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少年涉世 自古雄才多磨難(3)

第三章 少年涉世 自古雄才多磨難(3)

李嘉誠在茶樓,已學會與人打交道;進中南公司,經過裝配修理的學藝,對各類鐘表了如指掌。他很快就掌握鐘錶銷售,做得十分出色。與李嘉誠同在高升鐘錶店共事的老店員,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道:“嘉誠來高升店,是年紀最小的店員。開始誰都不把他當一回事,但不久都對他刮目相看。他對鐘錶很熟悉,知識很全,像吃鐘錶飯多年的人,誰都不敢相信,他學師才幾個月。當時我們都認為他會成為一個能工巧匠,也能做個標青(出色)的鐘錶商,還沒想到他今後會那麼威水(顯赫)。”少年時的李嘉誠,就顯示出與眾不同。只是他的社會地位低下,不引人注意。他在茶樓打工,常常利用短暫的空閑默讀英語單詞。他怕遭茶客恥笑和老闆訓斥,總是靠牆角,迅速掏出卡片溜一眼。他深知眼下吃飯比求知更重要,只能給自己定下最低目標——不遺忘學過的單詞。大凡成大器者,聰明是其一,重要的還是勤奮。進了中南公司,晚上的時間全是自己的,白天做工不那麼勞累。李嘉誠給自己定下新目標——利用工余時間自學完中學課程。他年少位卑,骨子裏卻有股不屈的傲氣,渴望出人頭地,像舅父,像茶樓遇到的“大粒佬”(大老闆),干一番大事業。雖是在戰時,科技的力量無所不在,中國遭受日本侵略,日本在太平洋戰場最終敗在美國手裏,無不與科技有一定的聯繫。進入和平年代,科技的作用將越來越重要,日新月異。沒有知識,很難做成大事業,這是極淺顯的道理。李嘉誠儘管有十分強烈的求知**,卻為買教材而發愁。他的工薪菲薄,要維持全家的生活,還要保證弟妹讀書的學費,他希望弟妹能一帆風順讀完應讀的學業,而不是像他這樣。李嘉誠想到一個絕妙的辦法,購買舊教材。許多中學生,將用過的教材當廢紙賣掉,或當垃圾扔掉,就有書店專門做舊書生意。李嘉誠談起節省幾港幣買新書的錢,言談表情,比現在賺幾億港元還興奮:“先父去世時,我不到15歲,面對嚴酷的現實,我不得不去工作,忍痛中止學業。那時我太想讀書了,可家裏是那樣的窮,我只能買舊書自學。我的小智慧是環境逼出來的。我花一點點錢,就可買來半新的舊教材,學完了又賣給舊書店,再買新的舊教材。就這樣,我既學到知識,又省了錢,一舉兩得。”從這件小事,可見少年李嘉誠,已開始具備商業頭腦。1946年年初,17歲的李嘉誠突然離開勢頭極佳的中南公司,去了一間小小的名不見經傳的五金廠,做行街仔(推銷員)。同事大惑不解,阿誠是老闆的外甥,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叻仔(有本事的青年),在公司前程無量。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他為的是哪般?莫非他神經出了毛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華人首富的財富傳奇:李嘉誠全傳(選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華人首富的財富傳奇:李嘉誠全傳(選載)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少年涉世 自古雄才多磨難(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