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 言 十四(1)
建立與人為善的公共關係人們看待公共關係,大多喜歡使用二分法,以為利人則必損己,利己則必損人。於是,為了一己之利,便置他人利益於不顧,最後卻往往落得一個損人害己、兩敗俱傷的下場。其實,人際之間最理想的關係,莫過於通過利人來利己。這是一座什麼山唐僧師徒一路風餐露宿,走着走着,忽然又看見有一座高山擋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常常用山水來比喻人生的磨難,成語“山高水遠”、“山重水複”、“山窮水盡”都是說的這個意思。同樣的道理,《西遊記》裏的每一道山水,也都是唐僧師徒面臨的困難。但是,現在的這座山與以往的山不一樣。這座山名喚萬壽山。山中有一座道觀,名喚五庄觀。觀里有一位神仙,道號鎮元子。神仙與妖怪在處世風格上是有高下之分的,因此,山中景色也大不一樣。唐僧說:“我們一向西來,經歷過許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險峻之處。而這座山卻是景色幽趣,叫人看着滿心歡喜。”然而,唐僧沒有細想的是,山中景色雖然幽趣,可是,山畢竟是山,困難畢竟是困難。這一回,他們又將遇到怎樣的麻煩呢?話說這一天,鎮元子要到上清天上彌羅宮去聽元始天尊講經。鎮元子臨走時向兩位看家的童子交代說:“近兩天有一個朋友經過這裏,你們不可怠慢了他,到果園裏打兩隻人蔘果來招待他。”原來,唐僧的前生與鎮元子相識,如今雖然唐僧並不記得前緣往事,鎮元子卻記得這個朋友。鎮元子走後不久,唐僧師徒便到了萬壽山,往五庄觀來投宿。兩位看家的童子,一個喚做清風,一個喚做明月,笑吟吟地迎接着他們。趁着孫悟空到山坡放馬、豬八戒到廚房借灶做飯、沙和尚在門口看守行李,二位童子便到果園裏打下兩隻人蔘果,端過來請唐僧享用。誰知唐僧看見人蔘果就好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嚇得渾身發抖,哪裏敢吃?使勁搖頭擺手,叫他們趕快端走。兩位童子沒有辦法,只好端着果盤,回到房裏。由於那人蔘果放長了時間容易放壞,兩位童子就一人一隻,將兩隻人蔘果分着吃了。剛好豬八戒在隔壁的廚房聽得清清楚楚,不由得垂涎三尺,恨不得立刻嘗個新鮮。這人蔘果是一種什麼寶貝呢?有人說是青藏高原的一種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的塊根,藏語叫“卓老沙曾”。它富含澱粉,其成分有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以及鈣、鐵、磷等無機鹽,有滋補作用,味香而甜。藏族同胞將它和大米混合蒸煮,再加酥油,用來待客。說來也巧,豬也愛此美味,用嘴巴在野地里到處拱食,和《西遊記》中豬八戒的饞相一模一樣。也有人說是新疆的庫爾勒香梨。這種梨香氣撲鼻,梨肉細嫩香甜無渣,令人吃了還想再吃。據歷史學家的考證,是漢朝張騫訪問西域時,由內地帶到新疆種植的。唐僧取經途中,便在庫爾勒和庫車一帶見到過許多梨樹。可是,這些說法都有些牽強附會。人蔘果的這個參,也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的三。三人成眾,因此,人蔘果的真正含義是一個社會學概念,而不是一種美味的水果或草本植物的塊根。簡潔地說,人蔘果象徵著友誼,或者一種與人為善的公共關係。唐僧師徒眼前的這座萬壽山,事實上是一個公共關係問題。人蔘果的意義孫悟空放馬回來,就看見豬八戒在那裏用手亂招。孫悟空覺得奇怪,跟着他來到廚房,聽得他神神秘秘地說:“這觀里有一件寶貝,喚做人蔘果,你可曉得?”孫悟空吃了一驚,說:“真的?我聽人說過,人蔘果乃是草還丹,人吃了能夠延年益壽。”豬八戒說:“這五庄觀的園子裏就有人蔘果。大師兄啊,你身手麻利,去偷幾個來嘗嘗,如何?”孫悟空說:“這個容易,老孫手到拿來。”豬八戒告訴他,採摘人蔘果需要一種特殊的工具,叫什麼金擊子。好一個孫大聖,躡手躡腳地潛入仙童的房中,先取了金擊子。又翻身來到後園,只見那園子中間有一棵大樹,長的是枝繁葉茂。尤其是那寬大的葉兒,就跟芭蕉一樣,翠生生的。幾隻人蔘果藏頭露尾地閃爍其間,真像初生的嬰兒一般,可愛極了。孫悟空歡喜不盡,暗自誇道:“果然是好東西呀!”倚着樹,嗖的一聲,就躥上去了。他把金擊子敲了一下,第一隻人蔘果落了下來。孫悟空也跟着跳下來,在草叢中四下里找尋,卻怎麼也找不到。孫悟空感到蹊蹺,把那果園的土地神喚了出來,問道:“你知不知道,我老孫是天下有名的賊頭。我當年偷吃蟠桃、御酒、靈丹,從來沒有人敢與我分享,怎麼今日剛剛偷了一個果子,你就撈了去?”土地神陪着笑臉解釋說:“大聖啊,您錯怪了我了。您只知道人蔘果好吃,卻不知道它是有出處的。”孫悟空問:“有什麼出處?”土地神說:“這寶貝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過三千年才能成熟,故而稀罕難得。只是這果子與五行相畏,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大聖剛才打落地上的那個果子,遇土而入了。只是這塊土地有些年頭了,比生鐵還硬,連鋼鑽也鑽不動。大聖若不相信,在這地上打它一棒試試看。”孫悟空舉起金箍棒,一棒打去,哐啷一聲,金箍棒反彈了起來,而地上卻了無痕迹。“果然如此!”他吃驚地對土地神說,“看來是我錯怪你了。”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