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舞會
面對孩子成人的準備恩尼學校的正式舞會是從六年級開始的。對學生來說,這是成人教育的一部分,是學習社交禮儀和兩性平等對待的好機會。現代的孩子發育比較早,思想的成熟也比較快。所以學校也希望通過正式的渠道,正確地教育他們關於兩性教育的問題,學會如何相互尊重和該有的社交禮儀。國外的學校都蠻看重這種成人教育的。我的一個香港朋友小時候在英國念貴族學校,周末的時候,宿舍的舍監經常還會帶他們這些孩子集體到酒吧去喝果汁、汽水,為的就是教育他們正常的酒吧文化。酒吧文化對英國人來說是重要大事,英國人一生之中有很多時間是在酒吧里過的。基於同樣的理念,學校也把辦舞會看成一件重要的大事。但是,對六年級的恩尼來說,舞會是很尷尬的一件事。六年級的男生往往發育比不上女生來得快,雖然大部分的六年級生還幾乎是處在男女涇渭分明的年齡段,但是仍然有很多孩子已經開始對異性產生好奇心了。恩尼的同學裏有些男孩發育較早,在學校舞會之前,就琢磨如何在舞會當晚去和心儀的女孩跳舞。但是大部分的孩子還是自己聚在一起玩。他們開始對“群體”意識和“個性化”有所感受;或者就是心理學說的讓其他同學接受你的“群體認同感”(Peerrecognition),同時也能讓自己在喜歡的異性前表現特殊。通常女學生的家長看待舞會比男學生的家長來得嚴肅多了。我們鄰居家有三個在外國學校上學的女孩,大女兒第一次舞會的時候全家最緊張的是她的老爸。不但對女兒的穿着有很多意見,更是在出發之前耳提面命一番,把自己年輕時在舞會上見識過的各種招式跟女兒說明好幾次還不放心,最後乾脆自己當起司機,送女兒到學校,並且還在學校全程耐心等候。由於學校規定舞會時家長不得在場,我們鄰居的好爸爸最後被夏天惡毒的蚊子叮得滿頭包,犧牲壯烈。恩尼的第一次舞會我也是感慨良多。我們送他一瓶古龍水作為成人禮物(好像早了些),兒子畢竟長大了,我們也得開始教育他,洗洗腦,希望他不會因為想要得到其他同學的“群體認同感”而作出一些不該做的事情。例如學會抽煙、喝酒或作出任何不合適的傻事來。很奇怪的感覺,這些自己從前覺得很酷的事情,突然之間,角色一變當了父母之後,就不希望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我記得自己第一次抽煙是在中學的時候,看到比我大六歲的哥哥躲在房子外抽煙,老哥拖我下水,因為他相信這是防止我去跟父母告發的最好絕招。我自己第一次參加舞會的時候,那個年頭台灣還有所謂的“舞禁”,規定所有的在學學生不準跳舞,不準聽“靡靡之音”。我們一般是偷偷摸摸地在沒蓋好的房子裏,用電池啟動唱片機放音樂來伴舞。當時,沒有什麼違禁的搖頭丸這些東西,為了能讓氣氛更高,除了飲料里偷加一點酒之外,據說加點味精也能助興。結果,負責飲料的同學可能加了太多料,隔天據說有一半的人拉肚子,讓我們主辦的幾個同學面子全掉在地上。後來為了雪恥,我在大學裏當上學生會主席的時候,為了實現競選諾言,一學期就辦了十幾場舞會,請最好的樂隊現場伴奏和當時的著名歌手演出,算是狠狠地玩了一年。但是比起現在的孩子們,我們實在是太老土了。恩尼和他的同學們自己編的隊舞就讓我自嘆不如。他們改編歌曲,把歌詞弄得很逗,還編了逗趣的舞蹈,真不曉得他們的創意是哪裏來的。恩尼的第二次舞會時,傑克可難過了,整晚一直嘴裏念念有詞。後來,媽媽問他難過什麼,他說哥哥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我們以為他比恩尼早熟,才四年級就對舞會感興趣了。他接著說,因為舞會有好多東西可以吃。原來如此。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