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英雄(7)(圖)

本土英雄(7)(圖)

90年代初,或多或少礙於外界指摘黑幫英雄片使青少年崇拜黑社會,導演多轉拍維持治安的紀律部隊,表揚自我犧牲的英雄主義,如《辣手神探》(1992)、《飛虎雄心》(1994)、《三個受傷的警察》(1996)及《衝鋒隊怒火街頭》(1996)。《十萬火急》(1997)是一個突出例子,該片於嘉利大廈火災兩個月後推出,近40人在火災中遇難,震驚整個社會。驟眼看來,《十萬火急》似乎不過是抄襲《烈火雄心》(回火,Backdraft,1991)之作,但前者其實異於後者這出荷里活片,主角是一群欲成為盡職消防員的普通人。影片情節是片段式的,輪流交替着戲劇化的救人場面,以及消防隊員個別面對的生活危機。片中縱有思想僵化的權威代表,但卻沒有真正的歹角,在港片中可謂異數。主要衝突來自主角不服從權威的態度,他坦言為救人不惜違規,別人則認為他行事魯莽。動作場面表現的,是消防隊員的團結精神與盡忠職守,特別是最後,工廠大火成為拍得極其精採的一幕。消防員死裏逃生面對上司的一刻(圖),直如一群現代版的俠士,而迥異的英雄主義觀念亦呼之欲出:他們首先對同僚忠誠,而這又基於更高層次的公民責任的觀念。80年代的英雄犧牲性命,為的是朋友或幫會,而不會是抽象的社群觀念。《十萬火急》的海報上有顯眼字句:“救得一命得一命。”

《十萬火急》**一幕過後的救火英雄

《十萬火急》很容易讓人覺得港人對本土政府機關普遍信任。但一如既往,文化對話的語域是很廣闊的。1997年焦慮的一年,8月公映、與《十萬火急》相映成趣的《神偷諜影》,圍繞一群愛冒險的年輕人,他們都是盜竊及網絡專家,只想賺夠錢到加勒比海享受餘生。較之早數月公映的《97古惑仔戰無不勝》,則讚揚忠於家庭、社區及香港,且團結一致的年輕人。10月推出的《香港製造》卻截然不同,是青少年活在社會邊緣的絕望吶喊。11月的《熱血最強》似是《十萬火急》煽**彩較淡的版本,稱許盡責及抗拒暴力的警察,題旨當然與更新了的功夫復仇故事如《馬永貞》及《戰狼傳說》(同於5月公映)完全兩樣。即使在中國收回香港主權前後數個月,電影有關英雄主義的本土對話,仍因大眾娛樂傳統使然,意見分歧亦一直紛紜。

我想拍一部反映我們這時代的電影,不然人家都不知道我們存在過。

《半邊人》(1983)

片中的移民導演(戈武)

香港影評人與電影界關係密切。縱然這城市出版大量報刊,但卻沒有像《TheNation》或《紐約客》等高質素刊物的發表場所。多數影評人只在報章撰文,有的則在流行周刊或雙周刊寫評論,而超過一千字的文章鮮獲刊登。因此,單靠寫影評難以餬口,有的影評人便在電影節工作,有的則投身電影製作,最常見是當編劇。文雋就不僅是影評人,也是成功的編劇兼監製,此外還經營一家火鍋店。

影業運作節奏急促,其周遭對話也變得快速。午夜場觀眾對影片反應“猶如即食麵”;影片都想緊貼潮流與新興口味;好些影評人撰寫評論,對象與其說是公眾,倒不若是導演或其他影評人。在一個經常互通聲息的社會,不論誰寫了什麼東西,都會傳遍所有人。

而重要觀點,往往都是在對話中碰撞出來的。譬如好些影評人認為香港電影已步進後現代階段,但大家對起始時間及後果則意見不一。魏紹恩認為本土的後現代觀念萌芽於1984年左右,是時新藝城崛起,中英正簽署聯合聲明,港片正轉向娛樂商品化;李焯桃則認為,後現代誕生於1989年之後,顯示大眾欲以懷舊及無厘頭為逃避之所,最突出例子見於一系列重拍舊片的作品及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知情讀者在閱讀一篇短評時,亦會一併考慮作者一貫的立場;至於導演,也會在片中回應後現代觀念,但往往是負面的。

我提及的影評人,多數介乎20~40歲,且都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會員。該會於1995年成立,旨在推動認真的影評文化;曾修讀電影的會員,只屬少數,因此,當地放映過的影片,成為他們了解電影史的一扇窗。香港發行商很少買進歐美獨立作品,若有機會放映塔爾科夫斯基或戈達爾的一部戲,話題便可延續數月之久。年輕一輩影評人的口味,都孕育自新荷里活電影(《教父》依然是里程牌),以及從新寫實主義至今的歐洲大師,戰後日本電影,大衛·林奇及塔倫蒂諾等美國導演,還有80年代香港電影。史匹堡、塔爾科夫斯基、西科塞斯及奇斯洛夫斯基等導演的影片,都是重要的參考依據。這些影評人通常不會回看昔日默片或戰後香港寫實電影傳統;他們不少在業內工作,目睹太多圓滑與妥協,難免對現下本土影片存有偏見。

年長一輩的影評人,則是較傳統的電影支持者。他們於60年代末冒起,是時,《中國學生周報》及大學電影會大力引進世界各國的電影文化。外籍港人早已於1962年成立第一影室電影會,但本地人的電影文化組織,到70年代才陸續出現,如火鳥電影會(1973)及香港藝術中心(1976)。1978年,數名導演及影評人成立香港電影文化中心,開辦課程及導演工作坊,還放映在戲院難得一見的影片。首十年的香港國際電影節(1977~1986),對建立一個世界視野的電影文化,貢獻良多,電影節除讓年輕影評人多接觸海外電影潮流外,還給他們提供寫作機會。此外,導演唐書璇於1975年創辦首份嚴肅刊物《大特寫》,開闢了另一個電影論壇;《大特寫》停刊后,《電影雙周刊》隨即於1979年創刊,與香港電影新浪潮站在同一陣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香港電影的秘密:娛樂的藝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香港電影的秘密:娛樂的藝術
上一章下一章

本土英雄(7)(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