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陣地的失陷

前哨陣地的失陷

正當日本海軍偷襲夏威夷基地的時候,日軍第十一航空艦隊的海軍飛行員們,以台灣為基地,在他們的飛機旁度過了一個不平靜的夜晚,他們正等待着一場大霧的消散。他們的任務是:猛烈轟炸500英里之外、位於菲律賓群島的美國重要的空軍基地,它是美國沿太平洋防線的組成部分,這條防線從珍珠港延伸到威克島、關島和馬尼拉。早上6時,隨着大霧升起,台灣的霧氣不斷加大,一個擴音喇叭大聲播放着:"注意!一則重要公告!"珍珠港遭受"毀滅性襲擊"的消息,使日本人欣喜若狂,紛紛載歌載舞,舉手相慶。但是,現在他們的任務要求他們進行另外一次冒險。美國人不會再對偷襲感到驚奇,他們肯定已經加強在菲律賓的防守,準備防備和反擊任何進攻,甚至更壞一些的情況。由於大霧造成的延誤,也有可能促使美國派出他們自己的轟炸機,向北飛來攻擊日本在台灣的空軍基地。大霧散去了,但是美國的襲擊並沒有到來。12月8日上午10時45分(菲律賓時間),108架日本轟炸機和84架"零"式戰鬥機起飛,快速飛向南邊的呂宋島,這是菲律賓最大的一個島嶼,位於其最北端,日本人確信他們將會遭遇警告和猛烈的還擊。但他們遇到的卻是意外的驚喜。"我們遇到的情形簡直不敢想像,"坂井敘述道--他是一位"零"式戰鬥機飛行員,參與襲擊了美國在馬尼拉西北角重要的克拉克轟炸機基地--"與想像中的美國戰鬥機猛烈還擊的情形相反,我們向下望去,看到大約60架敵軍的轟炸機和戰鬥機,沿着跑道整齊地停放着。它們就像蹲坐着的鴨子一樣整齊地排列着。"當日本轟炸機在22000英尺高的高空飛過空軍基地的時候,美國的防空炮火還擊了--但是幾千英尺的炮彈高度太低了。一些美國戰鬥機投入了空戰,但太遲了。"進攻是完美的,"坂井回憶說,"長串長串的炸彈翻滾着向目標落下……整個基地好像都被爆炸沖向了天空。飛機、飛機棚以及其他一些地面設施的碎片四處飛散,大火肆虐着,濃煙直衝雲霄。"日本的戰鬥機瞄向美國的轟炸機,用機槍和航炮猛烈掃射。坂井的戰鬥機用航炮打壞了兩架停放在跑道上的B-17轟炸機。接着,作為攻擊目標的一部分,日本飛行員發現了一架飛行的美國P-40戰鬥機,他立即瞄準並扣動了扳機。子彈打穿了駕駛員乘坐的座艙,導致飛機爆炸。"飛行員好像搖晃着,"坂井描述着,"接着跳了出去,然後掉向地面。"坂井是第一位二戰期間的空戰高手,後來成為日本的王牌飛行員,並在戰後倖存下來。攻擊者返回基地,高興之餘也有一點不知所措。當第一批轟炸機降落在台灣機場,機組人員跳出艙外的時候,其中一位問另一位:"敵人怎麼樣了?他們看起來好像不知道戰爭已經爆發了。"敵人知道戰爭已經爆發。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美國在遠東的陸軍總司令,凌晨3時30分的時候在馬尼拉酒店已經接到了珍珠港遭襲的消息(一名授權軍官聽到了這個消息,但他當時正用短波收音機收聽美國的一首舞廳音樂,因而忽視了這個消息)。凌晨5點,華盛頓證實了這個消息,麥克阿瑟召集他的參謀人員在司令部開會,地點在克拉克維多利亞街1號。早在12月27日,麥克阿瑟就從華盛頓提前得到了可能遭受攻擊的警告,最近也有很多日本飛機在呂宋島附近偵察。儘管他的參謀人員懷疑日本在台灣的空軍是否能夠飛到呂宋島,麥克阿瑟還是命令35架四引擎的B-17轟炸機,從克拉克空軍基地轉移到不易遭受攻擊的位於棉蘭老島的新空軍基地。但是菲律賓群島並沒有任何緊急的感覺,就像戰前的夏威夷群島一樣。當戰爭爆發的時候,仍有一半的B-17轟炸機駐紮在克拉克基地。聽到日軍攻擊珍珠港的消息后,布里爾頓少將,麥克阿瑟屬下菲律賓群島美國空軍的指揮官,立即請求派出他的轟炸機去進攻日軍在台灣的基地。布里爾頓並沒有足夠的有關台灣的地圖,也沒有空中的偵察照片。他的B-17轟炸機被譽為"空中堡壘",但極易遭受攻擊並且行動緩慢,而且由於路途遙遠,將被迫在缺少戰機護航的情況下出發。但是他感覺到,他的部屬能夠給日本一些打擊,儘管有一些困難。布里爾頓同理查德·薩瑟蘭少將商談,後者在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都是麥克阿瑟的空軍參謀長。在幾個小時內,他的請求毫無結果。作為防範,布里爾頓命令戰鬥機在空中巡航保護B-17轟炸機。接着,上午10點后不久,麥克阿瑟命令布里爾頓先派出飛機去偵察台灣的情況,這意味着接下來將要進行轟炸攻擊。