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數:依然重要的砝碼
我於1993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剛上大學那會兒,過於迷信能力。這並不能完全的怪我,因為這個世界充斥了太多的關於能力超群的神話。比爾·蓋茨不是沒有上完大學,結果成了億萬首富嗎?李嘉誠不是中學沒畢業就成了華人首富嗎?同樣是人,我為什麼不行?是啊,年輕不就意味着無限的可能性,年齡不就是資本嗎,我為什麼不行?而且,上高中的時候,身邊的同齡人不都是很鄙視高分低能的人嗎?分、分、分,不就是用來跨過高考獨木橋的敲門磚嗎?我已經跨過了,發誓不再需要這個拐杖……親愛的學弟學妹們,不知你是否也這樣心高氣傲過?起碼我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這樣想,並這樣實踐的,在學校中悠哉游哉,逍遙度日,好吃懶做,極度愜意。然而,這樣的好日子只過了兩年。那時候網絡還沒有開始普及,QQ和MSN這樣便利和精彩的聊天工具,還不知存在於未來哪個天才的腦袋之中,這從技術上使我避免了成為一個網上聊天狂。但是,當時我正忙着為成為未來的比爾·蓋茨般的人物而苦學電腦,忘記了自己本是個干文科的料,對數學缺乏天賦,也基本不通。學來學去,我學會了DOS(WINDOWS之前,微軟推出的PC機作業系統?雪和一些日常的應用軟件(現已全部過時),拷貝了一大堆遊戲和工具軟件,成了我們班的計算機課代表和所謂文科類專業的“計算機高手”,還有一項“成就”就是練會了盲打(這是惟一對我日後的職業生涯有着重要影響的計算機技能)。我沾沾自喜,因為我認準了計算機就是未來世界發展的方向和新富豪層出不窮的池塘。這個認識並沒有錯,但是我卻沒有想清楚,人類之大潮流,並不一定就是你的主流。此外我的時間,則忙着讀書和花前月下談戀愛,從不過於為考試成績介懷,準確地說,我只擔心能不能及格——“60分及格,70分浪費”,這是多麼嘹亮和激動人心的口號。更何況,廣播學院號稱京城的貴族子弟學院之一,師出名人無數,什麼敬一丹、白岩松……每天在電視上露臉的師兄、師姐數不勝數,老師們不是也說,在1987年以前,廣播學院出來的學生連中央電視台都不願意去嗎?就算現在不如往昔,畢業混個省級電視台估計也不成問題——哈哈哈哈,人在一個高度趨同的環境中是很容易滋生幻想的,而從來大話最迷人。未來真是美好,也許我能成為一個大人物,我在美麗的校園中浮想聯翩,美夢連連,雄心壯志,豪語驚人。(時光到了1997年,我們那一屆真實的分配情況是,我大學時代最好的一個朋友,最後分到了唐山一個地區不知是幾級台的有線電視台。他後來又經歷了漫長的準備和忍耐,最後報考了廣播學院的研究生。而我則擠進了“人肉市場”,拚命搏殺,左右突圍。)今天,回首當時的年少輕狂,我只能由衷地感到淺薄和臉紅,雖然這種淺薄是年幼所必然帶來的無知,也是急功近利的環境所必然產生的浮躁。然而,更根本的原因乃是因為我個人的閱歷與眼界的局限,那時我還不可能對社會有着任何深刻的認識,或許所有的大學生一開始都難免眼高於頂。幾年之後,當我閱讀到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說《象棋的故事》的時候,書中的這段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的腦子如果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曾經有過倫勃朗、貝多芬、但丁和拿破崙,那你不是很容易認為自己是一個偉大的人物嗎?”是的,狂妄與理想絕不相同,更與雄心壯志無關。雖然有的時候理想主義者也會口出狂語,但是會叫的並不都是鳳凰。理想意味着信仰,而狂妄只意味着無知。而顯然那時我除了對社會潮流的望風捕影之外,沒有任何真正的信仰,所以,狂妄的情緒經不住現實的敲打,它很快就垮了——我去見識了一次招聘會,回來之後,我的想法完全變了。我無法回憶起那次招聘會的具體情形,但是我記得回來后所得出的一個重要的結論——你必須先要得到工作機會,然後才會有機會去展現你的能力。因為人的能力往往是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過程才能證明。但是,一個用人單位每天都要面對無數大同小異的簡歷,它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細細分辨每一個應聘者的能力。如果你不能利用短短的一面之緣去打動用人單位的心,你就根本不會有機會和時間再去證實自己的能力,在這個時候,分數是惟一看起來比較客觀和公允的標準。我開始放下膨脹的輕飄飄的自我,進入一個真實的世界。大約在大二下半年,我開始為分數奮鬥了。終於得到了一次三等獎學金,兩次三好學生,並在畢業的時候,成為班級里總評總分排在男生前三名的學生。直至今日,我依然承認那只是一種手段,但是,卻是我面對現實所做的重要的調整和選擇。親愛的學弟學妹,請記住:如果你還有時間,請一定要抓緊你的分數,在今日中國的現實世界中,成績和分數依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砝碼,如果你已沒有時間去贏得很好的總評分數,也不必過於煩惱。它很重要,卻不是惟一重要的。