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燕雲山大悲寺
“其實我年齡大了,對於誰是吳嘉已經記不清楚了,但一個人也有些無聊,所以見你登門過來,就讓你進來了,你想要問什麼都可以,但不要問我關於古佛神珠的事情,我知道很多人都想要去探寶,也聽說這個神珠價值連城,但我真沒研究過這些。”
所謂人老成精,張教授一猜就看出了陳陽的目的。
陳陽聞言便就笑了笑,“凡是哪有不可談的,晚輩確實是想要聽些張教授關於古佛神珠的了解,若是張教授不想說,晚輩也不能強求。”
“那就好,我們隨便聊些別的吧,你是哪裏人?”
張教授問道。
“天海。”
陳陽道。
“哦,我年輕時曾去過那裏,好地方啊,空氣不錯,我還記得當地有個小吃特別出名……”
張教授就這麼跟陳陽聊起了天海的風土人情,聽起來似乎比陳陽都要了解天海,陳陽不好意思打斷對方,只能如此靜靜的去傾聽。
整整兩個小時后,陳陽告辭走了。
張教授送走他,眼中閃爍一絲清冷,隨即將門反鎖,回到了自己的書房中,而他的兒子則仍舊在客廳傻乎乎的看着電視,不時還哼哼唧唧的笑出幾聲。
書房之中,擺着一些獎盃與證書,還有很多的古董字畫,除此之外就是一般人書房也會有的桌椅,他坐在辦公桌前,打開抽屜拿出了一本有些破舊的古書,靜下心來又開始了研究,這上面的文字是明朝人留下的,現代人都喜歡尋找寶物,喜歡探險,而明朝也有此類人。
關於古佛神珠的傳說,何止是現在有,明朝也有。
這本書就是一位明朝尋寶名家留下的,可惜直到這人死去也沒找到所謂的古佛神珠,據說他死後入棺的時候,讓子孫給他做了一個圓潤的白玉珠子放在手中,以此來安慰他死去的心靈。
古書中提到了諸多關於神珠的猜測。
很多猜測現在已經無法去印證,畢竟滄海桑田很多地名或者參照物都變了,根本沒法去探究真假。
唯一值得探究的猜測,是關於這位尋寶大家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句話,銅佛寺因為有銅佛,再加一些傳說,所以諸多尋找古佛神珠的眼睛,都盯在了銅佛寺,但卻無人知曉,在北去百里之處的燕雲山,還有一座大悲寺,其中也有一尊銅佛……
難道這尊銅佛,才是藏着神珠的地方?
張教授心中滿是好奇,若是年輕的時候,他肯定換上戶外裝戴上吃喝帳篷就出發尋寶去了,但現在他已經八十歲,白髮蒼蒼體力不支,老伴不在,兒子還需要人照顧,他想去也是有心無力了。
嘆口氣,張教授只能繼續翻看古書,卻已經不再去思考神珠的具體下落了。
陳陽下樓之後並沒接着離去,他在小區里逛了逛,便在旁邊找了一套樓房租了下來。
他總感覺張教授身上有種神秘感,想要留下來繼續逗留觀察幾日。
晚上吳嘉來了電話,“陳哥你怎麼沒回表妹家?”
“在外面住幾天,本來她就煩我,還是不去打擾了。”
陳陽笑道。
“該不是又找了一個美女吧!我表妹這個人雖說漂亮,但是真沒那麼容易追到手,很多人都死心另謀新歡了,你嘿嘿肯定也是死心了吧。”
吳嘉調侃道。
陳陽真有些無語了,“你猜。”
說了兩個字,他便就掛斷了電話。
接下來,陳陽每天都都靜悄悄的在房中觀察,對面就是張教授的房子,以他的視力能看的很是清楚,餓了就定外賣,日子倒是過得清淡至極。
就這麼熬了幾天後,他發現張教授就喜歡做兩件事。
第一就是擦拭擺弄自己那些古董字畫,第二就是喜歡研究一本挺舊的古書。
陳陽不缺錢,自然不喜歡字畫,但對於那本古書他就多了一些好奇與興趣,這日他終於等到張教授出門購物了,他發現張教授每隔三天就要去超市採購一些食物。
立馬下樓,陳陽很快就到了張教授的家門口,對於他而言開鎖並非難事,鐵絲捅進去聽聲轉動幾下之後,鎖便就開了陳陽邁步便就走了進去。
客廳里張教授的兒子依舊在看電視,陳陽朝他擺擺手,對方嘿嘿笑了笑,並沒任何警戒與懼怕,隨後陳陽就快步進入了書房,找到那本古書之後,陳陽打開發現裏面有很多做標註的地方,他自然沒時間一一細看,於是拿出手機便將所有被標註的地方都拍照了。
三分鐘后,一切完成,陳陽又將古書放回了原處,隨即小心離開了。
待他回到自己租住的房子后,張教授才慢悠悠回到了家中。
對於陳陽曾經來過的事情,他並沒發現蛛絲馬跡,而他的兒子顯然也不會說出來的。
陳陽拿出手機,將所有的照片仔細看過之後,開始一一推敲照片上的文字意思,他沒有張教授那麼專業的知識,但憑藉網絡搜索還有常識,陳陽最後鎖定了三條有價值的線索,電話打給吳嘉又詢問了幾件事之後,他又刪除了兩條線索。
最後就只剩了一條,那就是燕雲山的大悲寺。
沒有任何的停留,當天陳陽便就背着一個簡單的包,去了燕雲山。
燕雲山原本是一座荒山,並不高,在整個周圍也沒任何的名氣,唯一能讓人記住燕雲山的便是幾年前山中曾發生過一場大火,當時還驚動了省台,出動了很多的直升機與武警才將大火撲滅,陳陽到了地方之後,抬頭看去,發現這座山實在是普通的沒任何的特色,在最高的山峰之上,隱約可以看到一座佛塔。
關於大悲寺,網絡上沒有任何的記載,唯有在當地貼吧之中,曾有人說過燕雲山上那座佛塔,就是曾經的大悲寺留下的唯一遺迹。
陳陽沿着荒蕪的山坡朝上走去,約莫一個小時后,他便到了那座佛塔的跟前。
佛塔很是陳舊,佈滿了破損之處,看上去滿是滄桑之感,上面雕刻着一些古老的梵文,是一座實心的石塔,並不能進入,陳陽圍着佛塔看了幾遍之後,也沒發現任何的端倪,這時一位放羊的老人路過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