布里爾頓命令他的戰機補充燃油。接着大約在中午12時20分,戰鬥機都整齊地排列在跑道旁邊,官兵們在屋內吃午餐,同時研究他們已經拿到的地圖,但是這時日本的轟炸機已經飛到克拉克基地的上空,美軍的戰鬥機基地伊拜也在附近。轟炸開始了。全部17架B-17轟炸機都被炸毀,同時被毀壞的還有53架P-40戰鬥機和其他30架飛機;80名地勤人員被炸死,還有175人受傷。(很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被毀壞的設備當中,有一套可以提供預警信號的雷達系統也被摧毀--可惜它還沒有完全安裝好。)在戰爭初期,麥克阿瑟已經喪失了一半的空軍力量。日本在西太平洋和東南亞的征服計劃伴隨着驚人的成功開始了。美國在夏威夷和菲律賓的海軍和空軍遭受了一連串可怕的打擊。同一天,美國在關島和威克島的重要前哨也遭到轟炸,對這些島嶼的入侵肯定即將開始。所有對這些精心選擇的目標的打擊,使美國的軍事力量幾乎癱瘓,迫使他們在西太平洋沿線建立了很多空軍和海軍基地的警戒哨,在這條警戒線之外日本能夠實現其宏偉的藍圖。只要美軍被固定住了,日軍就能夠通過菲律賓南下,佔領馬來亞,奪取強大的英國海軍在新加坡的海軍基地。當這些攻擊成功展開的時候,日軍輕易地佔領了荷屬東印度群島,那兒蘊藏着豐富的石油,滿足了日本的戰爭機器對燃油的需求。沿太平洋警戒線上一個最重要的據點落入了日軍手中,那就是關島。它是一個很小的美屬島嶼,位於馬尼拉以東1500英里的馬里亞納群島上。珍珠港上的戰爭煙火尚未熄滅,攻擊就降臨到了關島,可它並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1938年,一個特別海軍委員會曾經建議,作為美國在太平洋前哨防禦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關島應該被發展成為一個一流的空軍和潛艇基地。但是國會拒絕批准這個建議,部分原因是為了避免激怒日本,他們當時正在中太平洋地區自己所屬的島嶼上繁忙地建構防禦設施。1941年12月8日,關島是由這樣一支駐軍守衛着:它由427名海軍水兵和247名地方部隊軍人組成。他們裝備的武器不超過170支步槍,還有一些一戰期間的機關槍和棕色的步槍。關島的末日迅速來臨了。12月10日午夜過後的幾個小時內,大約5400名日本海軍和步兵登上了海島。天亮的時候,他們到達了當地政府所在地,在那兒有零星的交戰發生。早上5時45分,當太陽從太平洋上升起來的時候,自動喇叭播放出三下"托、托……"的響聲,宣告美軍已經停止了抵抗。海軍上校喬治·麥克米倫,島上部隊的指揮官,向日本軍官投降了,日本人命令他脫去短內褲。在那段恥辱的記錄上,美國西海岸之外從威克島到菲律賓群島蔓延3000英里惟一的一塊土地失陷了。接下來是威克島。它位於夏威夷以西2300英里,孤零零地由3個小島組成環狀珊瑚島。在威克島平凡的歷史上,主要依賴海上衝浪、海鷗和在頭上尖叫的海艦鳥揚名於外。當1941年戰爭烏雲匯聚的時候,經過國會的同意,美國海軍開始姍姍來遲地把威克島建設成為一個空軍基地--一種可以駐紮航母、通向東南太平洋的基地。11月,當海軍指揮官溫菲爾德·斯科特·坎寧安視察威克島的時侯,他看到一支由1200名工人組成的建設隊伍,正在緊張地鋪設公路、建造防禦帶和在珊瑚尖峰間疏通航道。在日本軍隊轟炸珍珠港的當天,在詹姆斯·德弗羅少校的率領下,威克島上有447名海軍士兵,另有75名陸軍通訊兵。島上的防空任務由12架戰鬥機組成的一個中隊負責,歸保羅·普特納姆少校領導。艦隊航空兵飛的是"格魯曼野貓"飛機,它在速度和機動性方面都比得上日本的"零"式戰鬥機。艦隊的炮火由3尊雙管5英寸口徑的大炮組成,此外還有12尊3英寸的防空炮火。在茂密的灌木叢中,還有機關槍守衛着海岸線。島上沒有雷達防空預警設備(美國人用向空中鳴槍三響的辦法傳遞敵機攻擊的消息)。但是只有這麼一點可憐的裝備,德弗羅少校和普特納姆少校所屬的部隊很難抵禦日軍的進攻,如果有也是暫時的,失敗不可避免。對威克島的第一輪攻擊剛好發生在進攻珍珠港當天的中午。通過收聽無線電波了解到攻擊珍珠港的消息之後,德弗羅少校迅速用喇叭發出"集結部隊"的命令。士兵們抓起了他們的步槍;存儲的彈藥被運輸到岸邊的防禦塹壕中,有4架短程的格魯曼戰機起飛去進行巡邏。