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敢說北大學生不會玩(1)
寫這本書的時候,我每寫完一段,就發給我的幾個好朋友一段,讓他們給我提意見。一個朋友在email里回信告訴我:怎麼讀着你的文章,就覺得你是一個不苟言笑的學習狂工作狂——太正襟危坐了,說點我們怎麼玩的事情。這本書當然不是一副板起面孔來說教的書,確實該說說大學裏玩的事情了,這可是大學教育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平心而論,我覺得中國的學生真可憐,從小就不太會玩;到了北大之後我更發現,在一個將近200人的年級里,沒有幾個學生真會玩。奇怪了,玩還有什麼不會的?你難道沒看見北大每個男生宿舍里的電腦屏幕上閃爍的都是遊戲爆機的畫面?不知道北大學生中有多少“雙扣”、“拱豬”甚至麻將高手?不知道北大有這麼多的社團,從漫畫到街舞都有一批追隨者和愛好者?你居然還敢說北大學生不會玩?嗯,看來我必須要先界定一下“玩”的概念。的確,在宿舍里打牌、玩遊戲、和一些興趣相同的好朋友在一起消磨時間,這些都是玩,而且,只要心情愉快、讓時間過得更快,玩什麼、怎麼玩,並沒有什麼條條框框。但我的觀察和我的感覺是,這些大學生所習慣的“玩”,更多的還是一種比較簡單的、封閉式的、消極被動的娛樂,比起我們的國際上的同齡人,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差異:第一,玩的精神。有一次和美國朋友聊天,我談到北大的學生往往在玩的時候有一種“罪惡感”,一邊玩一邊怪自己“墮落”,因為大部分中國學生都經歷過漫長痛苦的應試教育階段,在他們的心中,玩總是有一種負面的色彩在裏面,必須節制。美國的朋友大聲驚呼,這正好和美國學生對玩的態度相反,美國學生覺得不能夠出去玩、不得不天天學習是一種很不“酷”的事情,他們經常抱怨的是“Ican’tbelieveIhaven’tgoneoutfortwoweeks!”(我簡直無法相信居然有兩周沒出去玩了!)。而且,對於那種埋頭讀書的人,在大學中被稱為“nerd”(猥瑣的書獃子),每個人都盡量避免被別人看成nerd。因此,playhard是一個成功的大學生必須要具備的素質之一。後來在我去美國Tufts大學和在摩根實習時,都有機會和美國孩子一起同住同玩,即便是在最繁忙的工作和期末考試階段,大家仍然有一種“workhard,playhard”的精神。我們在實習的時候往往工作到半夜兩點下班,然後大家去蘭桂坊狂歡到三四點,第二天繼續九點半回來精神抖擻地上班,公司的美國高層就非常欣賞這種“硬朗”的作風。中國的學生,如果沒有在大學裏養成良好的“玩”的習慣,看起來還是要適應一段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