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口哨藝術家
“嘯——”我一直以為是怪叫,“哦嗬嗬——”是山民用來驅趕野獸的。後來發現嘯聲不是叫,也不是笑,也不是哭,也不是哼,正確的解釋是:吹口哨。寫到這兒,我抄一下《說文》:“吹氣如歌。”更令我覺得新鮮的是——吹口哨是女的發明的。吹口哨,本來就是很女性化的動作,嘴巴要撮成可愛的花瓣形狀,發出的聲音也介於女性和兒童的聲音之間。我推理是這樣的:古代的女人給嬰兒把尿尿,發現“噓噓”的效果好,然後就發明了吹口哨。然後時光飛梭,到了《詩經》時代——流行歌曲的時代。比如有個女的,看到中意的男子從她門前過,又不理她,她就會對着他唱歌。現場創作歌曲不是人人都能勝任的,沒詞的時候,就插一段口哨——“之子歸,不我過,其嘯也歌。”不知道男的會不會像聽到“先生,交個朋友吧”一樣,蒙面逃走。最有名的女子口哨藝術家是春秋時期的漆室女。口哨是需要練習的,比如我吹口哨的時候,好像看到自己從肺里吊上一口氣,在喉嚨里繞了幾繞,化為幾滴無聲的口水,落在下巴上。漆室女因為沉迷於吹口哨耽誤了出嫁,變成了大齡女青年。當時懂得欣賞口哨的人不多,無知家庭婦女覺得吹口哨無非是調戲男子。漆室女只好每天倚在表演大廳的柱子上,把口哨吹得柔媚又凄厲,自娛自樂。鄰居的大嬸說:“莫吹了,好吵啊,我給你介紹個男朋友吧?”漆室女沖她翻翻眼睛說:“多管閑事,誰要你給我找對象!我吹口哨是憂國憂民(吾憂魯君老,太子幼)!”鄰居家大嬸羞愧地告饒:“好好,你境界高,我是沒見識的歐巴桑行了吧!”後面沒說漆室女到底嫁出去沒有,依她的壞脾氣和對事業的執着,應該是沒有。後來,史上最有名的口哨藝術家就是晉代的孫登了。按照古人誇張的說法,他吹得滿山樹葉直掉——我覺得這隻表示男人的肺活量大,況且山裡還有迴音——古書上並沒說他吹得好聽。再後來,口哨就被用來調戲婦女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沒有錢買樂器,可以在閑着的時候,研究自己的器官能發出什麼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