接着一陣暴風吹來,這些巡邏在12000英尺高空的格魯曼戰機,由於暴風帶來的烏雲的阻擋,錯過了與36架敵機遭遇的機會,後者是從650英里之外日本所屬的誇賈林環礁向南飛來的。日本飛機轟炸並破壞了威克島的防空設施,炸毀了7架尚未起飛的美軍飛機,重創其餘的飛機。美國人只剩下4架開走的飛機。然而,當他們返回的時候,格魯曼飛機上的飛行員擊落了6架日本轟炸機,這些轟炸機計劃每天都要來破壞美軍的防禦設施。12月11日午夜過後不久,海軍執勤人員發現地平線上有一些閃亮的光線;天亮時分,日本的入侵力量--由3艘輕巡洋艦、6艘驅逐艦、2艘巡邏艇和2艘運輸船組成--朝威克島的中心島嶼開來。根據坎寧安指揮官的命令,當日軍艦隊到達射程範圍之內時,水兵們開始用5英寸口徑的火炮開火。在離海岸線4英里的地方,日本艦隊也開火了;一直到水兵們的大炮停止了射擊。當日本艦隊行駛到距離4500碼遠的地方時,美軍大炮重新開火。在空襲中被炸毀大部分控制設備的那些5英寸口徑的大炮,差不多立即擊中了兩艘日本戰船。日本艦隊的旗艦"夕陽"號巡洋艦,被三枚美軍炮彈擊中后喪失了戰鬥力。一艘驅逐艦被擊中了彈藥庫,立即爆炸並沉沒了。在一個塹壕里,激動的海軍炮手們開始歡呼、跳躍着,一直到一名嚴厲的軍士亨利·貝德命令他們安靜下來。"冷靜!小夥子們,回到你們的大炮邊!"他喊道,"你們以為這是什麼,一場棒球比賽?"這並不是威克島守衛者們那天最後的一次勝利。後來日軍另外一艘驅逐艦也被擊中,接着是一艘運兵船、一艘巡洋艦和另一艘驅逐艦。倖存下來的格魯曼戰鬥機也參加了戰鬥,向日軍的艦隊投下了100磅重的炸彈。儘管他的飛機也被日軍的防空炮火擊中,亨利·埃里德機長還是駕駛他的戰機直接衝上"如月"號驅逐艦的后甲板,戰艦爆炸了,沒有一個倖存者。這是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但它的確發生了。在45分鐘的戰鬥中,區區幾百名海軍士兵打退了日軍整個艦隊的進攻。日軍的指揮官甚至沒有試圖登陸,就命令艦隊掉頭返回了誇賈林島。他的兩艘驅逐艦被擊沉,超過500名士兵陣亡,美國方面僅僅損失了1名士兵。"1941年12月11日,"歷史學家塞繆爾·埃利奧特·莫里森後來寫道:"美**事史上應當永遠值得驕傲的一天。"因為這是開戰以來日軍遭受的第一次挫折。關於威克島的進攻,戰後日本海軍一位權威人士說:"這是我們海軍歷史上曾經遭受過的最恥辱的失敗之一。"坎寧安、德弗羅和他們的士兵們興高采烈,但是他們知道日本軍隊還會回來。威克島是美國手中剩下的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前哨站。空襲在殘酷地持續着,12月23日午夜過後兩個小時,賀岡將軍率領的第二波、更大規模的略軍來到了威克島。這一次,他得到了6艘重型巡洋艦以及兩艘航母的支持,兩艘航空母艦都曾攻擊過夏威夷。另外,這次侵襲的力量還包括20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日本最精銳的海軍士兵。新的攻擊開始了,坎寧安指揮官後來寫道:"失望混亂的空氣瀰漫著,只有一點很清楚--侵襲者的力量佔據絕對優勢。"大約1000名日本海軍在第一輪攻擊中登上了海岸線。美國守衛者小規模地分散在3個小島上。他們的人員太少了,以至於不能守衛全部的海岸線。一些工人也尋找武器和士兵們並肩作戰。其餘沒有武裝的人,則尋找能夠隱藏他們的散兵坑和掩體。戰鬥是殘酷的。在一個小島上,70名海軍士兵抵禦着100名日軍登陸士兵,幾乎全部戰死。在混亂的戰鬥中,有人向美軍戰地指揮所報告說,日軍已經佔領了一些地區。天亮的時候,從日軍航空母艦上起飛的俯衝式轟炸機開始向珊瑚島上美軍的陣地投放炸彈。現在已經沒有"野貓"式戰鬥機攻擊它們了--前天最後一架戰鬥機在海上消失了。普特曼少校、埃里德上尉和其他一些中隊的倖存者,拿起步槍繼續戰鬥,一直到他們當中最後的一位戰死或受傷。在那個最大的小島上,日軍增強了第一波攻擊,向美軍不斷施加強大的壓力,美軍被強大的地面炮火、炸彈和機槍壓制着。天亮不久,一支日軍小分隊滲透進了彈藥庫,但是裏面空空蕩蕩,彈藥已經被轉移到一處臨時醫院,那兒聚滿了美軍的傷員。早上7點30分,士兵們仍然在全神貫注地堅守着,但是坎寧安知道他面臨著不可避免的失敗。島上的守衛者也許能夠堅持過白天,而一旦黑暗降臨,他們將肯定被擊潰。島上有超過1000名毫無武裝的居民,戰爭將會演變成一場大屠殺。在同德弗羅商量以後,坎寧安命令海軍少校投降。