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思想越來越開放

中國人思想越來越開放

25年前,鄧小平先生在中國掀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他去世時,已經提前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即讓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中國史無前例的崛起,體現在經濟增長、基礎設施、城市建設、軍隊現代化以及積極的外交政策中。中國的強大也引起了一些美國人的擔心。他們擔心在台灣問題上與中國發生衝突,擔心美國經濟利益會由於中國經濟的強盛而受到損害,擔心中美最終會走向對抗。但美國的學者們看到的卻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另一個成果,那就是思想上的勃勃生機,其廣度和深度甚至可以與西方的“文藝復興”相媲美。我這樣說,是基於我對20多年來中美文化交流,特別是文化教育交流深入發展的長期觀察。身為哈佛大學的教授,我與很多中國學生打過交道。與上個世紀80年代初在美留學的中國學生相比,最近幾年到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思想要開放得多,對世界的了解也更多。一些早期中國留學生往往把西方社會理想化,而現在的中國學生對西方的理解就現實多了。另一方面,現在的中國學生坦率得多,對中國的現實也了解得更多。所有美國的主要大學都有許多來自中國的學生。他們所學的專業非常廣泛,學成回國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把活躍開放的思想帶回了中國,並在中國開花結果。以哈佛大學為例,來自中國的學生和訪問學者不但就讀於理工科,而且也學習許多其他專業。兩年前,哈佛醫學院召開了一次會議,預計有300名中國醫生前來參加,結果卻來了700人。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教授與中國同行合作,在防治愛滋病、“**”和衛生保健經濟學領域開展研究工作。我們的設計學院都知道,中國現在的建設項目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多。同時,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也一直在國際關係領域培訓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學員。此外,每年還有60多位前途無量的中國中級官員來甘迺迪學院參加為期6周的培訓,學習如何改進地方政府的工作。在給中國學員上課時,他們的活力、激情、能力和開放的思想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19世紀中葉,當中國被迫向西方開放時,一些中國人希望可以把西方的技術和東方的思想結合起來,同時試圖把西方的思想排除在外,結果沒有成功。在全球化的資訊時代,要做到這一點更是不可能的。在與年輕的中國學者及官員接觸時,我注意到他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中華文明中有哪些部分值得繼承?不適應時代的部分應如何改造?西方最成功的是什麼,其中哪些可以用於中國?如何解決像環境惡化、愛滋病、“**”這樣的新問題,以及**、人口流動、貧富差別和各種社會矛盾等新形勢下的老問題?在課堂上,有這樣思想活躍的學生是哈佛教授們夢寐以求的事。他們勤奮、好學、開放、思維敏捷而且聰明能幹,他們看問題的新角度也促使我不斷地去思考新問題。當然,中國還有大片農村地區,那裏許多人還是文盲。中國還有保守地區,那裏人們的思想還不太開放。但中國現在的新聞媒體很多,新興報紙雜誌的思想和風格都非常開放,它們極大地活躍了社會氣氛。中國的小說、歌曲、笑話和電視節目涉及的內容也相當廣泛,包括性、**現象、不良官員的傲慢等,其坦率程度在10年前幾乎是無法想像的。所有這些都在改變着中國人的思想。從長遠來看,這將極大地解放人們的思想,給中國的進步帶來活力,給中國的發展帶來一個新的思想上的“文藝復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環球時報》採風  往裏看 往外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環球時報》採風  往裏看 往外看
上一章下一章

中國人思想越來越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