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家大小姐(2)
擦乾了眼淚的賀子珍問母親:“他們為什麼那麼窮啊?”母親也搞不明白,只好回答說:“他們的孩子命不好啊。”他們的孩子為什麼命不好,母親自然是無法回答賀子珍了。畢竟賀煥文夫婦是讀書之人,他們早早地為孩子今後的前途操心了,決不能讓自己的兒女成為苦命人。不過,在民國初年永新這樣的地方,不如在大城市,似乎婦女的解放是一個遙遠的事情,老傳統老觀念還緊緊地束縛着人們。就是賀子珍的父母,也只準備讓家中的男孩上學,不讓女孩上學。他們仍抱着“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認為將來給幾個女孩找個好婆家嫁出去就是了。當時,外國傳教士在永新縣城裏開辦了一所福音堂小學,分設有男部、女部,招收中國的孩子。同時也有官辦的小學和中學,講授數學、國文、歷史、地理等新課程。賀煥文不準備把孩子送進這些洋學堂,他寧願掏禮金,請來一位老夫子,在家裏教賀敏學讀四書五經。他還把同族的和鄰里的男孩子邀請來一起學習,卻不讓女兒們學習。賀煥文總是說:“女孩子家念什麼書,反正要嫁出去,認得兩個字知道自己的名字就行了。”然而,有心栽花花不開,做哥哥的對這些經書似乎沒有什麼興趣,總是經常淘氣不學。而躲在門后偷聽老師講課的賀子珍和妹妹賀怡,卻學到了不少東西,認識了不少字。賀子珍10歲那年,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爆發。這場運動浪潮席捲全國。在反帝的同時,這場運動也給人們的封建觀念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受這一風潮的影響,永新縣城裏也有許多女孩子背起書包上學了。賀子珍看着別人能上學,心裏羨慕死了!她覺得自己也要上學,再也不願意當那躲在門縫後面偷學的學生,便和妹妹一起,纏着父母,鬧着要上學。父母耳聞目睹女孩子上學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潮流,也不好拒絕,只得同意。這樣,賀子珍同賀怡一起,插班進了福音堂小學的女部。哥哥賀敏學也進了永新的一所學校。這時的賀子珍,正是豆蔻年華,母親遺傳給了她一副姣好的面容。她中等身量,皮膚潔白,瓜子臉,長得十分秀氣,在又長又彎的眉毛下,一雙大眼睛眨動着。由於她喜歡思考問題,兩條漂亮的眉毛常常是微蹙着的,因而眉心上留下一道淺淺的小溝。在她沉思時,線條分明的嘴唇總是緊閉着,顯露出一種成熟的、嚴峻的美。上個世紀20年代的女學生,喜歡穿白衫配黑裙。賀子珍的母親也為她們姐兒倆各做了一身女學生服。當賀子珍穿上這身時髦的學生服裝,腳上穿着白襪子、黑布鞋,腦後拖着一條又粗又黑的辮子蹦蹦跳跳去上學時,周圍的人們的眼神常常被吸引來。有人不禁贊出聲來:“這丫頭長得真俊啊!”有人還稱她為“永新一枝花”。進學校以後,賀子珍為了鞭策自己要好好讀書,給自己取了個學名:自珍,就是善自珍重的意思。後來,她同**結婚以後,曾經請他為自己另取個名字。**說:“不用改名了,我很喜歡自珍這個名字。”賀子珍見**也喜歡這個名字,心裏很高興,也就不提改名的事了。後來,在中央蘇區,賀子珍同古柏的愛人曾碧漪一起為前委保管文件,她把自珍寫成子珍。於是,賀子珍這個名字就被沿用下來。不過,賀子珍生前在簽名時,仍然寫的是自珍。**給她的書信,也稱她為自珍。同賀子珍同班讀書的三十多人中,其中有豪門小姐大家閨秀,也有的是小康家庭的女孩。豪門家的學生嬌生慣養,衣着華麗,經常在其他同學面前擺闊。這樣,同學中很自然地分成兩派,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在一起玩,經濟條件差喜歡聚在一起。那些家庭經濟較差的女同學,喜歡同賀子珍在一起。那些富家小姐上學時,談的是如何穿戴打扮。而賀子珍和同學們在一起,很少談論吃穿等生活上的事情,關心的是天下大事。當時,在永新縣城,只有一些大的店家和縣衙門才有報紙,一般人家還沒有訂閱報紙的。學校雖然有報紙,卻不讓學生看。教會學校很保守,認為學生只要好好讀書就成了,不要關心什麼國事。甚至連城裏演戲,女教士都不讓她們去看,說演戲是魔鬼在動,看了會中邪上當的。賀子珍雖然沒有什麼條件讀報,但她家裏開了茶館,三教九流的人都來,因此消息特別多。賀子珍耳聞了不少外面的事情,就告訴同學們。一個傳一個,大家也知道了不少事情。知道的事情多了,賀子珍眼光也就敏銳了,發現的問題也就多了。這時,她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是,窮人怎樣才能不用賣兒賣女呢?然而,她一時找不到答案。學校里的傳教士老師是不可能告訴她這個答案的。他們對學生宣傳的是,只有人人都信奉基督,世界才有安寧,人們才能獲得幸福。但賀子珍發現,老師們嘴裏說得好聽,而做的就是另一回事。每當兩派學生發生摩擦糾紛時,老師總是袒護那些豪門小姐,受到訓斥、處分的,總是她們這一派的同學。對這種情況,賀子珍和同學們越來越生氣。一天,矛盾終於爆發了。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