德弗羅很不情願地命令他周圍的人砸毀武器,然後在他的掩體上面舉起了一面床單。接着,跟隨着一位舉着白旗快速搖晃的士兵,德弗羅踏上小路去尋找日本人,沿途命令他的士兵停止抵抗。在聖誕節前的兩天,威克島陷落了;122人在守衛中陣亡。島上守衛者的英勇與威克島故事中黑暗的一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那個前哨站許多英里之外,發生了一連串的事件,做出了很多決議。在最後攻擊開始前的兩個星期,對於守衛者來說發生了一些令人悲哀的情況,一支特遣艦隊被命令去增援威克島,但是這支部隊到達島嶼之前被召回。這支特遣部隊包括重達33000噸的航空母艦"薩拉托加"號,上面總共載有72架戰鬥機和俯衝式轟炸機,最高速度達34節。根據海軍少將弗蘭克·傑克·弗萊徹爾的要求,這支特遣部隊被及時派去幫助威克島的防禦。但是對於長達3天多的航行時間,性格過分謹慎的弗萊徹爾懷疑燃料供給是否充足,為了節約燃油,它的航行速度沒有超過13節。在珍珠港,金梅爾海軍上將離職之後,威廉姆·派伊副司令暫時負責太平洋艦隊的主要領導事務。在12月7日遭受慘重損失之後,派伊不願意讓"薩拉托加"號去承擔風險,它是美國太平洋艦隊三艘大航母中惟一能夠使用的一艘。有一段時間,派伊命令弗萊徹爾快速前進,去發動空中打擊以支援威克島的守衛者。但接着他收回那個命令,要求弗萊徹爾派遣水上飛機供應船前去援助威克島。後來,他又取消了這個決定,命令這支特遣部隊返航。結果沒有任何救援部隊到達威克島。其間,在菲律賓群島,日本軍隊準備更大規模地羞辱美**隊。在對克拉克基地大規模襲擊之後的一個星期內,一小股日本軍隊在呂宋島的東南和北面登陸。意識到這些登陸只是牽制式的攻擊后,麥克阿瑟拒絕派出他的地面主力部隊。相反,他派出許多分散的P-40戰鬥機和B-17轟炸機分隊去攻擊日軍的艦隊和運輸船。柯林·凱利上校駕駛着一架B-17轟炸機,他後來成為美國二戰期間的第一個英雄。12月10日,凱利做出一個大膽決定:和他的機組人員駕駛轟炸機單獨去攻擊位於呂宋島北面的日本戰艦"春那"號。看到從船尾噴出巨大的濃煙后,凱利立即向基地報告,說一艘戰艦可能被擊沉--這對於正在整軍備戰的菲律賓守衛者,以及在珍珠港遭受沉重打擊的美國民眾來說,無疑是急需的振奮人心的一個好消息。事實上,那天菲律賓海域並沒有戰艦,凱利攻擊的可能只是一艘巡洋艦,而且,它只是被重創,並沒有沉沒。在凱利返回克拉克空軍基地之前,他的轟炸機遭到了日本"零"式戰鬥機的狙擊,一時間,機關槍和加農炮密集地向轟炸機開火,轟炸機着火了。凱利和他的飛機一起墜毀了,但他卻使飛機在空中停留了足夠長的時間,從而使他的6名機組人員得以安全跳傘生還。他犧牲后被授予光榮的十字軍勳章,部分原因是表彰他英勇地和戰機共存亡的行為,部分原因是人們錯誤地認為他擊沉了"春那"號戰艦。12月22日,日軍對菲律賓群島大規模的攻擊開始了,由43000名士兵組成的第十四陸軍師在本間將軍的率領下,從防守薄弱的仁牙因海灣登陸,這兒距離馬尼拉北部120英里。本間的部隊在中國的戰場得到了鍛煉,並且得到裝甲車和炮兵的有力支持。本間本人是中國戰場一個富有經驗的老兵。日本帝國總參謀部給了他50天的時間去佔領呂宋島。麥克阿瑟將軍,作為美國和菲律賓聯合陸軍的指揮官,能夠調動幾乎超過本間3倍數量的軍隊。但是他們集結的10萬名土著菲律賓士兵訓練很少、裝備很差,調動也不統一。在戰前幾年中,麥克阿瑟竭盡全力幫助菲律賓人組建一支有效率的武裝力量,期望他們能夠在1946年實現完全的獨立。但是他們沒有一點緊迫感,發展也很緩慢。麥克阿瑟值得驕傲的是美國陸軍下轄的菲律賓部隊(包括第三十一步兵團,全部由美國人組成)和12000名偵察兵,他們是美國陸軍中的菲律賓人,被證明是他們國家頑強的、不屈不撓的捍衛者。菲律賓的常規部隊是一個戰鬥單位,還有美國海軍的第四團,是11月份趕來的。總之,麥克阿瑟總共有25000到30000名可以依賴的正規軍。本間的侵犯遭到了呂宋島北部軍事力量的反擊,指揮官是美國的喬納森·溫賴特中將。一些菲律賓部隊在他的指揮下英勇戰鬥,但是他們很快被擊潰,剩下的人四處逃散。夜幕降臨的時候,在坦克縱隊的引領下,日軍席捲馬尼拉,呂宋島北部的部隊被迫全線撤退。本間將軍的部隊剛在仁牙因登陸,另一支日本兩棲部隊就攻擊了呂宋島的檸檬灣,大約位於馬尼拉東南方向70英里。兩支日本部隊向這個重要城市猛烈夾擊。在北面,1941年聖誕節那天,溫賴特將軍試圖在阿格努河對面建立一條天然防禦線。