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行歌(1)

大道行歌(1)

我知道什麼是現代化了。——鄧小平長期的政治磨礪和軍事生涯,鄧小平養成了兩個習慣。一個是喜歡查字典,一個是喜歡看地圖。遇到不清楚的詞句,他總是要在字典里把它查個清清楚楚。高明的政治家,總要有把握世事演變趨勢的精明和執着。不論走到哪裏,鄧小平經常要看看地圖,以確定自己所在的位置。高明的軍事家,總需要洞悉部隊周邊的地形,才能做到進退有據,明確自己的前進方向。在鄧小平的字典里,“人民”應該是一個無比重要的字眼。他常常說的話是“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答應不答應”、“人民擁護不擁護”。中國古代的哲人說:政之所行,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或許,在鄧小平凝看世界這幅大圖的時候,他要弄清楚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在世界發展中到底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1978年的中國,實現歷史性的轉折,恰恰是從鄧小平弄清人民的處境、中國的位置開始的。他視察東北的時候,曾痛心地對人說:“我們太窮了,太落後了,老實說對不起人民。我們的人民太好了。外國人議論,中國人究竟還能忍受多久,是很值得我們注意的。”在此後的多種場合和會議上,鄧小平都表達了這樣一種心情。【鄧小平同期聲】不搞現代化,科學技術水平不提高,社會生產力不發達,國家的實力得不到加強,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麼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和經濟制度就不能充分鞏固。然而,在當時的中國,多數人並不認為我們在世界發展的潮流面前落伍了。在遼寧省1978年編的一本小學英語教科書里,敘述一個倫敦小女孩在20世紀70年代,依舊像19世紀狄更斯筆下那樣生活着。當鄧小平看到英國的一家報紙報道的這件事後,立刻批示說:“此類材料,在英國會成為笑話。這是編者和出版社對外國無知的反映。”承認落後,是鄧小平當時一心要告訴人們的一個重要信息。他說:“我們要承認落後,不要怕丑。最近我跟外國人談話都是講這些話。有些外國朋友覺得驚奇,這有什麼驚奇?承認落後就有希望,道理很簡單,起碼有個好的願望。”承認落後需要勇氣,而改變落後卻需要智慧,需要見識,需要緊跟世界發展趨勢的宏觀視野。在16歲那年就漂洋過海到法蘭西勤工儉學的鄧小平,恰恰具備了這樣的視野。於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當“四人幫”為“萬噸輪”大造輿論時,他很不以為然地說:吹什麼牛!40年前我到法國去留學時,坐的就是萬噸級的外國郵船。的確,青年時代的鄧小平,親身感受到了當時先進國家的工業文明。建國之初,他在大西南主持修建新中國的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在接下來的建設歲月里,他主管過新中國的工業建設。50年代,東歐的一些國家相繼在中國舉辦了工業展覽,雖然這些國家並不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但卻遠遠超過了中國工業的發展水平。這樣的展覽,在古老的太廟院子裏,他看得是那麼仔細,那麼專註。他還三次到大慶視察,主持起草了著名的《國營工業企業管理條例》。西北三線企業的建設,更是他深情關注的地方。這樣的經歷,使他對現代化,對工業文明,有着更多的了解。1978年秋天,出訪朝鮮回來的路上,鄧小平來到東北三省視察工作。他走一路,說一路。遼寧省委和本溪市委的領導向他彙報了本溪的發展情況,在談到本溪的工業時,遼寧省委的一位領導說:“本溪搞得還是不錯的。”鄧小平說:“我知道,你們還是比較好的。在國內你們不錯,在國外與發達國家比,你們還是落後的。”“過去,我們對國外的很多事情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知道還有罪嘛,崇洋媚外嘛。我們應當去看看人家是怎樣搞的。”在大慶,他說,我們要大量吸收國外的資金、新的技術、新的設備。令人擔心的是我們的體制現在已經不適應這項工作,不適應現代化建設,總的來說上層建築不適應新的需求。我們必須懂得這一點。他舉例說:武鋼一米七軋機,是西德、日本的最新技術,現在擱在那兒不會用,迫使我們要留一點外國技術人員,包括技術工人。到了吉林,鄧小平提醒大家:現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中,我們的國民平均收入名列倒數二十幾名,算貧困的國家之一。就是在第三世界,我們也是貧困的一部分。生產力發展的速度比資本主義慢,那就沒有優越性,這是最大的政治。為了和國際上比,中國政府在1978年4月派出了以副總理谷牧為團長的代表團出訪西歐五國,這是新中國政府成立30年來第一次向西方派出政府代表團。此行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考察西方經濟發展的狀況。出訪前,鄧小平專門在北京飯店接見了代表團,並叮囑說:“要廣泛接觸,詳細調查,深入研究些問題。”“對的看,錯的也看,趕快拿過來。”6月下旬,代表團回來后他又仔細聽取了彙報。並指出,一定要下決心引進外資搞建設,要儘快爭取時間。急迫的心情溢於言表。  [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紀小平:再現一代偉人領袖風采(選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世紀小平:再現一代偉人領袖風采(選載)
上一章下一章

大道行歌(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