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派系林立
這可真是石破天驚的大消息,一代梟雄曹操竟然就這麼死了。難不成是因為徐晃葬送了他十二萬大軍,活活錘胸口給氣死了。
“季常快說說究竟是怎麼回事。”趙斌難掩喜色催促着。
“容某喝口水再說。”馬謖說著就隨手端起碗茶水一喝而光,這才掏出卷羊皮說道:“這是關平北送來的信,郡守大人請過目。”
趙斌急不可耐,連忙接過羊皮打開仔細觀看。
信中言,曹操從合肥回援荊州的途中就病逝了,一直秘不發喪,等到徐晃大軍被破,大軍返回洛陽才大辦喪事。
關平也是在不久前得到細作的消息才得知此事。
最後還說道曹丕在司馬懿的輔助下,順利的繼承王位。這都在意料之中,倒是司馬懿這個人引起趙斌的注意,他在三國中的名頭那是可以排進前三的存在。
看完之後趙斌似乎想到了什麼,不覺神色黯然,心情惆帳萬分。
或者受演義的影響,大部分人都覺得曹操是個大奸之人,但在趙斌的心中正好相反。正如曹操那句話“當今天下,若無孤一人,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從民族層面上來講,曹操是有功之人,值得漢人去歌頌。但從政治的角度去評價,他就是專權欺君的罪人。
當然,這隻不過是時勢造英雄罷了,談不上什麼功與過。如果沒有曹操此人,三國後面的歷史走向真的非常撲碩迷離,甚至有可能自秦統一后再度走向長期分裂,重現戰國時期的局面。
趙斌想了整整一天,曹操既然已經患病在身,那他為什麼還要摻和到,劉孫自相殘殺的泥濘之中,以至於陷入兩線作戰,疲於奔命的不利局面。後來他終於想明白了,或者是因為自感大限將至,希望藉此機會消滅劉孫的有生力量,從而在有生之年統一或者為後人奠定統一的基礎。只是可惜,孫權這滑頭意不在外而在內,曹操算計了一生,最後反而把自己算計進去,最後無奈的黯然離去。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用杜甫那首《蜀相》詩來評價諸葛亮的話來形容曹操也無不可,一個為了信仰,一個為了民族,都是值得後人敬仰的千古名人。
不過這樣也好,曹丕新繼位忙於安頓內部,孫權又剛剛收回兵權,荊州應該能夠安靜一段時間。趙斌可以趁這段時間內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擴大自己身邊的勢力,又或者好好準備與關鳳的人生大事。
經歷過這次戰爭后,趙斌算是看出劉備勢力內部矛盾重重,君與臣之間,臣與臣之間。
最明顯的就是荊州三分,襄陽關平屬於追隨劉備最早的元老一系。
南郡李嚴是第二批入川效力劉璋的外人,也就是後世稱為的東州派系。
說起東州派,也許很多人不熟悉,但提起東州派的大佬李嚴和法正想必大家就不陌生了。東州派,是三國時期蜀國第二大政治派別,是蜀國國內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一支重要力量。東州派形成於劉焉執掌益州時期,是劉焉扶植和培養起來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劉焉統治益州的重要支撐。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皇室宗親劉焉為避中原之禍,放棄朝廷高位主動要求前往偏遠的益州當州牧,帶着一干早已物色好的心腹去益州赴任。劉焉入主益州時,當地地方勢力非常強大,劉焉勢單力薄,無法駕馭當地的土豪士族。為彈壓益州地方勢力,劉焉以入蜀帶來的人才為基礎組建了東州派,同時收編招募進入益州的南陽、三輔一帶流民,編練成數萬人的“東州兵”。
劉焉藉助東州派和東州兵很快壓制了益州的本土派,在益州站穩了腳跟,成為了益州的土皇帝。東州派有從龍之功,又是劉焉父子的心腹,因此勢力急劇膨脹,形成以許靖為精神領袖,四大天王吳懿、法正、李嚴、孟達為骨幹的龐大政治勢力。
作為益州本土豪族的黃權自然是與他們勢同水火,和關平等元老舊部亦因中間隔着個李嚴而無法走到一起。
還有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事,那就是劉備在荊州剛剛初定,就匆匆趕回川中,恐怕是因為一個人,那就是諸葛亮。
魏延,黃忠作為荊州舊部出身的人,在如此派系林立的勢力中,自然是屬於諸葛亮一派的。
趙斌大致分列一下劉備勢力下面的派系,以張飛為首的元老派系,諸葛亮的荊州派,李嚴的東州派,以及黃權的益州本土派。而他自己出自關羽麾下,自然被人列入元老派系。
在關羽去后,元老派系下僅存閬中,襄陽,武陵,以及桂陽龐德。就這四地還被分割兩地,其中一地還處在前線,自身都難保。還有兩地處在益州派的管轄下兵不過萬,儼然成了四大派系中實力最弱的一個。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張飛在見到趙斌的才學不凡后,才有意加以培養,希望日後成長起來加以充實自身派系的實力。
撇開這些都不說,趙斌作為後世人,思想要開放得多,誰的派系壯大,他又屬於哪個派系,對於他來講根本無所謂。但一牽連到關鳳這一層關係上面,那他註定就是屬於元老派的人。
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壯大身邊的勢力,讓自己在元老派內,乃至整個即將到來的蜀漢朝堂中擁有不可動搖的地位。只有那樣關鳳才會真正屬於他,而不是作為拉攏勢力的犧牲品許配給某某人。
徐晃作為統領十二萬大軍的主將,如果能夠投降,那麼他在蜀漢的地位絕對不會低。趙斌若是能夠拉攏過來,那對元老派的實力增加,以及他在系中的地位那是絕對的存在。
不過現在他屬於黃權管轄,並無理由離崗前去南郡,此事因而暫時作罷。眼下還是先與馬謖治理好武陵郡,積累一下政務的經驗,對以後也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