但是日軍的第四十八師在炮火和坦克的掩護下,迅速突破了防線。12月26的傍晚,溫賴特的部隊不得不再一次撤退。麥克阿瑟已經預見到即將發生的情況,早在12月23日,他就決定重新啟用一個古老但卻很實用的計劃:將呂宋島所有的部隊撤退到巴丹半島--30英里之外一個樹木覆蓋的山丘半島,茂密的叢林和陡峭的峽谷把馬尼拉海灣和中國南海分隔開來。這個行動將把馬尼拉拱手送給本間的部隊,但是美國和菲律賓的部隊可以控制馬尼拉海灣入口處的科雷吉多島的一個要塞,防止日軍使用這個港口。"他們也許佔有瓶子,但我擁有瓶塞。"麥克阿瑟說。為保證這個策略順利實行,溫賴特將軍的部隊必須在北邊長時間地拖延住日軍,從而為喬治·帕克中將在呂宋島南邊的部隊提供足夠的時間撤出馬尼拉,轉移到巴丹半島,當時他們正頑強地抗擊在馬尼拉東南方向登陸的日軍。在這樣的大規模撤退中,沒有足夠的卡車來運送部隊,因此馬尼拉島上裝飾漂亮的公共汽車被徵用來服役,一車一車地把士兵、食物和彈藥運送到巴丹半島。軍隊撤退很少有這樣奇怪的情形:色彩艷麗的公共汽車和深綠褐色的軍用車輛混合成一支巨大的交通車流;其中還夾雜有小汽車和木製牛車,車上大多是痛恨日本人的菲律賓居民。當部隊向巴丹半島撤退的時候,麥克阿瑟正準備把他的司令部轉移到科雷吉多島,在那兒,菲律賓共和國政府的總統曼紐爾·奎松將和他會合。一個沒有歡呼聲的平安夜,當太陽落下的時候,將軍,他周圍的人員,他的妻子珍妮,他們4歲的兒子阿瑟和來自廣東的育嬰女傭阿陳,聚集在馬尼拉酒店外的船塢上。當晚宴的音樂從酒店舞廳內飄揚出來的時候,這群人已經登上了島際汽船"埃斯特拉堂"號,它將開往被稱為"岩石"的一個小島,旅程為22英里。從海濱之外的區域傳來了轟轟的爆炸聲,這是炸毀石油和其他儲備物資的聲音,這樣做是為了防止它們落入登陸的日軍之手。在馬尼拉南端的凱威特海軍大院,有100萬桶石油被放火燃燒,黑暗的夜空中升起了烈烈的火焰。在汽艇的甲板上,麥克阿瑟獨自一人站在那裏,雙手捂着頭部。有人開始唱起了《寂靜的夜晚》,接着很多人也陸續參加進來。麥克阿瑟命令帕克將軍趕到巴丹半島,開始準備島上的防禦工作。在接下來的一星期中,溫賴特將軍和帕克的繼任者,阿爾波特·瓊斯少將,一直在為向巴丹半島的轉移行動爭取時間而戰鬥着;南呂宋島部隊最後一批火炮和卡車在新年第一天通過帕姆帕尼嘎河,他們趕在日軍前鋒部隊到達半小時前炸毀了大橋。1月6日,大部分--不是全部--麥克阿瑟在呂宋島的部隊渡過了大河,進入了巴丹半島。一些小規模的分遣隊在撤退中被日軍切斷,被迫疏散進入山嶺和叢林地帶,組成了游擊隊。幾千名菲律賓預備役士兵沒有隨軍撤退,而是返回了家鄉。1月2日,日軍佔領了馬尼拉。在那個傍晚,美國高級專員住所前面的草坪上,一支日本軍旗護衛隊在蔓延的阿拉伯樹下集結。一名日軍水兵降下了星條旗,把它踩在腳底下。護衛隊開始高唱日本的國歌《君之代》,並舉槍致敬,一名水兵升起了太陽旗。根據本間的命令,所有的英國和美國居民都被集中收容,否則他們就要遭到迫害。在此期間,大約萬美國士兵和萬菲律賓士兵被運送到巴丹半島。他們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巴丹半島上儲備的物資,實行定量供應可滿足10萬人消費1個月的時間,而現在半島上聚集了8萬名士兵和萬名避難的居民。面對長期的包圍,彈藥供給也嚴重不足。最糟糕的也許是醫藥短缺,特別是奎寧--當時惟一能夠對付瘧疾的藥物。巴丹半島上,叢林覆蓋,到處是沼氣和蚊子,這正是瘧疾蔓延的沃土。不久,數千名士兵就因為寒冷和發燒而病倒了。殘存的B-17轟炸機被疏散到澳大利亞,一支小型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撤退到了爪哇。為了防守巴丹半島,麥克阿瑟在沿着半島外圍20英里的防禦線上佈置了軍隊。一支特種部隊在溫賴特將軍的率領下,控制了混亂狀態,駐守在陡峭的西部海岸。其他部隊在帕克將軍的率領下,駐紮在沼澤遍地的東海岸。在他們中間,是42000英尺高的納啼博大山,非常陡峭,山上樹木茂密,連綿不絕,難以逾越的天塹使兩支部隊之間很難建立有效的聯繫。日本人認為巴丹半島很快就能攻下,把本間將軍最精銳的第四十八師調走了,計劃去攻佔爪哇。它原來駐紮的地方,被從台灣調來的第六十五旅接防,其士兵大多是新征入伍,只接受了大約1個月的訓練。日軍的進攻在7月9日開始了,他們集中炮火攻擊半島北部的尖端地帶。