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標準
談到科考,對於周道登而言,想到的是它的歷史,相應的演變歷程;而對崇禎來講,卻不僅於此,想到的還有後世的種種考試,幾乎十之八九都是採取的分數制,而非像現在這般,文章的好壞,答題的正確與否,多憑某個人或某極少部分人的觀感,缺少一定的衡量標準。
最為關鍵的是,即便是這個衡量標準,也是參考着儒家學說。
確切的來講,就算通篇文章有大半不錯,只要有一小部分不足,哪怕那個人再如何的優秀,哪怕再如何的驚才艷艷,最終也只能名落孫山。
所以說,在這一刻,思維最為活躍和跳脫的時候,崇禎又有了新的想法,準備在大明的科考制度中引入分數制,使得生員與官員的選拔,更加的標準化和規模化。
簡而言之,就是可以量產生員和官員。
無疑,科舉制度的微調,增加明法和明算作為考題中的其中兩個,為分數制的提出,就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絕佳契機。
畢竟,如果進行類比的話,那些八股文就等於後世的作文,只是所佔的分值更大而已;明法和明算的存在,就使得考題更容易設置出填空題、分析題,甚至於是選擇題。
如此一來的話,在考完試之後,使得考生試卷的批閱環境,就顯得更加的公平,能夠將整張試卷的優秀與否,進行量化,不必因為某一處或某一小部分的不足,而要白白等上一年,白白浪費光陰。
“周閣老,先等一下~”
想到這裏,崇禎揮手打斷了還在滔滔不絕的周道登,看到對方興奮的神情中多了幾分不解,進而面露和煦笑容,緩緩說道:“周閣老,在微調之後的科舉制度之中,你覺得引入分數制如何?”
“分——數——制——”
周道登那滿含歲月滄桑的額頭微皺,猶如喃喃自語一般,近乎於是一字一頓地默念了三個字,聲音很輕,臉上的不解之色愈發的濃郁,不等崇禎開口解釋,進而連連問道:“皇上,那是什麼?分數制是什麼意思?”
“呃——”
不管是周道登這種疑惑的表現,還是連續的幾句問話,都使得崇禎為之錯愕了一下,轉瞬又清醒了過來,這才意識到,不管是自己的說話方式,問題提出的太過突兀,還是分數制乃是後世的一個考試機制,即便再如何的聰明絕頂,周道登這個古代人也不可能弄明白它的意思。
畢竟,真正的分數制直到清朝後期才有,還是在西方。
儘管華夏也有分數制的出現,比如幾成幾成的、十之八九之類的,但是,那都太過粗糙,太過於原始,也太過於局限化,又如何能夠拓展這些古人的視野?
何況,還只是這麼一說,只是說出了一個名字而已。
“咳——咳——”
意識到自己再次發獃了,也是在這個時候,周道登剛想要開口呼喚,崇禎卻是乾咳了兩聲,略微拉長了尾音,掩飾那一絲尷尬,不等周道登再次開口詢問,崇禎已經慢條斯理的解釋了起來。
“嗯~所謂的分數制,就是將整個科考的試卷題目進行分數劃分,簡單來講,朕舉一個例子,比如說,科考的試卷總分為六百分,八股文佔三百,明法和明算各佔一百五。”
“在此基礎之上,再進行細分,就比如八股文,主要分為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個段落,再加上篇末的復收大結,總共可分為五個部分,那麼,將三百分平分下來,每個部分就是六十分,按照每一部分的優劣,在零到六十之間打分。”
“當然,每一部分的分值並不是絕對的,可以根據其重要性,調整相應的分值比例,卻也不能太過於失調,太過於誇張。”
“對比八股文,明法和明算的分值劃分,也可以根據題目的數量、難易程度,進行分值佔比劃分。”
“考試結束之後,將三個科目的全部分數加在一起,進行成績的最後確認,也是確認生員的名次,這也就是朕所講的科考分數制。”
在這個過程之中,周道登聽得很是認真,不時地輕輕點頭,露出恍然之色,以示自己聽明白了,與此同時,心裏也在暗嘆,皇上的這一手可真夠狠得,單單是引入一個所謂的“分數制”,就要儒家在科舉考試中失去半壁江山!
當然,這也體現了一種態度。
周道登能夠想像,微調科舉考試之後,一旦這個措施推行出去,絕對是舉世嘩然,引起軒然大波,尤其是在儒家學界,幾乎等同於整個讀書人世界。
畢竟,儒家的影響力太大了,這樣做的話,幾乎等同於公然挑釁,藐視儒家學派的社會地位。
震撼之餘,周道登的心裏又不禁有一些感慨,放眼於天下,除了那些批判儒家的泰山學派,差不多也就是陽明學說,恐怕也就只有皇上膽敢,也有這個資格,更具備這個實力,公然這麼做了。
崇禎的話音剛落,腦海里還在盤桓着這些念頭之時,周道登連忙停了下來,掐斷了這種思緒,凝重的表情之下,有夾雜着幾分猶豫的神采。
“皇上,在科舉考試之中,引入分數制,老臣舉雙手贊同,可是,八股文在總分數中所佔的比例,是不是有一些太少了啊?”
沉穩的性格使然,周道登忍不住地試探性問了一句,不等崇禎作出回應,似乎覺得自己的意思表達的不夠明確,進而連忙補充道:“畢竟,這樣進行分值劃分的話,八股文的重要性等同於直接縮水了一半,恐怕會引起天下讀書人的不滿。”
雖然身體的年齡只有十九歲,卻不代表崇禎的心裏和思維真得只有十八歲,真得就那麼的天真,又怎能聽不出周道登的意思?又怎會不知對方為何這麼顧慮重重?
畢竟,天下讀書人之中,十之七八都是儒生,就算是剩下的兩成,其中不少人也是兼修儒學。
“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