條的命令,因為天皇同意這樣做。1941年11月7日,當地時間7時55分,日本航空母艦、潛艇及戰艦聯合向珍珠港發動進攻。美國共有19隻艦船被擊沉,其中有8艘戰艦,幾千名軍官和士兵死亡。關於羅斯福總統是否事先從情報機關得到了日本欲進攻的消息,人們有許多猜測。羅斯福從二戰開始就想干預戰爭,但美國廣大公眾中流行孤立主義,迫使他無法進行干預。珍珠港被襲在美國全國引起了極大憤慨。一夜之間,那些贊成保持中立立場的人均不見了。羅斯福在公眾的強烈壓力下對日本宣戰。12月8日,美國對日本宣戰的同時,英國也對日本宣戰。不久,意大利和德國向美國宣戰。日本的進攻迅猛而殘酷—完全是日本式的“閃電戰”。12月11日(意大利和德國向美國宣戰的那一天),日本在東部戰場取得了一系列進攻的勝利,包括進攻馬來半島和菲律賓群島的北部,佔領曼谷,圍困香港,登陸許多太平洋島嶼,包括關島。英國的許多駐防地遭到日本人的突然襲擊,部分原因是因為指揮官低估了日本人的威脅。大衛·博伊爾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書中,提到了英國駐馬來半島指揮官羅伯特·布魯克—波帕姆爵士,他認為日本人是“穿着骯髒的灰色軍裝的弱智者”,是一種“專橫的種族主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慘無人道的歷史:《世紀戰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慘無人道的歷史:《世紀戰爭》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