帕克將軍在半島西半部的陣地首先遭到攻擊。11月11日的傍晚--日軍最喜歡發動進攻的時間--步兵團士兵高呼着"八嘎"向用鐵絲網保護着的美軍和菲律賓士兵的陣地發起進攻。一些參與進攻的士兵用自己的身體撲在鐵絲網上,架起了一座人橋,從而使後續部隊能夠爬過鐵絲網。但是第一次進攻被擊退了,日軍付出了300具屍體的慘重代價。接下來兩個星期的艱苦戰鬥,雙方各有勝負。雙方軍隊都使用了坦克和炮兵,但是日軍掌握了制空權。最後,本間兩個最精銳的步兵團,攻佔了沿納啼博大山斜坡的中心地帶,轉而從內線側翼進攻溫賴特和帕克的部隊,威脅到了這兩支部隊的退路。麥克阿瑟命令部隊撤退至半島中部地帶,在那兒建立一條新的防禦陣地。這次撤退非常艱難和混亂,士兵們要爬過佈滿岩石的海灘,穿過叢林覆蓋的峽谷。這個地區為數不多的道路上,擠滿了被打壞的公共汽車和卡車,還有疲憊不堪的士兵。12月25日,當美國的殿後部隊慌亂地趕到新陣地的時候,士兵們滿臉鬍鬚,臉也沒洗,軍服破破爛爛,一位軍官看了看他們的臉,他們"缺少表情",他後來寫道:士兵們看起來"就如同行屍走肉"。就在他們退卻的時候,美軍的背後又面臨著新的威脅。在巴丹半島西南角一片狹小的陸地上,日軍依靠兩棲部隊發動了4次登陸。這些地區防守薄弱,由一支混編的部隊駐守,其中有海員、水兵、飛機被炸掉的航空兵以及菲律賓的警察部隊。遭受攻擊的這些地區立即得到了善打硬仗的菲律賓航空兵的支援,逐步地,日軍被趕回了海灘。在海灘上,日軍據守在臨海山崖的岩洞中;最後,海軍的魚雷快艇從海面上發射炮火,配合航空兵從天上投擲炸彈作戰,這些日軍終於被消滅了。美軍從這次作戰中學到了一個經驗,以後在太平洋戰爭中也多次遇到:日本士兵,不管他們在陣地上如何絕望,都寧可戰死,決不會投降。到2月中旬,日軍兩棲部隊的威脅被清除了。但是在那條新的防禦戰線上,日軍幾乎接連不斷地進攻東線帕克的部隊和西線溫賴特的部隊,企圖在守衛者完全穩定下來之前撕破防線。在光線幾乎都不能穿透的茂密叢林中,戰鬥變成了近距離的肉搏戰。日軍一個大隊企圖衝破溫賴特過度延伸的戰線,但是卻陷入了美-菲聯軍的包圍圈。依靠建立的一條圓形的防禦陣地,日軍士兵奮不顧身地頑抗着。但是溫賴特的部隊成功地把他們分隔成了兩部分,逐步地消滅了其中一部分被包圍的部隊。日軍指揮官率領另一部分部隊,設法沖回了叢林中他自己的陣地。但是,在兩星期前衝進溫賴特陣地的1000人的部隊當中,只有377人生還。對手頑強的抵抗迫使本間在2月份的第二個星期認為,他應當放棄進攻。攻佔呂宋島50天的期限已到,在巴丹半島的戰鬥中日軍傷亡超過7000人。另外10000到12000人在瘧疾、登革熱、痢疾或者腳氣病的襲擊下病倒了。然而他仍舊只佔有一半的巴丹半島。本間被迫把疲憊不堪的部隊後撤了幾英里,並向東京請求增援。在接下來將近兩個月的暫時休戰中,美國和菲律賓的部隊加強了他們陣地的防禦設施,佈下了雷區,重新組建他們剩下的炮兵部隊。但是,這個時候主要的敵人已經不再是日軍。疾病和營養不良慢慢地使麥克阿瑟的部隊癱瘓。儲備的奎寧差不多已經用光,食物供給非常少,以致戰壕中的士兵看起來就像一副活動着的骨架。這個地區的日軍也沒有強壯到足以恢復進攻的程度。但是他們卻求助一些非傳統的策略,把一種新的恐怖辦法帶進了戰鬥中。他們以排為單位進行組合,通過一次和數次的滲透,進入叢林中美-菲陣地後面預定的地點。在那兒他們破壞美軍後面的梯形編隊,伏擊巡邏隊,燒毀供應品,竊取食物和武器。士兵們露宿在原以為很安全的營地中,經常一覺醒來卻發現身邊的戰友已經在睡夢中被刺刀捅死。任何不走運的人都可能被日本兵捕獲,甚至處死。當日軍的攻擊停止的時候,已經被提起並且差不多是興奮起來的士氣,開始直線下降到絕望。飢餓、疾病和接連不斷的空襲的襲擊,是導致失望情緒連續增長的一系列因素。2月23日羅斯福總統的無線電廣播講話,目的在於激發部隊的士氣,但卻大力闡明他們目前面臨的嚴峻形勢,強調沒有從美國獲得增援的可能性。在此期間,麥克阿瑟住在增強了防禦的科雷吉多島,相對安全,有點諷刺意味的是,他是作為"棒球場上的休閑者"開始為挨餓的士兵所熟知;另外還因為,在這個地方,他沒有做什麼事情使他為周圍的人所喜愛,就離開這兒前往澳大利亞了。麥克阿瑟已經準備堅持到最後,準備被俘入獄或者戰死在科雷吉多島。幾個星期以來,他一直抵制着來自華盛頓要求他離開菲律賓的壓力。接着在2月份下旬,羅斯福親自命令他前往澳大利亞,設想由他來指揮在那兒集結的美國部隊,為最後的反攻做準備。3月10日,麥克阿瑟召見溫賴特,告訴他自己將要離開的消息,並命令溫賴特指揮在呂宋島的部隊。"如果我去澳大利亞,"麥克阿瑟說,"當我積蓄足夠的力量時,我會回來。"第二天傍晚,麥克阿瑟、他的家人和一些官員,登上了4艘電動魚雷艇,這些魚雷艇停泊在科雷吉多島寬闊堅固的碼頭上。在PT-41魚雷艇的甲板上,麥克阿瑟回頭轉向船長約翰·布爾克里上尉,一位長滿鬍鬚、胸圍寬大的年輕軍官,腰間帶着兩支手槍,他曾經在日軍對巴丹半島發動兩棲攻擊的時候擊沉兩艘登陸艇。"小夥子,當你準備好時,就可以開船了。"麥克阿瑟說。當魚雷艇離開碼頭、穿過科雷吉多島的雷區開向公海的時候,他舉起帽子向岸上的人們行禮致敬。麥克阿瑟和他的隨從人員乘船前往南方500英里之外的棉蘭老島。從那兒他將轉乘B-17轟炸機,飛行1600英里前往達爾文港。在到達澳大利亞后不久,他乘坐火車穿過大陸前往墨爾本期間,將軍收到了美**隊參謀長的消息,喬治·馬歇爾將軍告訴他,沒有美國人、步兵師,沒有坦克或者重型大炮被派往澳大利亞。麥克阿瑟還發現,250架在澳大利亞的盟軍戰鬥機被日軍快速擊毀。澳大利亞自身面臨著被攻擊的危險,兩個澳大利亞師被從中東召回。這些令人沮喪的情況甚至影響了麥克阿瑟一直堅持的樂觀情緒。"上帝憐憫我們吧。"他低聲嘀咕着。然而,1個小時后,簡單地了解完情況,麥克阿瑟走到新聞記者們面前,做了一個簡短、強有力的聲明。他說,他來到澳大利亞,是組織"美國攻擊力量反攻日本"。聲明最後,他發誓說,盟軍將努力戰鬥。"我現在來到這裏,"麥克阿瑟說,"但我還會回去。"在離開菲律賓之前,麥克阿瑟把他的部隊重新分成4個部分,所有的部隊都必須通過設在科雷吉多島的高級司令部接受他的指揮。但是,華盛頓並不知道這一點,任命溫賴特擔任在菲律賓美軍部隊的指揮官。3月20日,經過一陣尷尬的混亂之後,溫賴特被授命具有全權指揮權,同時提升為中將。麥克阿瑟在澳大利亞保留"監督"的職責。在此期間,巴丹半島的苦惱一直在延續着。到3月底,80000守軍當中有將近1/4的人不能戰鬥。他們當中大部分人都病倒了,或者是面臨著飢餓的威脅。每天有1000人由於瘧疾而倒下。定量配給的食物已經被減少了一半,並且還在減少,現在每天供給的食品只有8到10盎司大米,外加1盎司或者魚或者罐裝豬肉。在一些地區,軍官們不得不制止手下的士兵去吃死去動物腐爛的屍體。華盛頓在努力恢復對菲律賓游擊隊的物資供應,但是效果並不明顯。日本軍隊控制着菲律賓南部一些重要的據點。海軍艦隊巡邏在從澳大利亞到荷屬東印度群島之間狹窄的水面上。儘管經過精心計劃,時不時冒險去突破封鎖線,但也只有3艘攻擊船到達了菲律賓。偶爾地,潛艇也運送一些食物和彈藥到棉蘭老島或者科雷吉多島,但是對於大部分在巴丹半島戰鬥的士兵來說,正如他們自己所說,只能依靠自力更生。同時,日軍重新發動了他們在巴丹半島的軍事進攻。本間將軍從第十四軍中篩選了21000名恢復體力的士兵、150尊新的地面炮火和60架轟炸機。儘管部隊損失慘重,本間仍親自擔任指揮,但是東京對他的進展不力表現出了不耐煩,替換了他的3名高級參謀人員。4月3日早上,巴丹半島上的僵局被打破了。這一天對於對峙雙方的部隊來說,都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天。對於戰線一邊的人來說是耶穌受難日;對於另一邊的人來說,則是裕仁天皇的祖先的忌日。日軍率先發動進攻,進行了5個小時的飛機轟炸和地面炮火的打擊。最慘烈的戰鬥遠不止此,猛烈的轟炸之後,緊接着就是裝甲部隊和步兵團對美軍中央陣線的大規模進攻。被兇猛的攻擊打得頭暈眼花並且組織混亂的美軍和菲律賓部隊奮力還擊,堅持,接着再一次撤退。星期六,轟炸重新開始了,炮火異常猛烈,陣地上的叢林被炮火燒焦了,精心佈置的防線也遭到嚴重破壞。星期天早上,日軍猛攻他們的第一個目標--位於薩馬特大山1900英尺高的斜坡,在那兒可以觀察到下面的整個戰場。兩個菲律賓步兵師被消滅了,帕克的部隊面臨被趕進馬尼拉海灣的危險。第二天,愛德華·金少將--在溫賴特接替麥克阿瑟在科雷吉多島的職位之後,擔任巴丹半島的美軍指揮官--投入了大部分實力不強的後備部隊,包括曾獲得表彰的第三十一步兵師,展開了絕地反攻。但是身體憔悴、裝備不整的美軍士兵不是日軍的對手。黃昏時分,通往半島南部的小徑和土路上,擠滿了數千名從前線潰敗下來的美國和菲律賓士兵。日軍坦克和步兵在後面緊緊追趕着,"零"式戰鬥機毫無顧忌地俯衝下來,用機槍猛烈掃射着逃散的人群。當前線潰敗的時候,美軍在巴丹半島南端馬里韋勒的破壞小分隊開始炸毀倉庫中還存留的炸藥,在供給物資上潑上汽油放火焚燒。大約2000人,包括104名護士,設法乘小船和遊艇逃往科雷吉多島。在科雷吉多島,明確處於麥克阿瑟指揮之下的溫賴特命令進行一次最後的反攻,但是在戰場上的金將軍決定抵制這個命令。4月9日上午11時--日軍最後一次攻擊開始后的第五天--金將軍坐在戰地指揮部的一張桌子邊,對面是本間將軍的代表,奈山上校。美國將軍要求延長12小時,以便收集戰場上的傷員。奈山冷冷地拒絕了。"我們的部隊能得到善待嗎?"金將軍問。奈山肯定地告訴他:"我們不是野蠻人。"疲憊不堪的金將軍解開了他的軍帶,扔在桌子上,率領巴丹半島上剩餘的76000人投降了日軍。在科雷吉多島,麥克阿瑟的繼任者仍舊控制着"瓶塞"。島上的馬林塔隧道,一個精心設計建造的地下防彈通道用混凝土進行了加固,被裝備起來用做司令部人員的辦公地點、通訊中心、彈藥存儲地、醫院和防彈掩體。海島上的大炮和迫擊炮,總共有56尊,甚至包括14英寸口徑的大炮都被增援到附近的3個小島上。其中一個島嶼--德拉姆要塞--就像一個超大型的碉堡,佈滿了14英寸和6英寸口徑的大炮;它有一個諢號叫做"混凝土戰艦"。日軍現在開始把他們全部的兵力用來進攻這個設防的島嶼。結果是毫無疑問的。因為在將近1個月的時間裏,在科雷吉多島的13000名美軍和菲律賓士兵遭到了幾乎是持續不斷的炮擊。晝夜不斷,100多尊大炮的炮彈密集地傾瀉下來。轟擊的密度如此之大,以致倖存者都認為,對他們的轟炸好像是巨型機關槍在開火,而不是加農炮的射擊。猛烈的炮火遍及整個島嶼的表面,直到整個島嶼被炸成黑色的灰燼。在炮火的轟擊下,馬林塔地下隧道的混凝土牆都被震裂了。島上充斥着灰塵、污垢和發臭的死屍。礁石島上守軍的大炮一個接一個地--它們當中大部分都被安置在易受空襲和高射炮炮彈打擊的地方--陷入了沉寂。疲勞、飢餓和連續轟炸的恐懼感威脅着他們的生存。"連續不斷地面臨著炮火的打擊,毀滅和死亡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存價值。"一位倖存者寫道,"我們只希望過一天算一天。一頓飽餐,一次洗澡,在防彈掩體中一次睡眠的機會--這些都是我們夢寐以求的。"5月2日,科雷吉多島上安裝的最後一尊大炮被直接擊中彈艙。10噸重的迫擊炮像火柴桿一樣被炸上天空;爆炸的彈藥震動了整個礁石要塞。現在只剩下了德拉姆要塞上的大炮--混凝土戰艦--還能夠有效地反擊日軍的轟炸。3天後,本間的部隊登上了科雷吉多島。4個小時后,他們距離馬林塔隧道的入口處只有1英里的路程了。日軍坦克席捲了岸邊的一切防禦設施,炮兵擊毀了美軍最後一道防禦陣地,當時這塊陣地上有500名水手守衛着部分地區,他們充做步兵在堅守着戰鬥。5月6日中午過後不久,溫賴特拍電報給羅斯福總統:"懷着破碎的心情,帶着悲傷而不是羞愧低下了頭,報告尊敬的總統先生,今天,我必須準備放棄抵抗了,放棄馬尼拉海灣這個設防的島嶼。"接着他又用無線電發電報給麥克阿瑟:"從仁牙因海灣到巴丹半島到科雷吉多島,我已盡最大努力堅守戰鬥。再見,將軍。"無線電發報員是一個年輕的士兵,下士歐文·斯特比,來自布魯克林,他發出了科雷吉多島上的最後一條信息:"每個人都在像孩子似的大叫,在隧道中他們或死或傷地堆積在一起……快步舞曲結束了。"在一面白旗的引領下,溫賴特走到海岸邊去迎接本間,本間堅持認為他的投降者不僅是科雷吉多島的守軍,還應該是整個菲律賓。溫賴特痛苦地做出了這個決定--在棉蘭老島和其他島嶼的美軍和菲律賓士兵沒有被打敗,如果需要,將以游擊隊的形式準備繼續戰鬥。但是本間清楚地表示,除非所有的武裝部隊都投降,否則將不會實現停火。因為他堅持,如果溫賴特有條件地投降,馬林塔隧道,連同裏面的護士、傷員和恐懼的平民,將會變成一個大屠宰場。第二天,通過馬尼拉的日本廣播電台,溫賴特命令所有菲律賓部隊的指揮官接受投降。非常不情願地,在接下來的5個星期中,他們一個一個地被迫投降了,但是仍然有幾千名士兵隱藏進深山中,盡他們最大的能力生存、抵抗。  [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肆虐的太陽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肆虐的太陽旗
上一章下一章

前哨陣地的失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